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主动学习发展为特征,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为目标,教与学同步推进相互呼应和变迁,师生认知同步、情感共鸣、角色互换和教学互补的教学实践活动.“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切中应试教育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被动接受知识之弊端,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这表明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意识,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努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情感意向,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常永定 《新疆教育》2012,(19):12-12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担负着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及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重任。我们的学生将成为新世纪创业与建设的生力军。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尤为重要,这些都应抓住课堂主渠道加以实现。1.建立主体课堂模式,实现生动活泼的教与学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必须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进行。学生是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堂才会处处焕发生机,闪烁智慧的光芒,产生情感的碰撞。建立主…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这种时代需要的是具有开拓精神,具有主动创造意识的新型人才。然而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过于强调学生共性的养成,忽视了个性品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讲,学生听,成了“保姆式”、“说教式”的被动教育。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没有积极性和热情,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长期处于消极被动的情绪体验之中,感受不到学习的愉快和乐趣;学习负担过重,厌学情绪严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如何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1992年初,天津市红桥…  相似文献   

6.
王永岐 《新疆教育》2013,(6):124-125
小学思品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中的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目前一般把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概括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就是说,就教学过程而言,主导是教师;就学习过程而言,主体是学生,可是现在相当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远远认识不足,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有不少学生虽然学习很努力,但他们实际上是处于被动受教、被动学习的地位,而不是主动地去学习,以致在思想上养成惰性,其思维往往受教师的束缚,不利于自主意识的培养。因而很难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利于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实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学生的主动学习是他们主动和谐发展的一种基本方式。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应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校里的学习活动总是处于“学服从教、教服从考”这样一种被动状态…  相似文献   

9.
首先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传统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只能被动的接受,这就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正常发展,甚至也是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才能适应今天社会的需要。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现。人本主义学习论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尊重学习者;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因此,教师要时刻铭记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既要重视教师的教又要重视学生的学,而不是只把学生当作是“观众”,…  相似文献   

10.
龚丽丽 《语文天地》2013,(12):32-33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这正与新课改精神不谋而合。二者都要求教师能够注重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培养,最终让学生能够张扬个性,展现风采。  相似文献   

11.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师若能深刻领会编者意图,掌握教材结构,就能更好地发挥教材优势,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及思想教育。一、凭借教材“说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建立了参与意识,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获取。而“需要”是参与的支点。教材以说明的形式,向学生阐明知识与人们的需要,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数学第二册中“厘米和米的认识”一开始教材便说明“要知道东西的长度,要用米尺来量……”;“元角分的…  相似文献   

12.
<正>意识支配行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重视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是处于被动状态,依赖性强,还是主动积极,独立性创造性强,在较大程度制约了学习的成效。可见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习的自主性,树立主体意识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在树立学生主体意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最为重要。学习主动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育模式走的是知识灌输式教学路子,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互动教育模式主张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开放性,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及学生的课堂参予性,教师处于引导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劳动创造性、实践性为目的.后者更适合服装设计课教学的发展和要求.教学过程,应该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因此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成为教学成败的关健.  相似文献   

14.
信息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教师应视儿童为主动学习者,要看到他们在与环境, 特别是在与人的关系中主动构建知识、人格和文化的力量,他们应被看成是教育的主体。儿童是发展的,相信儿童自身具有重大的潜力是当今教育工作者一个重要的观点。受旧儿童观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大多认为儿童是无能的,一切听命于成人,把孩子视为被动的“接受器”。在这种思想影响下, 出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儿童主体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佘在友 《课外阅读》2010,(8):115-116
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师“一言堂,满言堂”,这样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中,形成的知识过于死板,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新课程则要求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这个“主导”也应发挥好相应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在认知学习理论关于个体认知结构形成与发展原理基础上形成的新的学习观。在如何看待学习者方面,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要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建构主义学习观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提高每一个高中学生的数学科学素养,而素养形成的前提就是拒绝知识被灌输。强调学习者的主动、能动探知和体验意识.要实现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改变课堂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体验能力是关键.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生的课堂体验和生活体验.笔者意在探索一种适合高中新课程理念,充分体现学习者主体意识的数学课堂学习模式.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推行“体验型”学习模式,借助四个主体环节:学生自主;师生共同;反馈评价;升华——以此改进课堂教学,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笔者认为:这种参与性极强的课堂学习模式,可以引导学生由被动转向互助、主动、自觉,不仅仅有利于学习者提高学习成绩,而且对其的终身学习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给学生提供一个模式建构的支点,帮助他们撬动数学学习的“负重”.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获得新知识,培养能力。下面笔者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就如何唤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创造积极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参与能力谈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对高中的教育任务提出了更明确、更科学的要求——“以培养人的素质为宗旨,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倡导课堂教学科学化、民主化,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求知.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得以形成,并推动学生跨国文化意识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本文就我校正在实施的“361”课堂模式,根据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结合课堂实践,发表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主体的学习状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显而易见,对培养质量也起到非常关键的决定作用.作为学习主体的高校大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并不令人满意,很多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学习目标,主体意识薄弱.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调动和激发出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他们由被动学习状态变为主动学习状态,促使外在的资源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内化为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