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报告文学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就是中国古代的记实文学。但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文体,它又确实在外国报告文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下,与"五四"新文学同步而蓬勃发展起来,如今已成为国际报告文学的强盛劲旅。但对于报告文学"文学性"的质疑,至今不绝于耳,笔者认为,许多经典报告文学以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而成为时代的艺术化文献,独立于世界文坛。我们只有从国际报告文学发展的视阈,才能正确地认识中国报告文学的时代价值和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书消息     
本刊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尹均生最新学术专著《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已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分“欧美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中国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报告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三大板块,50余万字。对一百年来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进行了经纬互补的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龙年伊始,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在北京举行“首届全国报告文学理论批评奖”颁奖大会,我刊学术委员会委员、《报告文学研究》栏目主持人、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尹均生的专著《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荣获优秀奖。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民、原中宣部副部长龚兴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周明等出席颁奖大会。  相似文献   

4.
国际报告文学产生已经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产物,记录了国际工人阶级奋斗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宏伟历史。恩格斯不仅是革命导师,也是最早书写工人苦难的作家,马克思以最快的速度将轰轰烈烈的巴黎公社斗争以气势磅礴的气概和惊天地、泣鬼神的笔墨展现出来。他们开创的底层书写和英雄战歌引领了国际报告文学的发展。这一时期世界各国都出现了许多跨国写作的杰出报告文学家,为世人留下了许多经典报告文学作品,堪称近代“艺术化的历史文献”。国际报告文学不仅受到革命领袖的重视,也成为广大人民认识历史进程的教科书,日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不少国外有识学者将经典报告文学评为“20世纪百佳文学作品”,国内学者多次举办国际报告文学作品研讨会,德国开展了“国际报告文学评奖”活动。这些都表明了“国际报告文学”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的时代文体,得到国际作家和学者的共同认可。“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筹划编选《国际报告文学经典作品选》,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本文初步梳理了国际报告文学近200年的产生发展历史,作为编选者的思路参考,并借此和同行学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站在新旧世纪的交接点 ,着眼于全球性报告文学丰厚的创作实践 ,对百余年国际报告文学的发展和现时态报告文学的文本定位 ,给予较为全面的梳理、总结和理性确认 ,使报告文学的特质在多重参照中凸现出来 ;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报告文学的发展作出乐观的展望 ,认为其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的热潮。文章论述纵横勾联 ,理据扎实 ,堪称近年来国际报告文学研究的扛鼎之作。本刊分两期在《世纪回眸》专栏隆重推出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尹均生教授是国际报告文学学科的奠基者和开创者。二十年间 ,尹均生的国际报告文学研究经历了由拓荒到成熟 ,再到深化与拓展的几个阶段。尹均生将国际报告文学的研究带入学院 ,带进课堂 ,将其纳入历史、新闻与文学的视野 ,纳入世界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正>【主持人语】新的世纪,从中国报告文学的稳中有进,到美国非虚构写作的流行,以及德国尤利西斯国际报告文学奖的设立,都表明了这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的时代文体,值得学界对这一文体作深入的探讨。本期推出报告文学研究专栏,表示了我们对报告文学文体发展和理论批评的关注。这里刊发5篇论文。作者大多为活跃于报告文学评论界的评论家,论文的选题大多关涉报告文学创作和批评的重要存在。报告文学的理论批评既要守本,维护文体非虚构的写实伦理,强调去虚构是报告文学文体的底线和原则;又要吸纳提炼报告文学新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考察中国古籍与中外有关研究资料基础上,从考证中国报告文学词义入手,进而溯流探源,提出了中国报告文学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它发韧于《尚书》;西周至春秋战国有了初步的发展;自西汉司马迁起,进入自觉运用,继续开发阶段。五四以后,在马列主义指引下,把爱国主义传统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共产主义精神有机融汇起来,使中国报告文学出现了初步繁荣昌盛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考察中国古籍与中外有关研究资料基础上,从考证中国报告文学词义入手,进而溯流探源,提出了中国报告文学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它发韧于《尚书》;西周至春秋战国有了初步的发展;自西汉司马迁起,进入自觉运用,继续开发阶段。五四以后,在马列主义指引下,把爱国主义传统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共产主义精神有机融汇起来,使中国报告文学出现了初步繁荣昌盛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各位教授、各位学者、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十三大改革开放的方针,带来了理论学术界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一九八八年即将到来、万象更新之际,武汉召开了“中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发展态势探讨会”,并宣布“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韩国的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文情报告2001-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研究继续蓬勃发展。从发展的总体态势来看,"海外传播"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于西方主要国家的中国文学"传播"的情况,因而使得东方国家的文学情况研究处于边缘化的境遇,尤其是韩国国家的研究情况。这次以研究"中国文学在韩国的译介与研究"为切入点,一方面希冀对过去"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另一方面更希望中韩文学的交流能在此基础上携手向着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有鉴于此,文章认为有必要对21世纪韩国的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情况进行统计、分类等工作以对这一阶段的文学交流进行总结,使中韩文学交流的研究更加细致深入。  相似文献   

12.
美国纽约州法院1963年审理的"贝科克诉杰克逊(Babcock v.Jackson)"案件是美国冲突法发展史中极为重要的案例,对美国法律选择原则和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此案件所蕴含的最密切联系方法并不完善,依据法律关系理论研究解决此案件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同志学习。新闻界闻风而动,在诸多报道兰辉事迹的通讯报道与报告文学中,笔者认为王国平的报告文学《一枚铺路的石子》是最成功的一篇作品。文章从人品与文品的统一,方言与逼真性,焦裕禄、孔繁森、兰辉之形象比较三个方面评价分析了该作。最后重点论述了兰辉与群众的关系,说明兰辉确实是一名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14.
以群作为报告文学研究者,他的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报告文学发生论、抗战报告文学论和报告文学典型论三个方面.以群为报告文学重要的研究者,不仅因为他对报告文学研究历时甚久,而且更是由于他研究报告文学比较广泛且有一定的系统性,对有些命题的探讨,颇富理论的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热点。国内有关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研究起步晚,但在概念、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且潜力巨大,特点概括起来有“八多八少”;国外研究起步早,理论创新多,实证研究质量高,对我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研究至少有两点可以期待:一是研究方法日趋成熟;二是大学与区域社会契合发展的研究将日益热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正处于从普通外国语言教育向汉语国际推广教育的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视汉语国际推广教育中出现的情感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以浙江大学的合作伙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实践为个案研究,从课堂教育中情感表现的三个方面对汉语国际推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情感问题进行分析,从保护学习者良好的汉语学习动机、降低课堂学习中的焦虑和抑制以及培养跨文化意识等情感问题出发,探讨相应的汉语教学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报告文学是“行走的文学”。调查采访是报告文学写作十分重要的环节,其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来源有三种:新闻学的采访理论与方法;社会学的“田野调查”理论与方法;文学的生活积累与体验论。报告文学的采访和调查与新闻采访、田野调查,因各自的目的差异、文本规范要求的不同,呈现出的相对特点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8.
报告文学理论的形成、拓展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学是出现工业化社会后新兴的学样式,它基本上是同工人运动、工业化社会进程和一百多年历史大变动同步发展的,成为现代社会动荡、变革、发展的艺术纪实献,我国的报告学也有近百年的历史,而今已是报告学繁荣的国度。长期以来,我国报告学的理论研究处于滞后状态,进入新时期以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报告学理论研究开始形成并初步繁荣。回顾报告学理论的形成、拓展历程,有利于对新世纪学形式多样化的研究和探索,有利于我国报告学创作始终遵循社会主义先进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9.
当代报告文学写作中存在着一种女性主义写作道路:自觉的性别意识,积极的介入姿态,合理的想象,别样的笔致,注重情感真实,关注偶然事件;她们营造“在路上”的现场感,读者会随作者的游走与沉思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这类由女性作家创作的人性化、体验型、介入式的报告文学,可称之为“柔性报告文学”,它打破了男性写作的英雄化、灌输型、预言式的“刚性报告文学”的单调模式。“柔性报告文学”与“刚性报告文学”优势互补,并从一个侧面显现出20世纪中国女性解放的道路,因而具有文学史与社会学史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