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本质上说,网络是一种传播媒体,网络学是一种以网络为传播手段的学,要研究网络学就必须深入了解过去研究得较少的学传播。传播和传播媒介是学传播最根本的两个要素。人类已经历三种不同的传播方式:口头传播、书面传播和多媒体传播。在前两种传播方式中,传播被建构,而在第三种传播方式中,传播被解构。这是网络学所有特性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取了《红楼梦》当中有关诗文即时传播的信息,从中观照古代诗文传播类型和诗文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传播主体、客体、媒介、环境、内容、效果等诸多层面组成,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具有丰富多彩的内涵。传播主体讲究个体与团体并重;传播目的讲究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娱乐价值并重;传播方式讲究口语传播和书面传播并重,对当今的文学传播具有诸多启发意义,启发我们当今文学传播注重主体建设、注重功能设计和发挥、注重语言与纸本的传播媒介发挥。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即时性新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即时性新闻的传播媒介也经历了多次转型,即时性新闻传播从单向线形传播模式到双向循环传播模式,再到整体互动传播模式,它总是与当时社会条件下最快捷的传播媒介连在一起.随着人类对即时性新闻的不断追求,即时性新闻的传播将会逐渐退出传统媒介,从而转向更为便捷的整体互动的新型媒介.  相似文献   

5.
要判断报纸的起源,根本性的前提是明确"报纸"的概念。报纸不等于大众报纸,报纸的概念表现的应该是中国古代报纸和近现代报纸之间的共同属性。报纸作为信息传播媒介,以刊登新闻为主,单期传播内容具有集纳性,传播范围具有公开性,连续发行,以文字为主要传播符号、以纸质复制形态传播。由此,分析认为唐进奏院状报不是报纸,宋代邸报是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  相似文献   

6.
文学与传播有密切的联系,文学最初服务于传播,而随着传播媒介传播模式的变迁,文学也在发展变化着。人类社会历史经历了前语言传播阶段、口语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等几个阶段。传媒变迁影响到文学,文学的历史也相应地可以大致分划为文学口头传播、文学的文字和印刷文本传播以及文学的电子媒介传播时期。传播媒介的变迁一般来说对文学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以文字尤其是印刷文本为传播媒介的大众传播时代的文学,使文学走向了社会化,是人类文学最繁荣时期。但是,新的传播媒介——电子、网络产生以来,文学世界呈现出迷离的状态。传播媒介和传播模式的全球化对文学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7.
从"说与听"关系的口语讲述到"写与读"关系的文字书写,促使话本小说语体、文化载体、叙事方式产生蜕变。就传播媒介看,话本小说经历了从口语演述到文字书写的嬗变。细致探究话本小说从宋至清在情节结构、空间、语言上日趋书面化的过程,以期把握话本小说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从传播学的新视角研究宋代女性词,发现宋代女性词的传播与接受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互动关系,从传播方式上看,因传播媒介的不同可分为三种传播范式:书面文字传播、合乐歌唱传播、题写刻录传播。在接受类型上,宋代女性词在传播过程中,因传播方式、传播对象、传播目的、传播环境等不同因素,形成的接受差异主要可归纳为三种:休闲娱乐型接受、审美鉴赏型接受和情感认同型接受。同时,各种传播范式和接受类型之间又存在复合交叉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传播“两山”理念引领下的余村绿色发展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余村绿色发展的传播实践经历了从单模态传播到多模态传播,从文化内传播到跨文化传播的转变。“两山”理念引领下的余村实践的多模态跨文化传播策略主要体现在:重视跨文化传播特性,优化多模态跨文化传播内容与呈现方式;实现多模态跨文化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达到民间传播与官方传播互补;实现多模态跨文化传播媒介的多元化,促进融媒体综合利用。这些策略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两山”理念引领下的余村实践的跨文化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0.
汤显祖戏剧是中国古典戏剧中的经典作品。汪榕培的英译对汤剧的海外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基于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环境、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这几个方面探讨汪榕培的汤显祖戏剧英译海外传播,希望能为中国古典戏剧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研究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1.
<围城>文本经历了较长历史时期的传播并发生了种种变迁:传播内容出现了主导文化文本、高雅文本、大众文化文本等阶段;传播媒介经历了杂志文本、书籍文本、广播文本、电视文本等变迁;传播效果由最初的有限效果到适度效果,最后出现了强大的传播效果.文本本身的艺术魅力和读者的需求是<围城>历时传播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2.
借鉴传播学的一些研究方法,以美国学者石听泉《山海经》节译本为例,剖析传播主体和传播媒介对传播效果的重要影响;提出要助推中国典籍的对外传播,要以传播效果为最终目标,借助传播媒介的优势,充分发挥传播主体导控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全局,提出了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宁稼雨 《天中学刊》2012,27(6):14-16
由于民间故事与中国古代书面叙事文学之间有多种相似性,所以使中国叙事文化学借鉴西方主题学方法成为可能;同时,由于民间故事与书面文学之间存在差异,主题学不能全面反映揭示和解读中国民间故事和书面叙事文学,所以需要在借鉴主题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改造,使之适合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理论向我们阐释了媒介技术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同时也明确了信息传播活动对技术的依赖性。人类的阅读史与传播媒介的阶段性发展相重叠,文字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们当时的传播状况,信息能够被准确记录下来,至此,人类有了自己的阅读行为。直到印刷术出现,人类的传播媒介经历了飞跃性的进步,使普及阅读成为可能。再到电子媒介以及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传播媒介对于阅读,不再单纯是一种载体、一种工具,它更深刻地影响着人  相似文献   

16.
文化传播媒介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的载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之相适应,文化传播媒介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众传播媒介如新闻、出版、报刊逐步向近代化转变;教育从科学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成为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活动的主体;知识分子从传统的帝师王佐的官僚阶层转变为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这一切,都促进了中国近代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分析传播媒介的发展阶段,指出口语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媒介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和网络传播阶段的传播方式、技术状况、使用能源和传播讯息。分析了传播媒介的发展对科技期刊的影响,就科技期刊传播与传播媒介的互动与双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文学传播角度看,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繁荣,外来文学信息的输入是基本条件,翻译者对文学信息的处理是根本动力,广大受众的文化需求是丰厚基础,传播媒介的积极作用是基本保证。文学传播过程诸要素的互相配合,促成了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传播学的理论可以得知:任何一个理论不会自发地传播,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传播环境、传播媒介,理论之间具备某种契合性才能得以传播。无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满足了理论传播的必要条件。从传播环境上,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国内环境,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特定的历史语境;从传媒媒介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刊物的翻译出版,研究团体竞相涌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历史推力;从传媒内在契合性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有异曲同工之妙,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传播系统中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以及传播效果等五个方面,来探讨传播类型之一的人际传播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作为影视艺术类院校的教师,需要结合影视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和现代传播媒介的新发展,将以往教学中的人际传播模式做一个新的调整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