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体备课是基层学校教研常用的一种方式:同一学科的教师集中在一起,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研究教法攻克难关,大家彼此启迪,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但集体备课形成集体意见、撰写统一教案的现象颇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有些学校集体备课前指定一名教师准备,集体备课时作中心发言人,讲述教学思路,其余教师或做一个“忠实”的听众缄口不言,或随声附和几句以示参与,然后由中心发言人执笔写成统一教案,发给大家照“案”宣课。有些学校青年教师较多,集体备课时,往往由有经验的老教师唱独角戏,青年教师噤若寒蝉,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集体备课制度在各地区、各学校得到广泛推行。然而,由于一些学校的集体备课制度不健全以及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认识不足,导致大多数集体备课只是流于形式,甚至走入了“统一教案”的误区。为了真正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使集体备课活动在新课改背景下健康发展,笔者认为需要从教师、组织者、管理者3个角度对集体备课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3.
吴璟 《甘肃教育》2009,(19):11-1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集体备课制度得到了广泛的推行,集体备课的优势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集体备课过程中,一些课题经过讨论往往会得到理性的升华,获得的理论又将被用于教学实践,从而推动教学、科研一起向前发展,这是一条在实践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科学途径,真正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但是,从实践过程来看,由于一些学校的集体备课制度不健全以及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认识不足,导致大多数集体备课只是流于形式,甚至走入了“统一教案”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有的学校要求集体备课做到统一目的、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教具等,完全是对集体备课的误解和机械操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集体备课反倒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一“、集体备课”的几种误区1.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备课是展现教师教学艺术的序幕。集体备课是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在“二次”备课中显现教师个人教学魅力的活动。因此,不能让集体备课替代教师个人备课,更不能机械地套用集体备课所形成的母案。预设教学方案需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以适应本班学生,从而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如果教师不加修改,生硬照搬集体备课所形成的教学预案,久而久之,不仅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还会步入另一种教学极端——思维抄袭,最终失去自我。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应该鼓励教师写个性化教案。每个执教者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本班学生的情况以及集体讨论时的感悟,对已形成的教案做必要的修改,然后施教。在组内集体交流后,提倡进行块状设计,预设环节与轮廓,...  相似文献   

5.
集体备课是基层学校教研常用的一种方式:同一学科的教师集中在一起,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研究教法,攻克难关,大家彼此启迪,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但集体备课形成集体意见、撰写统一教案的现象颇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有些学校集体备课前指定一名教师准备,集体备课时作中心发言人,讲述教学思路,其余教师或做一个"忠实"的听众缄口不言,或随声附和几句以示参与,然后由中心发言人执笔写成统一教案,发给大家照"案"宣课.有些学校青年教师较多,集体备课时,往往由有经验的老教师唱独角戏,青年教师噤若寒蝉,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集体备课成了"一言堂".更有甚者,将全学期教学内容实行任务分解,每人完成一部分,然后打印汇编成"教案集",美其名日:资源共享,减轻教师负担.  相似文献   

6.
一、我校集体备课的基本做法 去年,我校以创县课改示范校为契机,通过举办教学沙龙等活动,共同研讨“我们今天该怎么备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案”,并结合我们学校教师个体业务水平高、整体联动能力强的特点,在集体备课方面深入探索,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钻研教材,收集信息,集体交流,专人形成教案,个性化处理”的五步骤集体备课法,力求每课的教学设计既凸显教师的教学个性,又融入集体的智慧,努力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陈君慧 《甘肃教育》2014,(22):80-80
正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集体备课制度得到了广泛的推行,集体备课的优势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集体备课中,一些课题经过讨论往往会得到理性的升华,获得的理论又将被用于教学实践,从而推动教学、科研一起向前发展,这是一条在实践中创造教育科学的道路,真正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但是,从实践过程来看,由于一些学校的集体备课制度不健全以及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认识不足,导致大多数集体备课只是流于形式,甚至走入了"统一教案"的误区。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强调"共性",忽视教师的  相似文献   

8.
一、本末倒置式 在个别农村中小学学校,有些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没有充分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不重视备课工作,甚至认为备课是一种负担,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而不得不做的一种工作。于是先拿着课本去上课,上完课之后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些“文字”的抄写,把教案集上的东西原原本本地或偷工减料地“搬”到学校统一发放的教案簿上,  相似文献   

9.
修订后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教学建议”中,倡导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为了落实新课标提出的这一“教学建议”,各学校都要求教研组、年级组按学科进行集体备课,可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学校的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出现了一些不太正常的现象:一是本该是一个学科组集体备的课,变成了主备人一个人的备课,学科组成员共用主备人的教案,省去了集体研讨的环节;二是本该是按学科系统内在联系的章节、单元来集体研讨的备课提纲,变成了由每一个教师分摊备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的课时量,然后大家共用教案.这些现象都是对集体备课的误解.  相似文献   

10.
策划人语“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树从泥土里吸收养料,人从群众中获取智慧”、“众人拾柴火焰高”,诸如此类的谚语表明,互助能激发、点亮彼此的智慧,集体的力量远大于个体。教师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备课也是如此。集体备课是集思广益、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形成同伴互助氛围,彼此点亮对方智慧之光,快速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措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学校都将集体备课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放眼校园,集体备课俨然已经成为校本教研中的一道风景线。然而,因为有些教师认识不到位,或因为学校缺乏科学管理,或因为教师对集体备课方法没有掌握,本应“资源共享、智慧碰撞、互利共赢”的集体备课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集体备课成了一言堂,成了个别教师的舞台,一些教师集体备课时出工不出力;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成了大家相互拷贝应付检查的范本;在一起美其名日为集体备课成果……一人一课“分工”的教案最后拼凑……集体备课因“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纯粹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如何让集体备课返璞归真,真正发挥其优势,点亮群体教师的智慧之光,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助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直面“集体备课”的误区与不良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有的学校要求集体备课做到统一目的、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教具等,完全是对集体备课的误解和机械操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集体备课反倒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  相似文献   

12.
数学校本教研是为提升数学教师的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展学生数学意识服务的,其在各校开展的形式多样,“集体备课”是大家共同关注并不断探讨而又褒贬不一的形式之一。“集体备课”的优点是:同伴互助,发挥教师的群体优势,集集体之智慧,提高教师钻研、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不足之处是:数学“集体备课”在部分学校名存实虚,教师为了“省事”,往往是你按资料抄写的教案复印一份给我,我按有关资料抄写的教案复印一份给你。如果真是这样,那将是数学教育教学中的一大悲哀:部分教师可能对别人所给的教案不甚理解甚至连看都未看就走进教室,这…  相似文献   

13.
陈华忠 《湖南教育》2006,(11):28-28,19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有的学校要求集体备课做到统一目的、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教具等,完全是对集体备课的误解和机械操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集体备课反倒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次初一年级英语集体备课的情况。备课开始,教师们按照常规的备课程序,由主讲教师把已经写好的教学内容——助动词“do”“does”的用法依据教学设计说了一遍,主讲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备课的规定时间到了集体备课就算完成了。这样,主讲教师的教案也就理所当然被共享了!当时我就担心:这样平淡无味的备课,有效性会如何?  相似文献   

15.
姜德泉 《教书育人》2007,(11):23-24
一、现行农村学校集体备课的方式及主要弊病 1."有名无实"的集体备课 其一是没有统一的规划安排,教师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随便地探讨一些自己想探讨的问题,走走过场;其二是复制式备课,备课组的其他同志抄袭某一位教师已写出的现成教案;三是照搬上年度的教案,或从网上复制粘贴别人的教学设计.以上三种情况在农村中学比较普遍,集体备课有名无实,备课研究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相似文献   

16.
刘莉 《宁夏教育》2009,(1):25-26
新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而传统的备课方式却很难满足这一要求。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程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新课改所倡导的“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理念出发,我们一改人人手写成本教案为电子集体备课。通过实践,学校的教研氛围更加浓厚了,教学成绩也稳中有升,尤其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一、现行农村学校集体备课的方式及主要弊病1."有名无实"的集体备课其一是没有统一的规划安排,教师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随便地探讨一些自己想探讨的问题,走走过场;其二是复制式备课,备课组的其他同志抄袭某一位教师已写出的现成教案;三是照搬上年度的教案,或从网上  相似文献   

18.
合作备课,是年级备课组成员(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对即将教学的内容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研讨活动,基本目的是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事实上,科学的合作备课不仅能够提高对某个知识点的施教水平,还能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因而得到了绝大多数学校的认可和使用。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较为典型的是有些地方出现了合作备课依赖症:教师不再独立研究教材和教学设计,只等合作备课写出的统一教案,并最终以此为标准上出同样的课堂。在这种情况下,合作备课的过程表现为:先以单元为单位集体研讨,  相似文献   

19.
兰晶 《江苏教育》2023,(6):73-75
<正>备课与上课是一名教师教学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两件事。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已有六年,“备课”给我留下了太多难忘的记忆。不堪回首:照搬优质教案,走流程从2016年8月正式入职起,约有两年时间,我的备课方式基本是“二看二熟悉”:看课文,看教参;熟悉年级组其他教师分享的优质教案,熟悉和教案配套的课件。难道不会“二备”吗?会,比如改改教案中的错别字,增删内容使课件与教案无缝衔接。其实这是“伪二备”,因为我看每一篇优质教案都是极好的:教学思路清晰,环节设计流畅,学习活动有趣,评价语言丰富。  相似文献   

20.
1.“集体备课“,不能没有“我“   关于备课,眼下有一个时髦的追求,曰:集体备课.在备课这一环节上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同学科教师的智慧,实现资源共享,这些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教学常规管理形式主义的严重存在,由于部分教师对备课打心里不感冒,由于基于懒惰的应付公事的心理,尤其是由于一些地方行政化规范的失误,集体备课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诸如,某些地市鉴于新课程改革的难于操作,继而形成“好多教师不会备课,驾驭不了新教材“的认识,干脆组织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组建专家备课“共同体“,教案出版发行,供同仁照本宣科;有些单位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干脆将教材按照单元、章节分给某些教学骨干,将教案写好或统一打印下发,或上传校园网,让教师“共享“.如此“集体备课“已经大变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