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照片镜子     
马克·吐温成名后,收到许多附有照片的来信,希望马克·吐温回一声“您的面貌真象我”。当这种同样的来信持续地有增无减时,马克·吐温不胜其烦,写了回信,并印了几百份,发至各地。回信全文如下: “先生,我由衷地感谢您的来信及照片。正如您希望的,我认为,阁下的尊容,比所有那些象我的人更为相似。  相似文献   

2.
(一)1906年4月,高尔基抵达美国的第二天早晨一开始,又涌来了几十名来访者。“高尔基先生正准备参加今天将举行的宴会……”布列宁向大家宣布说。“他今天无论如何不能会见你们了。他要和马克·吐温交谈……”马克·吐温的名字对最热心、最坚决的来访者都产生了魔力般的作用。这大概是布列宁连想都没有想到过的。但是,在那个时候的纽约,甚至在当时的整个美国,这确实象他如果宣布高尔基将与复活了的乔治·华盛顿本人共进早餐一样轰动!纽约是个车声隆隆、人声嘈杂、交通繁忙、生意经十足的城市,就是在这样一个城市里,马克·吐温的笔和语言还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很多美国人的心目中,70岁高龄的马克·吐温在掌握人类的智慧和心灵上甚至胜过一些国家首脑。难怪人们曾多次向他本人提议争取当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3.
马克·吐温最后的演说单纯译丢克斯葆莉姐妹私立学校毕业典礼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1909年6月9日1907年马克·吐温到英国访问,途经明尼阿波利斯(美国城市),在那儿他碰到了弗朗西丝·纽纳利,马克·吐温昵称她弗朗西丝卡。马克·吐温有许多叫做水族馆俱乐部或神...  相似文献   

4.
有一年“愚人节”,马克·吐温遭到别人的愚弄:纽约的一家报纸报道他死了。当他亲自迎接来吊唁的客人时,许多人又惊.又气愤,纷纷谴责那家报纸。马克·吐温没有发火,而是幽默地说:"报纸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不过日期提前了一些。" (摘自《中外名人趣闻》)  相似文献   

5.
你如果没有读过一个名叫马克·吐温(MarkTwain)写的那本书的话,是不会知道哈克贝利·费恩的历险记的。他写的主要是实情,有一些情况被作者夸张了,但大部分还是真实的,但这都无关紧要。无论是否真实,今年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发行100周年纪念。它用当地的土语描述了19世  相似文献   

6.
在达拉斯市洛的安那托尔超豪华旅馆的门厅里,库尔特·冯内古特坐在一张安乐椅上。他那浓密的胡子和蓬乱的头发使他颇象被他视为“美国圣人”的马克·吐温。尽管我们本打算在那里谈谈有关他的第16部小  相似文献   

7.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是美国著名的幽默作家,他的《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和《王子与贫儿》(1880)等以少年为主人公的作品至今仍然脍炙人口,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他的真名叫塞缪尔·朗荷恩·克菜门斯。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镇,4岁时,全家迁到密苏里州南部的汉尼巴尔居住,在那里他度过了少年时代。汉尼巴尔位于密西西比河岸边,因地处南部交通要道而热闹繁盛。1867年,吐温32岁时,他以旧金山的加利福尼亚时报记者的身分与去欧洲和巴勒斯坦的旅游团同行,乘的是“桂格城”号轮船,历时半年。他从所到的各个地方,向报社发回许多非常有趣的报道。这次旅行是他人生的一个大转机,因为在这次旅行中,他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美貌姑娘奥莉薇娅·兰登的弟弟查尔斯·兰登。  相似文献   

8.
马克·吐温在创作形成期所写的书信(其中将近一半从未发表过,还有不少是第一次全文发表而不是摘要),将有助于学者和读者探索这位作家创作他的几部主要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原由。正是他书写这些信件的时期,1853年至1866年间,塞谬尔·L·克莱门斯在27岁那年,作出了影响他一生的重大决定:以马克·吐温为笔名,成为一个专业作家。五月份将由加利福尼亚出版印行的这140封书信,内容包括了他对妇女和婚姻的观点、他想成为密西西比河上领航员的抱负;并对他想成为金银矿矿工所作的  相似文献   

9.
和马克·吐温一样,保罗·马里奇发现在毛里求斯有一座人间天堂。一种由于繁杂的人种和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混合体,增添了这个岛国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一位学者坚信马克·吐温小说里的小主人公源于一个十岁的黑孩子深秋凌晨3点,得克萨斯大学从事美国研究的副教授谢利·费希尔·费施金从睡梦中惊醒,脑海里萦绕着两个男孩的形象:一个是美国最著名的小说的主人公哈克贝里·费恩,那个叼着烟斗  相似文献   

11.
雪冬 《世界文化》2006,(5):30-32
在诺曼底登陆日的一个多月前,加拿大潜水员马克·沃德的祖父在被鱼雷击中的加拿大皇家海军阿萨巴斯卡号上为国捐躯。60年之后,马克·沃德决心要找到它的残骸,向当年英勇的水兵们致敬。在悲壮的战斗结束后的漫长岁月里,对战争的记忆仍未消逝。HMCS(加拿大皇家海军)阿萨巴斯卡号在英吉利海峡的沉没现在成了马克·沃德关注的一件事。他的爷爷赖斯利·沃德是128名于1944年4月29日随该军舰葬身大海的加拿大海军官兵中的一员。他在幼年时第一次从父亲彼得那里获悉这一事情。数十年之后,他下潜到水下260英尺祖父葬身的海底,向献身的水兵们表达了…  相似文献   

12.
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1863—1949)是苏联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原姓波波夫,一生创作了三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特写。他是高尔基的好友。列宁对他很尊重,1920年曾给他写信说:“我很愿意告诉您,工人和我们大家是多么需要您的作品。”长篇小说《铁流》是他的代表作,在苏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1931年,我国著名翻译家曹靖华将此书译成中文,由鲁迅亲自校编出版。鲁迅先生说这部小说写的是“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认为绥拉菲莫维奇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作者”(见《鲁迅译文集》第八卷283页)。现将绥拉菲莫维奇的孙女伊斯克拉·波波娃的一篇回忆文章介绍给读者,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位作家或许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合成性的长篇小说《全家》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令人感兴趣的文学实验的成果之一。威廉·迪安·豪威尔斯是这个“实验”的发起人。他想邀集12位著名的美国作家合著一部小说,每人写一章,每一章写一个人物。豪威尔斯当时是美国文坛上的领袖人物和著名的编辑,也是大多数美国重要作家的向导和朋友。他觉得他有把握邀集另外11位著名作家与他一起来写这本书。1906年春,他把这一计划告诉给很有才能的哈泼兄弟出版公司创办的《哈泼斯市场》杂志编辑伊丽莎白·乔丹。后者欣然响应并答应负责这项编辑工作。她向豪威尔斯提供了一份需要约请的撰稿者名单,其中包括亨利·詹姆斯。小说的每一章将在《市场》杂志上以连载的形  相似文献   

14.
1985年1月29日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安东·帕夫洛维奇·契诃夫诞生一百二十五周年纪念日。众所周知,契诃夫1884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医学系,随后便当上了私人开业的医生。他认为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治病救人。他在一封信中,表面上是开玩笑,而实际上却是十分严肃地写道:“医学是我的发妻,而文学则是我的情妇。”契诃夫的医学活动是在莫斯科附近的奇金和兹维尼戈罗德开始的。他在莫斯科也开过业。在他租来的住房门上挂着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安·帕·契诃夫医生”。在他的办公桌上,墨水瓶和钢笔旁边总放着听诊器和医生叩诊用的小槌子。  相似文献   

15.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1812—1870)在《家常话》周刊担任编辑工作九年,该杂志曾发表过一篇写于1857年的未署名的无标题小说。日前,一位美国学者认为,这篇小说的作者正是狄更斯本人。这位学者名叫哈里·斯通,  相似文献   

16.
追随梦想     
影子 《世界文化》2003,(2):9-10
当一个人最悲观的时候,我们应该鼓舞他的精神,给他以力量,使他能够战胜困难,继续前进。 ——哈特·沃里尔·丘瑟 “斯克莱特先生,那是真的吗?或者只是因为他们听起来比较容易记住,您才把他们写在公告牌上的?” “你指的是什么?”我问道,其时,我正伏案疾书,因此没有抬头。  相似文献   

17.
1961年4月12日,原苏联航大员尤里·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宇宙飞船第一次飞越太空,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飞,以1小时48分的时间绕地球飞行了一圈并安全返回地球,降落在萨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区。尤里·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航天员。 然而,在这次飞越太空之前的一天晚上(即4月10日晚上),尤里·加加林曾偷偷地给自己的家人写过一封信。这封信中流露了他在飞向太空之前对家人的真实而细腻的内心感情。因为他成功地返回了地球,所以这封信一直未被世人所知。 但在1968年3月27日的一次试飞中,加加林却不幸遇难,因此,他在1961年4月10日晚上写的这封信  相似文献   

18.
诺贝尔文学奖不久即将揭晓,但即使过了八十四年,瑞典文学院仍然没有搞明白艾尔弗雷德·诺贝尔究竟认为这笔奖金应该授予什么样的作家。诺贝尔在遗嘱中规定。奖金应授予那些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作家。在最近出版的纪念瑞典文学院创建二百周年的一本书中,瑞典诗人、文学院院士克耶尔·埃斯普马克先生说,自1901年第一次颁发文学奖以来已经一再对“理想倾向”这个概念下过定义。有机会看到文学院的机密文件的埃斯普马克先生下结论说,“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似乎就是  相似文献   

19.
靳慧 《世界文化》2007,(1):33-34
秘鲁名小说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曾经在马德里举办的“教育与价值”研讨会上,作过一篇题为“一个没有小说的世界”的演讲。那次活动是由西班牙化教育部和Argentaria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他的讲演体现出一个化人具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以及他对化现状的分析和担忧。以下译他演讲的部分内容与大家分享:[编按]  相似文献   

20.
格林面面观     
《纽约时报》的一则有关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1904— )是“当代最伟大的英国小说家”的评论使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颇为恼火,他因此写了一首诗。诗的开头是: “你真魁伟,格雷厄姆老爹,”一位青年书迷这样领赞。“你身躯确实庞大臃肿; 可笔下的‘杰作’却如此的干瘪空洞——你会取得这样大的成功?”对美国中产阶级来说,这首诗简直不亚于当年的亵渎神灵罪。因为格林所享有的声誉是当今任何作家无法比拟的。正象他的护照上可以毫不费力地印上各国地名一样,“最伟大的”这一形容词也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