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1月18日晚8点,中央电视台终于播出了《望长城》的第一集:“万里长城万里长”的上集,开头一句大实话,使观众一惊,以为出了什么故障,是不是没注意,把一旁工作人员随便说的一句口语给播出来啦!接着看,方知这部电视片,就是这样的。这到底是个什么样儿啊?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的确很难为这部电视片归类。但对那些搞广播电视工作的专业人员来说,《望长城》则是一种全新的成功探索。“万里长城万里长”的第一集刚播完,中央电视台军事部副主任、总编导刘效礼家的电话就响个不停。这位佩有大校军衔的电视工作者,一颗悬着的心才略感轻松。几乎所有电话,都是热烈的祝贺。连着十几个电话持续到深夜,连中央电视台台长的祝贺电  相似文献   

2.
电视纪录片《望长城》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的电视记者按照电视的自身特点和创作规律建构屏幕世界,也就是说在以“电视意识”进行创作方而开拓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3.
现代传播学的研究有一个结论性的成果:人类传播是一种双向性质的社会活动。“最典型的和最频繁的传播格局是一种扩大了的双向关系,在通常的情况下,参加者在这一交流中参加的程度是不同的。……这种关系的结果是,随着交流的继续进行,理解很可能变得越来越接近。”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中文本第  相似文献   

4.
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以其清新、真实、自然的纪实风格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在纪实与真实、纪实性与艺术性以及纪实手法等方面作了开拓性的实践。尤其可贵的是,它在挖掘电子技术手段的表现力以及用原生状态的素材供人们哲理性的思考这两方面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给纪录片的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现代纪录片创作的新观念和新方法。纪录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纪录片的创作之本是纪录意识,它的核心就是真实,但真实并不等于照搬生活,它只是摒弃虚假而不排斥艺术性。  相似文献   

5.
《望长城》的主创者怀着十分良好的设想,力图在《望长城》的摄制过程中“按电视规律办事,还纪录片的本来面目,这就是一切为了真实” (《湖北广播电视报》总652期)。片子播放后,其反响却不尽如人意。尽管一些专家、领导为之说了不少肯定的话,但作为上帝的观众却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它的失误。1991年12月28日出版的《楚天  相似文献   

6.
经过三年的艰辛,“望长城”在一个创作群体中诞生了。这是一个充满了灵气,和谐而又强烈冲撞的创作群体,也正是这个群体教会了我怎样认识纪录片。我是个话剧演员,虽然在舞台上,屏幕中也塑造过不少人物形象,但参与纪录片拍摄还是第一次。平日,在电视台播出的节目里,凡遇到纪录片,我都是要换频道的。因此,参加《望长城》摄制组后,对于如何胜任一个大型纪录片中的主持人,心里一直没有底,直到节  相似文献   

7.
从卢米埃尔最早的纪录片到今天的电影电视纪录片,都在追求物质现实的复原。纪录片的策略和风格,如同故事片一样,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但从本质上看,所有的纪录片的策略和风格都是服从于纪实性的,因为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电视媒介的特性,决定了它比电影有更高超的纪录能力,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性自然应当有更高的要  相似文献   

8.
1991年11月18日开始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纪录片《望长城》,给电视屏幕带来了一缕清风。由于摄像机走入“寻常百姓家”,往日荧屏中鲜为人见的普通人形象,在这里以他特有的美学价值,征服了观众。长镜头的运用,“一滴水映世界”的题材,使得《望长城》一出现便令人瞩目。但是,恰恰是长镜头刻划对象时的错用功力,导致了该片主题的失落和纪实的失误。下面分别进行论述。 (一)主题失落《望长城》的主题是什么呢?四个  相似文献   

9.
采访环境,从广义讲,指新闻采访中新闻事实以外的一切外部因素,比如现场气氛、采访者与采访对象所处的位置及相互间的关系、采访过程的记录等。纪实性作品除了新闻事实的真实外,还应当包括采访环境的真实。采访环境的真实有助于衬托出新闻事实的真实,而且影响到  相似文献   

10.
本刊专稿 :传媒研究如何面对传媒实践专业化·人文化·多样化 (尹 鸿 1-1)………………………………传媒研究和传媒实践的现状与问题 (周 星 1-3 )…………………从经验到科学的飞跃———我国传媒学术界与实践界面临的共同命题(胡正荣 1-4 )…………………………………………………………建立传媒研究与传媒实践的良性互动格局 (胡智锋 1-6)…………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钟大丰 1-7)…………………………………关于传播研究的若干断想 (喻国明 1-9)……………………………中国传播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业已到来 (路海波 1-11)……………本刊…  相似文献   

11.
本刊专稿 影响力经济———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 (喻国明 1-1)……… 传媒观察 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轨制———再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性(李良荣 4-1)……………………………………………………………央视改革引发新竞局 中国电视面临“大洗牌”———对省级电视台发展战略的新思考 (邹晓利 王永连 4-5 )…………………………2 0 0 3 :生死存亡数字化———分析广电媒介变局的五个观点(黄升民 5 -1)…………………………………………………………… 传播文化 经济全球化·文化本土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媒介意识 (上 )(高 鑫 贾秀清…  相似文献   

12.
本刊专稿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全面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发展(张海涛 3 -1)………………………………………………………………庆祝北京广播学院建校 5 0周年暨更名“中国传媒大学”专辑在北京广播学院建校 5 0周年暨更名中国传媒大学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陈至立 5 -1)………………………………………………………在北京广播学院建校 5 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徐光春 5 -2 )………在北京广播学院建校 5 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龙新民 5 -3 )………兄弟院校的祝贺 (钟秉林 5 -4 )………………………………………国际大学校长联合会的祝贺 ([澳 ]In…  相似文献   

13.
专稿中国传媒世纪寄语………………(丁俊杰等1-1)传播文化研究迎接中国电视体制的伟大变革………(尧风1-7)“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扩张与中国电视文化的反弹──加入WTO,中国影视艺术的文化传播学思考………………………………(孟建 1-23)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彭吉象 2-1)《死亡日记》:一个媒介事件的构建和伦理分析……………(施2-7)当今中国城市电视观众的收视特征及传媒对策…………(叶家铮等3-1)意义、生产与消费──与代中国电视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付”主任委员的遗憾》的遗憾编辑同志:我钦佩和赞赏作者赵景芝同志为“维护祖国语言的纯净规范”所做出的努力;然而也不得不对“遗憾”一文──它在对“白纸黑字跃然纸上”的“付”字的用法进行公正的批评,并为“付”字的错用而发出遗憾──深表遗憾。作者甘苦,稍...  相似文献   

15.
这是李普同志为他们将要出版的新闻作品集写下的后记。这里,作者着重谈了三个观点:一、文学创作与新闻报道是有原则区别的:二、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科学文化知识;三、写好新闻(主要是消息)是记者的基本功。这些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亚洲体育史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第11属亚运会在中外人士的普遍赞誉中已经载入史册。作为全国培养广播电视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我们北京广播学院有幸参加了亚运会转播报道和其他服务工作。如此多的教职员工和  相似文献   

17.
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从它脱胎于电影纪录片之日起,就一直笼罩在电影的巨大影响之下,其自身的本质特征:对真实生活的记录,对真实时空的复原,始终未能得到完全、彻底的体现。这既有政治、文化、社会的复杂背景,也有作为一种新兴艺术形式在其成长过程中所必经的曲折。前者使电视的造型特性受到了过分重视。一大批画面优美、解说动听,音乐悦耳的电视片便  相似文献   

18.
青岛电视台生活服务频道的《生活在线》,开办已有15年.15年来,《生活在线》无论处于高潮还是低谷,都是青岛电视台一把颇具锋芒的“利剑”,主创人员百折不挠的精神、含我其谁的担当、精益求精的作风令人敬佩,一支日趋成熟的采编团队逐渐形成,其采访和编辑的智慧值得同行借鉴. 2015年12月2日,《生活在线》播出了《如何证明“我妈是我妈”》的报道.近8分钟的片子深入细致地记录了当事人陈女士的“求证”经历.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与写作》2005,(1):48-48
我是一个新闻爱好者,非常喜欢《新闻与写作》,已连续订阅了八年,从中受益匪浅。但是,看完每期《新闻与写作》后,总会留下小小的遗憾。《新闻与写作》的佳作赏析、业务交流、来稿评析等栏目,根据栏目的性质,经常需要附上所要赏析、交流、评析的“原文”或“例文”,这样就更有说服力,也便于读者学习理解。  相似文献   

20.
折腾了好几年,《凌叔华文存》(上、下卷)终于获得印行的机会。《凌叔华文存》是1998年夏初才由社领导通知已获准"可以操作"的,还说力争赶九十月份在西安举办的全国书市。我深知三四个月弄出一部文献性很强的作家文集,是"大跃进"式的神话,但领导的善意决策,也不是无来由的:我社的确太缺乏新品种的"看家"图书了!我当然该努力。于是先平信后快信再电报加电话,催远在江苏南通的编者,请编者无论如何快把全部稿件寄我,以便输入电脑,完成最费时又费力的校对程序。然而,编者也老辣,他坚持要先签定合同,待凌叔华的版权委托人收到正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