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互助、协作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以强化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一、中职体育教学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必要性1.是中职院校培养目标的需要。根据2009年1月《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提出的"中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由此可见,具备团结协作精神已成为企业招聘的必备条件和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3.
张悦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16,(21)
合唱教学指的是指导学生用两个或更多的声部以该声部本身的曲调来同时演唱同一首歌的教学活动。《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应对合唱教学提高重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多声部音乐所蕴含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协作精神,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曾对我国400位杰出青年作过调查,结果发现,这些青年从小合作意识就比较强,他们善于与他人相处,具有对他人的关心、理解和谦让的内在品质,这些品质奠定了他们的乐于交往的心理取向和合作精神的基础,为日后的成功准备了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些专家认为,合作能力比竞争能力更为重要。因此,培养与人相处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是21世纪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任务。[编按] 相似文献
5.
6.
7.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被列为我校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其核心课程《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技术》作为校级精品课建设,近两年来我们在优化课程体系、提升专业教师素质、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在教材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培养大学生协作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更是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积极探索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剖析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现状及大学生团队意识、协作精神欠缺的原因.提出从培养大学生合作能力、积极推进素质拓展培训、倡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协作型教师等五方面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培养大学生协作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更是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积极探索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剖析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现状及大学生团队意识、协作精神欠缺的原因,提出从培养大学生合作能力、积极推进素质拓展培训、倡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协作型教师等五方面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微课资源作为辅助教学模式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分别是2015级和2016级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分别在其大二学年学习《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这门课程时进行调查,2015级的口技学生在大二时学习该门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2016级的口技学生则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针对《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的课程特点,采用了任务制教学方法,并且辅以微课资源进行教学,该课程由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组成,通过考核结果及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效果评价。结果:2015级口技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考核结果与2016级口技学生相比有显著差异,问卷调查显示2016级口技学生对微课资源辅助的新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更高。结论:微课资源的应用有利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赵红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70-72
基于团队理论视角下开设好团队管理课程,并有效组织好实践性教学,是提升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品牌的一个重要着力点。高职院校团队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特点是实际操作性和应用性,要以项目促训练,在实践中提升的讲练结合的课程实践性教学为主旨观点,同时,应注意培养持续积累职业发展能力、坚持针对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发酵工艺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酵工艺学是医药、轻工、农业类高等院校的必修课,是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生化反应动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桥梁课程。对发酵工艺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16.
周莲凤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1):34-36
项目化教学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倍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文章围绕项目化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项目的确立、项目化教学过程的实施及项目化教学考核方式的确定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固定床反应器岗位操作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7.
微课与“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传统教学资源利用率低、使用不方便已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瓶颈”之一,随着移动社交媒体的日渐流行,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在“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中有着明显的优势。该文分析了“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使用微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该课程的常用微课类型和制作方法,并对该课程的微课内容进行了遴选和设计。 相似文献
18.
在师范院校从教育型大学向应用型综合大学转型的思想指导下,积极探索师范学院发酵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培育“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多个环节探索改革措施,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要有合理的定位,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环境等展开教学,分层次开展实践教学,注重实际的组网实训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改革要保证教学目标实现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