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冰球运动员假动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晓龙  吕岩 《冰雪运动》2004,(5):18-18,40
从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学视角对冰球比赛中运动员假动作的形成进行了分析,指出观察与思维是运动员假动作形成的基础.探讨了假动作的训练,及在进攻和防守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从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学视角对冰球比赛中运动员假动作的形成进行了分析,指出观察与思维是运动员假动作形成的基础。探讨了假动作的训练,及在进攻和防守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杨建仓 《体育世界》2013,(5):21-22,20
运用文献法、调查访问法、观察法对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假动作的运用,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促使篮球运动员了解决比赛中假动作运用的重要性,假动作不是自然形成的,必须在平时训练中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严格要求,才能逐步形成。假动作的运用源于对比赛情况正确的判断。以提高运动员假动作在比赛中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冰球比赛中的假动作进行了分析,认为大脑活动是控制和调节假动作的中枢;运动感觉和平衡感觉是假动作形成的主要渠道;视觉是假动作形成的先决条件;思维在“假动作’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跆拳道运动中假动作训练与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辽宁省跆拳运动中级动作训练与应用情况分析 ,在了解跆拳道训练和比赛中假动作的作用及辽宁省内教练员、运动员对假动作技术的重视程度。结果表明 ,大多数教练员及运动员对做动作技术重视程度不够 ,个别教练员对假动作有所重视 ,但训练措施不佳。在训练中运动员本身未充分认识到假动作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2011年河南省散打锦标赛决赛中运动员的假动作运用情况进行观察、统计分析,以期找出散打运动员假动作技术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措施和建议,为我国散打运动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借鉴;同时对于散打运动的科学训练以及获得更好成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第十届全国运动会11场拳击冠亚军决赛使用假动作可以看出,运动员利用假动作得点率最高的是前手假动作.成功率明显高于其它假动作,占使用比例的29%。同时假动作进攻与反击更加说明了在进攻中的重要性,占使用比例的24%。假动作多利用脸的朝向和视线的变化,身体与步法的不同移动,使对手产生判断和行动上的错误。简单假动作主要以观察和判断对手瞬间出现的漏洞,创造并发现时机,  相似文献   

8.
篮球比赛不仅是身体和技术的比赛,而且包括智力的比赛。随着篮球运动的飞速发展,比赛越来越激烈,而夺取比赛的胜利,除了要求运动员有充沛的体力和高超的技术外,还要求运动员学会“斗智”。在合理运用各种技术动作的基础上,适时而又恰当采用各种假动作迷惑对方,调动对方,夺取比赛场上的主动权,就是“斗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训练工作中,特别是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中,应当对假动作的培养和训练,给予一定的重视。现在仅就个人的观察体会,谈一些看法。一、什么是假动作假动作,顾名思义就是运动员在运动场上掩盖自己真实意图的那些动作。它的作用是以此造成假象,诱骗对方,使之发生错觉,出现防守或进攻中瞬间的漏洞,从而取得己方在攻守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运用假动作技术的临场统计调查分析,从中找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假动作运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旨在为青少年篮球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假动作是篮球运动中最难掌握的技能之一,是运动员智慧和运动技能的综合体现。能极大地提高运动员心理优势和争取胜利的自信心。假动作是篮球攻守中一项很重要的个人技术,进攻时利用假动作可以给自己和队友带来更好的进攻机会。防守时合理运用假动作能增强个人防守能力,使防守更具攻击性和实效性。假动作是一项以技巧取胜的重要技术也是个人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正在被各级体育教育行业关注,同样对健美操运动员竞技水平提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健美操运动员在掌握动作套路,增强健美操意识,不断创新健美操和比赛发挥中等方面都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本文结合多年从教经验从多方面提出,非智力因素在健美操运动员竞技水平不断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姚瑞刚  潘绍伟  陈小燕  李伟 《精武》2012,(23):18-20
当今,网球的发展趋于技术的全面性;使得网球比赛的观赏性大幅度提升,同样意味着高水平比赛的技术战术变化变碍越来越复杂,在比赛中球员碰到的难题是网球训练中必须面对与回答的问题。本文所阚述单打底线相对性站位的战术结合了比赛实际情况的很多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了掌控比赛的主动权和节奏,减少自己体能的消耗并让对方球最过多消耗体能,制造打出更多制胜球和创造出上冈的最好时机,优化整场比赛的技战术结构等问题。它具有高度的灵活性、针对性和适应性;通过这种战术体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球受和教练更合理科学地安排球员在比赛时的行动。  相似文献   

13.
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活动过程是否有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认为 ,提高足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思维决策活动过程中的有序性是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无球活动效率的重要途径。但是 ,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思维决策活动过程是否有序 ,尚无人进行研究。笔者通过大量的调查 ,证实了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思维决策过程是有序的。这一研究结果 ,对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思维决策水平的训练与培养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试述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由于篮球比赛越来越激烈,比赛水平也越来越高,自然对运动员体能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在现代篮球比赛中,没有优良的体能作保证是很难取得比赛的胜利的,所以在篮球运动员平时的训练中,要科学地、系统地、长年地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使运动员能适应现代篮球比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乒乓球新赛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乒乓球新赛制的改革 ,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技战术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要尽快调整训练比赛方法、手段 ,才能适应比赛 ,取得优异成绩。本文从心理素质、技战术变化等方面探讨了适应新赛制 ,克敌制胜 ,造就优秀运动员的重要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16.
关于女子篮球运动员比赛成败归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 Weiner归因理论为依据 ,探讨了我国女子篮球甲级队运动员对比赛结果的归因、期望和情感反应特点。结果显示 ,女子篮球运动员对比赛成败有不同的原因认知 ;失败后的期望显著地高于成功后的情境 ,且极显著地认为失败的结果可以改变 ;成功后主要产生感激、自豪、欣慰 ,失败后主要产生内疚、惋惜 ,成功后情感反应强烈 ;女子篮球运动员对比赛成败归因存在主力运动员与非主力运动员之差别 ,主力运动员情感反应强于非主力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培 《安徽体育科技》2000,21(2):49-50,53
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进行实验研究,探讨赛前心理训练的效果,提出中学生蓝球运动员赛前常见的心理阻碍及其解决的办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篮球后卫运动员专项认知眼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ASL504型眼动仪对后卫位置男子篮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在注视篮球比赛实景图片时的眼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篮球后卫运动员具有较高的专项信息加工效率;在注视篮球比赛实景图片时,篮球后卫运动员较普通大学生具有更为合理的注视分配和注视模式。  相似文献   

19.
试析新赛制对羽毛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1分每球得分制在2006年的羽毛球比赛中试用,新赛制力求缩短比赛时间、增强对抗性、偶然性和观赏性,强调进攻和快节奏。目的在于把羽毛球运动推向普及,吸引更多的选手参赛、观众关注、企业赞助和电视转播。新赛制对选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乒乓球团体赛赛制沿革及新赛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乒乓球团体赛的赛制沿革进行了回顾,对团体赛新赛制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新赛制的应对策略。新赛制缩短了赛时,提高了裁判员的工作效率,有利于运动员技战术的发挥,加快了比赛节奏,增强了观众的观赏兴趣。为适应新赛制,应加强对新规则和新赛制的研究,把握其发展方向,加强针对性的技战术和心理训练,着力培养单双打兼顾的双型运动员,提高双打配对质量,认真抓好新赛制两次派兵布阵机会,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积极推进我国乒乓球职业化和商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