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代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它是由古代湖湘文化渐次演变而来,同时又吸取了西学的养料,使之得以充实和发展,因而它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由于它植根于湖南这块土地,使它具有区别于其他地区文化的结构和特征。研究这个问题,不仅为探讨近代湖南人才蔚起的原因提供了钥匙,而且对于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军事史、思想史、文化史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2.
湖湘文化研究堪称近年地域文化研究的一个典范.在湖湘文化研究日益深入的今天,研究湖湘哲学与历史的学术著作不断涌现,近代湖湘文学研究则相对薄弱.孙海洋<湖南近代文学史>是湖南近代文学研究开创性的论著,刘再华<近代经学与文学>对湖南文学的论述亦颇多新见.但对于湖南近代诗歌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则当以萧晓阳<湖湘诗派研究>为胜.  相似文献   

3.
论湖湘文化与湖南近代私立学校的办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区域文化传承的载体,湖南近代私立学校受到湖湘文化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在办学特征上更是深深地打上了湖湘文化的烙印.其具体表现为:教育救国的办学宗旨、图变求新的办学理念、经世致用的办学方针、磨血育人的办学精神等.这些特征是湖湘文化的精华所在,是催发并推动湖南近代私立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湖南近代私立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灵魂.研究和借鉴湖南近代私立学校的这些办学特征,对当代湖南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恒久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代湖湘文化渊源于古代湖湘文化,而古代湖湘文化的特色是在多种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从文化的渊源来看,楚文化则是其主流,随着它在湖南的延伸、扩展,孕育出了具有楚文化特征的古代湖湘文化。本文试图通过楚文化遗物这一古代湖南文化的象征性器物,从物质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古代湖湘文化的孕育特色,这对探索湖湘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是极其有益的。一古代湖南是楚文化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春秋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漆器、丝织品、铜镜、铁器、玻璃器、帛画和乐器等楚文化遗物,是楚文化在湖南  相似文献   

5.
近代湖湘文化渊源于古代湖湘文化,而古代湖湘文化的特色是在多种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从文化的渊源来看,楚文化则是其主流,随着它在湖南的延伸、扩展,孕育出了具有楚文化特征的古代湖湘文化.本文试图通过楚文化遗物这一古代湖南文化的象征性器物,从物质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古代湖湘文化的孕育特色,这对探索湖湘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是极其有益的.一古代湖南是楚文化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春秋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漆器、丝织品、铜镜、铁器、玻璃器、帛画和乐器等楚文化遗物,是楚文化在湖南高度发展的历史见证.到战国初期,楚文化已遍及  相似文献   

6.
湖湘文化(孕育阶段、古代阶段、近现代阶段)的发展过程,是随着中华文化史的变迁、发展而不断地演变、重构,从而才形成了具有独到风格的地域文化。湖湘文化推崇理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在历史上尤其是近代以来,对湖南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今湖湘文化的发展正处在民族与社会双重危机下,而如何构建一个兼容中西的近代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转型,达到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目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湖南虽环境闭塞,民风古朴,但近代以来,湖南却人文鼎盛,人才辈出,“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不仅得益于富于求仁履实、思变求新的湖湘文化的浸淫,更受惠于讲求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湖南教育的启迪,正是湖南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湖湘文化特质的人才,使湖南教育在近现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在湖湘文化濡染中长大,已在湖南教育管理工作岗位上工作三十多年,对湖南教育有着深厚感情的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朱俊杰博士一说起湖南教育便神采飞扬、滔滔不绝,令人也情不自禁地跟随他走入三湘四水,融入到湖南教育的…  相似文献   

8.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它从深层次影响了湖湘教育思想的近代嬗变,孕育了湖南特质的人才教育思想。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湖湘人才特质之所以能够传承不绝,主要依靠湖南地区的书院教育。湖湘书院的传统精华:教育宗旨、自由自主精神和独立办学模式,可以为湖南高等教育的现代转化提供契机。涤荡于湖湘文化和书院传统下的湖南高等教育,必须在目的、内容、方法、思想等方面形成特点,才能走出一条富有湖湘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9.
“江湖”与“庙堂”:湖湘文化的历史吊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湘文化对湖南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透过二千多年来湖湘文化的发展嬗变,不难发现,湖湘文化有着一种江湖文化的特质,近代以前,湖湘文化的发展得益于流寓湖南的一批文人;近代以来,湖湘文化的每一次发展都与中国社会大变革有关。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初,湖湘文化发展曾经辉煌一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然而,经过毛泽东时期的一起一落之后,离开了庙堂的湖湘文化应如何发展下去便成为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近代湖南人才继承和发扬了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在近代历史发展的相关时期,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在全国均产生过重大影响,他们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体现了近代爱国主义的鲜明特色,为湖湘文化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回顾和研究近代湖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弘扬湖湘文化的爱国传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是没有意的。  相似文献   

11.
拜读林增平教授的《近代湖湘文化试探》(《历史研究》1988年第4期),获益非浅。林先生所论湖湘文化在近代的勃兴,湘籍人士在中国的崭露,湖南在中国成为举足轻重的省份,皆为有理有力之论。特别是移民对湖南的作用一章,考据充分,论证完美,读之令人信服。从区域文化的角度出发,具体地研究该区域的政治乃至全国的政治,林先生的论文的意义也是重大而又深远的。  相似文献   

12.
拜读林增平教授的《近代湖湘文化试探》(《历史研究》1988年第4期),获益非浅.林先生所论湖湘文化在近代的勃兴,湘籍人士在中国的崭露,湖南在中国成为举足轻重的省份,皆为有理有力之论.特别是移民对湖南的作用一章,考据充分,论证完美,读之令人信服.从区域文化的角度出发,具体地研究该区域的政治乃至全国的政治,林先生的论文的意义也是重大而又深远的.但是,笔者对林先生的湖湘文化的实体、湖湘文化在维新至革命即戊戌至辛亥时期的作用诸论点,尚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不揣浅陋,在此提出,以就教于林先生及其他各位师友.  相似文献   

13.
湖湘文化是在洋务运动后期才逐渐走向近代化的。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学会发挥了重要的载体作用。湖湘文化的近代化与湖南社会的近代化同步,社会经济、政治、民俗文化等都在这一过程中步入近代的行列。这个过程对湖南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天华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宣传家。其短暂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均在湖南渡过,深受湖湘传统文化的影响。爱国主义是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陈天华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将它发扬光大。文章主要论述了陈天华爱国主义思想的三个特点即强烈的救国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抵制外国和学习西方结合起来;有尚武之志、卓励敢死。  相似文献   

15.
以陶澍为核心的近代湖南人才群体,是湖南社会经济发展泰,阶级斗争激化的心然产物。它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给后世以极大的启迪和影响;不仅加强了同国内各地人才的联系.而且开始放日海外,睁眼看世界。  相似文献   

16.
湖湘文化是各种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结果。从湖湘文化演变的过程看,它历经了历史上的三次大融合:南宋时期,理学思潮兴盛.湖湘学派崛起.形成了古代湖湘文化,近代时期,西学东渐.经世之学的链接,古代湖湘文化转变成近代湖湘文化,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湖湘文化的巨大社会效能充分发挥。从这三次文化大融合足以发现湖湘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融汇百家,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17.
湖湘女性是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旗手,其中不少人曾有过海外留学的经历.这段经历不仅对她们自身有塑造作用,还通过她们推动了中国妇女运动发展.湖湘女性在留学时接受先进性别文化教育,更有甚者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回国后身体力行地投身妇女运动,为湖南及中国妇女运动做出重要贡献,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留下了惊鸿之笔.研究与弘扬近代湖湘女留学生的精神,对发展今天湖湘女性留学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代湖南以自然经济为主要特征,商品经济有所发展,近代工业十分落后。艰难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湖湘人坚韧不拔的性格。湖湘文化的经世意识,使政治人才层出不穷。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经济背景,形成一批批具有不同特色的人才群体。狭小的空间不能给人才提供宽阔的活动场所,人才起于湖南,兴于全国。经济发展契机的丧失、近代教育的落后、封建行会经济的强化,扼制了产业经济和实业人才的产出。  相似文献   

19.
湖湘文化是具有浓重湖南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体育文化作为它的分支,在湖湘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湖湘体育文化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本文从历史和现代两个角度出发,论述了湖湘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代以来我国同西方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融合,传统的湖湘文化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变迁,历史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在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下,戊戌至辛亥时期湖南教育近代化进程稳步向前推进,培养了众多的新型人才,从而也为湖南社会向近代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