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跟踪追击     
7月13日,辽宁省锦州和朝阳一带普降暴雨,大凌河水陡涨,河水流量超过大堤防洪能力近一倍,一些地区已经被淹,形势相当严峻。正在沈阳开会的锦州市委书记张鸣歧连夜赶回锦州。20点30分,张鸣岐同锦州市其他领导同志一起来到市区小凌河桥南大堤察看水情,指挥抢险。22点30分左右,他们一行数人又赶到大凌河公路桥上。这时,河水流量已超过每秒12000立方米。当他们来到城北尤山子村时,正遇上村东侧大坝决口,洪水淹没了道路。在齐胸深的水中跋涉时,一道大浪打来,张鸣岐等11人被洪水冲散淹没。凌海市委书记薛恒等8人被闻讯赶来的解放军救…  相似文献   

2.
1994年7月13日,辽西降下了一场少有的暴雨,大、小凌河水位暴涨,水流量超过大堤抗洪能力的一倍!傍晚,锦州市几家新闻单位几乎同时接到市委宣传部的电话:立即派得力记者到凌海市(锦州辖县级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采访。锦州有线电视台新闻部值班编辑杨晔得知消息,主动请缨。他顾不得吃晚饭,来不  相似文献   

3.
锦州日报摄影记者朱大伟在抗洪斗争危急时刻拍摄的张鸣岐生命的最后瞬间的照片(刊于1994年第8期《中国记者》封面),是今年辽西抗洪抢险斗争的生动记录,也是一曲新时期共产党人高尚情操的颂歌。我作为一名读者,深深被英雄的崇高精神所感染,同时,对作者的敬意也不禁油然而生。 7月13日,中共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同志冒雨在锦州小凌河勘察水情,部署抗洪工作,夜10时率人又赶往险情严峻的凌海市(锦州市辖)。深夜0时,他与凌海市委书记薛恒等,来到形势危急的大凌河镇北的尤山套堤,对这里的抗洪抢险工作做了布置。返回途中,上游套堤决口,张鸣岐一行11人在尤山子村外被洪水围困。这时地面水深已达1米,水大流急,汽车灭火,11人面临严重威胁。张鸣岐一面叮嘱大家不要惊慌,一面指挥大家手挽手前进,11人与洪水顽强拚搏。一直随同采访的锦州日报摄影记者朱大伟这时果断、敏捷地持机抢拍下当时的情景,此时是14日凌晨1时30分。就  相似文献   

4.
去年7月13日夜晚,洪涛恶浪袭向锦州城。《锦州日报》记者朱大伟、有线电视台记者杨哗、刘晶紧随市委书记张鸣岐同志赶赴水灾现场采访拍照。在随时都有可能牺牲的情况下,他们想到的是什么?在浊浪排空、齐腰深的洪水中,他们想的是,要尽快把灾情现场拍摄下来,传向全国;在朱大伟面对死亡的时刻,想的是,如何保存好比生命还重要的相机,那里面有张鸣岐和同志们牺牲前的最后镜头。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让我们向朱大伟、杨晔、刘晶三位年轻的同行学习,把他们这种可贵的敬业精神传播开去,在我们中间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5.
今年9月,当武汉抗洪取得决定性胜利时,市防汛指挥部领导请每个记者在纪念簿上留言,我写的是“参加武汉抗洪报道三生有幸”。确实,作为人民日报一名驻地记者,能经历并报道这场大决战,是非常幸运的。今年6月武汉进入防汛抗洪以来,我就开始跟踪报道。两个多月中,我...  相似文献   

6.
应急预案发出抗洪抢险最强音 对一些苗头性问题在第一时间做出恰当关注、报道、评论,积极引导事态发展,对地方电视台来说至关重要. 8月3日上午,鸭绿江上游(吉林省)发生严重汛情,气象部门预报丹东将出现强降雨,省长亲临丹东市现场部署抗洪工作.与此同时,丹东电视台新闻中心启动抗洪应急报道预案,派出记者驻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二十多名记者值班值宿,并组成多个报道小组,配备雨衣、缆绳、摄像机等设备.8月3日当晚,"丹东新闻"栏目开设"齐心协力防汛抗洪"专栏,制作了富有震撼力的片花和宣传字幕.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每天发布多个汛情通报和转移群众、封堵坝门、交通管制等公告,新闻中心派驻防汛抗旱指挥部记者得到通报、公告文稿后,及时送回台里审查签发,值班编辑立即与播出部联系,通过游动字幕形式全频道播发,告知公众.相关栏目还详细介绍如何防范泥石流、洪水中如何逃生等防灾减灾知识.  相似文献   

7.
一场历史上罕见的洪水揪动着世人的心,也掀起了江西有线电视台全体采编人员心中的波澜。从我省进入防汛紧急状态起,江西有线电视台就闻“汛”而动,派出一批记者,深入抗洪最危险、最紧张的一线,在报道抗洪大军壮举的同时,千里长堤上也留下了记者挥洒的汗水和艰难的足迹。从进入紧急防汛状态以来,江西有线电视台编发抗洪新闻300多条,其中既有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更有饱含记者深情的新闻特写和相关言论。社会反映:江西有线电视台节目这一段时间有看头、有深度、有影响。我以我“心”荐轩辕这次的抗洪是对新闻队伍政治、业务素质的…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抗洪排涝战斗中,大丰县大中镇的有线广播,始终畅通无阻,为党和政府及时发动、组织、指挥群众抗洪救灾作出了贡献。 7月3日下午,大中镇防汛抗灾紧急会议一结束,大中镇广播电视站站长苏春生同志立即赶到单位,召开紧急会议,对单位的抗洪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周密的安排,实行24小时昼夜值班。15分钟后,大中广播电视站“防汛抗灾”自办节目向全镇人民奏起了大中镇抗  相似文献   

9.
1998年6月12日至23日,对于信江沿岸的铅山人来说有一种劫后余生之感;这十二天,是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十二天。一、雨情,就是命令6月12日上午,当县城河口大部分居民还象往常一样生活时,县广播电视局却进入了“一级战备”,局长黄祖清制定了汛期值班人员安排表,要求办公室准备好值夜班用的饼干、方便面;要求记者、维修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要到位值班,做到四个“确保”,即:确保摄编随叫随到,确保微波线路畅通,确保上级政令畅通,确保新闻安全播出。黄局长还主动打电话到防汛指挥部询问汛情,了解水位,要求防汛指挥部…  相似文献   

10.
徐迅 《声屏世界》2010,(12):68-68
7月28日.南京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当时,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第一时间》节目组赶到现场直播。连线记者正在介绍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现场指挥抢救工作的时候.一名官员突然冲上前来质问记者,“你是哪里的?哪个让你直播的?”  相似文献   

11.
一位老朋友打来电话,约我去采访,他那个单位属“七所八站”之列,是编辑部明确要求少跑的。我问他有什么新闻?他哈哈一笑:“有什么新闻?你记者一来,就有新闻;记者到哪儿,哪儿有新闻。”这话我一直放在心里。现在不少新闻单位不是记者跟新闻跑,而是新闻跟记者跑。这种现象绝非是个别的,很值得我们深思。 本来,新闻报道是源于新闻事实的,记者得跟着新闻跑,而“新闻跟着记者跑”,就使本末倒置了。工作再出色的单位,事迹再突出的个人,记者不去写、不去拍,就成不了报纸上、电视里的新闻;反过来说,有些单位工作虽说平平常常,…  相似文献   

12.
“有通稿吗?”时下,有些记者赶到新闻发布单位或采访现场后,总是很关心地这么问。一旦听说有“通稿”,便如释重负,把“通稿”往文件包里一装:“等着看报纸吧!”说罢潇洒而去。很难想像这些靠“通稿”过日子的记者能写出什么像样的新闻。靠这样的记者能办出让读者喜闻乐见的报纸吗?现在,有的单位和部门热衷于召开各种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他们往往在开会之前就组织人员为记者代劳,把需要报道的事写成由本单位领导审阅后感到满意的“通稿”。可以说,在记者来之前已是万事俱备了。拿他们的话说,请记者们来只不过是捧捧场、加深…  相似文献   

13.
记者魂──记报道锦州抗洪的献身者、幸存者……段心强记者──职业“歌手”,一生中要唱好多的歌,传播着美好,埋葬着丑恶,可却很少谱写自己的歌。现在我为锦州抗洪中的记者唱一支歌,是颂歌,也是挽歌,献给死者、幸存者特殊的“业务心态”“上游凌源、朝阳地区连降暴...  相似文献   

14.
9月4日,在鄂州长江干堤上,鄂州日报社六名新闻记者面对滔滔江水,站在党旗下庄严举起右手,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鄂州市新闻记者首次火线入党。 今夏,鄂州市遭遇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形成外洪内涝的严重灾害。鄂州日报记者深入抗洪最前沿,及时准确地将中央、省、市各级对防汛抗洪的指示精神传达到一线,用笔和镜头反映了防汛军民团结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极大鼓舞了他们的斗志。  相似文献   

15.
<正>去年7月27日至8月2日,受冷暖空气和台风“杜苏芮”共同影响,京津冀及山东、河南等地区普遍出现暴雨及特大暴雨。降雨时间长,持续近144个小时。累计雨量大,过程累计雨量达100~600毫米,局地600毫米以上。河北省廊坊市达到224.2毫米,防汛应急,抗洪抢险,迫在眉睫。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有力指挥下,全省各相关部门闻“汛”而动,有序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争取防汛抗洪主动权,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廊坊日报》作为廊坊市的主流媒体,第一时间站在防汛抗洪一线。摄影部在党委领导的组织策划下准确迅速地开展了系列主题图片新闻版面报道,及时有效地将各级党委政府声音传达到千家万户,有效疏解了社会紧张情绪,避免了群众恐慌,  相似文献   

16.
岳婷婷  保战 《新闻窗》2009,(2):52-54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每年都有大批的青年记者加入到新闻队伍中。青年记者思想活跃、热情高、行动快、冲劲足,为新闻队伍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但也有一些青年记者因缺乏工作经验而不慎误闯“职业法律雷区”,不仅自己吃了官司,也给供职的媒体增添了麻烦,特别是这种情况近几年有增多的趋势,引起了新闻界和司法界的高度关注。那么,当前记者所面临的“职业法律雷区”究竟在哪里?作为青年记者,如何免踏“职业法律雷区”,避免新闻侵权,做好新闻工作呢?结合工作实践,笔者对青年记者新闻侵权的案例做了认真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青年学子话商恺李旭丰商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山东在平人,生于1922年。抗日战争初期一1938年参加了鲁西北进步新闻组织“冀鲁青年记者团”,并为当时的抗日战报和战地文化杂志采写文稿。解放战争时期进人人民日报社,“文革”期间被赶到江西鄙阳湖畔五七千校放...  相似文献   

18.
长江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在防汛抗洪斗争中全力以赴,集中优势力量,总体策划,精心组织,报道规模空前,采编见报各类防汛抗洪报道1700多篇(幅)。在防汛抗洪斗争的阶段性、关键性时刻,长江日报社社长翟玉勋参加市委常委会回来马上传达市委的部署、意图,总编辑熊伟和防汛报道组的同志们一起,日以继夜地策划、实施报道方案,将一篇篇鲜活的抗洪新闻推上版面。 为了真实记录历史,全方位报道这场史无前例的防汛抗洪斗争,长江日报不断加强报道力量。从夏到秋的60个日日夜夜,投入一线报道的记者达60多人。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长江日报记者。他们奔波在全市各个防汛重地,并分赴嘉鱼、公安、九江等重灾区,向读者报告第一手现场情景;先后报道了潘良勇、高建成、王占成等一批英雄人物,深情地反映了武汉军民与洪水搏斗的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19.
要在长达数十天的抗洪防汛报道中频出新意,充分体现新闻策划的导向价值、服务价值和艺术价值,并非易事。武汉晚报注意策划立意高,总目标、分目标收放自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8月2日一版刊发的《同饮一江水 共绘战洪图——来自石首、监利、岳阳、九江、湖口抗洪一线的报告》就是一例。 这次“走出去”的创意,要求记者在采访时要特别关注当地军民奋勇抗洪时的水情、域情、人情,并努力寻找与武汉保卫战的关联点。于是,彭学明、喻发胜、吴慧莉、艾杰四名记者在创意出台的当日下午即冒着危险分赴正与洪魔激战的上、下游各地,进行同步采访(7月30日至31日),并按要求于8月1日晚9时前,将稿件送回了报社。  相似文献   

20.
石新华“将”了我们一“军”肖正德石新华何许人?据中央电视台前不久《东方时空》节目介绍,石新华乃北京市皇城摄影厅的经理,他除了经营摄影厅以外,还抽出大量时间从事一项他“真正感兴趣的工作”──拍摄老城胡同。就在记者跟踪采访的这天,他6点半就赶到鼓楼开始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