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和谐是生产力之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曾撰文指出,教育是生产力之母,生态是生产力之父。如果说教育是生产力运行的人文生态环境,那么,生态就是生产力运行的自然生态环境。但是,教育和生态只是支持生产力系统的实体性构件,怎样使教育和生态实现动态最佳结合,使生产力系统实现内部和外部关系最优从而步入良性运行的轨道呢?唯有和谐能够使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两大实体性构件有机黏合在一起。人文生态的和谐是社会生产力系统健康发展的人文基础;自然生态的和谐是自然生产力系统健康发展的自然基础;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宏观和谐是孵化新生产力的动力机制。可见,和谐是新生产力的巨大孵化器,和谐在客观上成为生产力之祖,成为生产力健康运行的黏结性因子;和谐生产力是和谐发展的生产力基础。天人归一,万物互动,和谐发展,才是生产力运行的至高境界。所谓人类的随心所欲之点——“欧米茄点”,不过是痴人的呓语。  相似文献   

2.
杨亮 《海南教育》2014,(22):44-45
一、主体性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概念厘清王秀小学十二五课题提出了“生态课堂”这一概念,“课题中的‘生态’,主要指课堂中师、生、环境各要素之间和谐共长、动态平衡的样态。”“‘生态课堂’,指在课堂上,在教师导引下,师生生态地(和谐融通、动态平衡)从事各种教育学习活动。”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建构主体性生态课堂强调开发未成熟主体的主体性,所以必须要学生主体呈显性而教师主体必须“隐去”。但教师的“隐去”并非一闪而退。  相似文献   

3.
戴海霞 《广西教育》2013,(37):13-13
生态美育最初是基于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审美关系调节,探讨人类精神之路的美学分支。二十世纪中后期,生态美育受到语文教育界的关注,旨在促使语文学科的人文底蕴与生态审美观相结合,用以培养青少年与自然、社会、自我和谐共生的自塑能力,从而体现语文教育的均衡性、亲和性以及完整性。一、小学语文生态美育教学的必要性小学语文生态美育教学一方面源自青少年审美价值观的培育需求。小学生尚且处于“自然人”阶段,指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样式与行为习惯是学校教育肩负的重大使命之一。  相似文献   

4.
“和谐文化的精髓,就是要让人在文化的氛围中和谐地生活:面对自然时要有好的‘生态’、面对人群时要有好的‘世态’、面对自身要时有好的‘心态’。”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要有好的“心态”。这是当今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目标;没有一个好的“心态”是永远学不到有用的知识的。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生命的律动,教育是生活的感悟,教育是和谐共振的‘心理场’,教育是互动创新的‘信息场’”。北京市顺义区沙岭学校的校长张海东对《教育》旬刊记者说,我们学校正是在这样的律动中,在这样的感悟中,在这样的共振中,在这样的互动中,健康、有序、持续、和谐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生态美学的视角审视《边城》,可以发现沈从文的创作与生态美学的诸多核心原则深相契合。他构筑的湘西世界,充满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与自然感性的生命力,展现了入与自然、入与入、入与自我和谐统一的生命景象,使“边城”超越了平常地域的概念,成为一种生命和精神存在的意义,是入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诗意生存家园。  相似文献   

7.
生态危机为当代人类共同面临之迫切问题,为因应此危机,20世纪末的教育学界出现“生态”转向并发展出“生态教育学”论述。“生态教育学”的理论阵营可分为“哲学生态教育学”与“批判生态教育学”,前者源自于19世纪的哲学与自然文学,以“生态爱”与“生态智慧”为核心概念,后者形成于20世纪晚期,以“批判教育学”为重要理论资源,特别关注生态正义与环境议题的政治、社会、经济面向的深层关系。“生态正义”概念可以说是“批判生态教育学”的核心与目标。本文爬梳“生态教育学”的理论脉络,以此为未来教育发展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8.
生态道德的提出是对人类发展问题理性思考的结果,是在人与自然道德关系认识的基础形成并随着人类认识自然的不断深入而发展。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认识,经历了“自然崇拜”、“人定胜天”、“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变化。学校教育对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小学如何适应新形势、新环境和新发展的需要,完成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已成为学校管理者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作为由教育部、团中央、国家林业局联合授予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在推进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秉持“生态育德”的理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培养学生在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我和谐相处中,涵养健全人格,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收获了一些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教育生态作为社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社会生态的基础。恰当地构建校园生态和生态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办好学校、发展学校的必要条件。构建生态管理系统是构建校园生态的基础;构建生态教师系统是建设校园生态的关键;构建生态学生系统是校园生态的核心;构建生态环境系统是彰显校园生态的窗口。  相似文献   

11.
林丹 《中小学校长》2023,(4):7-9+50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之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践行方向。在此背景下,德育应培养人的敬畏自然之心,除了培养敬畏自然之心,还应培养敬畏他人生命之心和敬畏自我生命之心。唯有秉持“天人和谐(处理好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人际和谐(处理好人与社会、他人的和谐关系)—自我和谐(处理好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三位一体的生态观念,才是全面的、完整的、正确的培养敬畏自然之心的德育。  相似文献   

12.
<正>时下,"校本"早已成了我们谋求教育理性发展的关键词。"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是"校本"的实质。其实,它们也是校本教学研究开展的三要义。我校的特色建设历程,走过了"‘九五’尝试中寻找到的‘环保项目’——‘十五’明确中坚持的‘环境教育’——‘十一五’积淀中生发的‘绿色教育’——‘十二五’规划中上位的‘生态教育’"的过程。诚然,我校的教学研究活动的构想是以"生态教育"理念下优势生  相似文献   

13.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栋生先生在《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人民教育》2008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作文要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自我,在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关注自我’。学生最重要的写作资源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他个人的生活,是他所熟悉的事物。”这和我们倡导的生态作文的核心要素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8月26日,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生态文明校园的构建策略研究》中期汇报暨研讨会在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召开。“什么是生态教育?”针对这个问题,复兴区文教体局副局长孙振军告诉《教育》旬刊记者,“生态教育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共生"原是指生物间互惠共存的自然现象,其社会学、教育学意义是指人、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用生态学的视角来审视学校,那么,我们的学校就可以看作是一个立体、开放、动态发展的生态系统,师生、环境、课程、后勤服务等都是系统中不同的生态因子,学校教育生态的平衡就是这些因子间高度适应、和谐发展的状态。学校就犹如自然生态圈一样,平衡总是不断演替、演化,动态发展着,  相似文献   

16.
生态理念与师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生态理念来进行师德建设,一是要引进“生态伦理”的概念和机制,使学校进入一种生态和谐运转的状态;二是要引导教师把教育当作一种“生态教育”,把教育事业心当作教育工作者的生态存在的确证;三是要引导教师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认识并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作风;四是要引导教师从生态存在的意义上理解和实行博学多思、“专”而“不器”。  相似文献   

17.
在追求现代化、城市化的过程中,社会发展遵循着资本无限增值的逻辑,导致了自然资源被过度地开发,生态环境遭受到大规模的毁灭,尤其是缺乏资本扶助的农村地区,不仅面临生态破坏,也面临人才流失、教育倒退、经济衰败的境况。在“生态正义”的呼唤下,农村学校必须正视生态教育,承担帮助学生重塑“人—自然—社区”之间关系的重责。本文倡导采用“农场”+“庭院”的教学模式,利用场地内的生态空间,通过布置研究课题,开展生态知识教育、生态劳动教育、生态文化教育的项目式学习,培养具有生态发展理念、热爱家乡、乐于奉献家乡的生态人,促进人—自然—社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受到很大重视,成为我国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特点,“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07,(13)
“教育是生命的律动,教育是生活的感悟,教育是和谐共振的‘心理场’,教育是互动创新的‘信息场’”。北京市顺义区沙岭学校的校长张海东对《教育》旬刊记者说,我们学校正是在这样的律动中,在这样的感悟中,在这样的共振中,在这样的互动中,健康、有序、持续、和谐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视角下的生态女性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批评是对文学、文化与自然的关系的研究,而生态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的结合是文学研究在“向外转”的过程中找寻到的一条独特的道路。它可以涵盖的意义包括:“对将自然作为女性的父权式再现的批判、对女性在博物学史、科学研究、自然写作上扮演的重要角色的修正式再发现;针对开采或利用的伦理学提倡一种‘关心哲学’;对所谓存在于女性与自然间(在生物学或精神上)神秘的亲和关系的复原。”虽然在这场运动内部有众多持不同立场的派别,但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家有如下基本共识,即对自然的占有和对女性的占有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联,对前者的理解必然有助于对后者的理解,反之亦然。换句话说,人类对自然的统治来自一种父权制的世界观,也正是这样的世界观确立了统治妇女的合法地位。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学界也在迅速地响应国外的生态女性主义。一批重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正在显现出来。一批原本并不受特别重视的写作在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下能够赋予新的意义。生态女性主义与生态批评类似,在参与经典的重构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有着良好的前景,这恰恰因为中国的女性还同时背负着历史的负荷和现实的环境压力,而生态和女性运动的结合也特别成为中国妇女解放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