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大钊与现代化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社会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它始于资本主义制度之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达到更高层次,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的落后国家,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社会现代化过程自然需要更长的时间。中国就是如此,当前人们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的各种专门人才。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就决定着我国的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专门知识,而且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立志献身于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如果抹煞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区别,抹煞了社会主义大学与资本主义大学的区别,不把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放在重要的地位,必将走入歧途,要犯历史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并不停留在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而是要通过公有制的确立更好地解放、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实现全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类全面自由发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对称现实,并不能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曲折过程也是客观必然。经济活动全球化与经济形态高级化,既为现实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竞争舞台,又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着条件。一切反动阶级都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懈努力,共产党人必须坚定信念,一刻也不能松懈斗志。  相似文献   

4.
麦天枢提出,现代化就是"西化",中国要建立"现代国家"、实现现代化只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并认为西方"现代国家"的建立是依靠"妥协"实现的.本文认为,西方"现代国家"的建立不是依靠"妥协",其发展更不是因为"妥协".它们的"现代化"道路实际上就是一条对内不妥协地剥削压迫劳动人民,对外不妥协地侵略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建立霸权国家和殖民体系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不是永恒的,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中国不可能也不能走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而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就西欧社会向资本主义发展提出了社会现代化理论,并认为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建立的。但是,现实社会主义是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起来的,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割裂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对社会主义的重新建构,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世界现代化运动展开的历史图景意味着: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创了世界历史;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使世界现代化运动不会只停留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而必然会走向新的世界历史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是相对于西方现代化而言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证伪了西方现代化唯一论神话,赋予了现代化新内涵: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取得现代化的巨大成功,从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了世界历史向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相似文献   

7.
张兰英 《南平师专学报》2004,23(3):29-30,16
邓小平理论突破传统社会主义观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解,把社会主义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标准和社会主义本质论。邓小平理论把现代化作为全人类的财富。认为资本主义只是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方式,并认为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合理的实现道路。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就西欧社会向资本主义发展提出了社会现代化理论,并认为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建立的。但是,现实社会主义是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起来的.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割裂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对社会主义的重新建构,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就西欧社会向资本主义发展提出了社会现代化理论,并认为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建立的。但是现实社会主义是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起来的,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割裂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对社会主义的重新建构,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选择。改革开放是实现完全"跨越"的战略决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选择。改革开放是实现完全“跨越”的战略决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第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导论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存在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经历一个很长的过渡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已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因此,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生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要经历的特定阶段。2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起源于现代工业明,与资本主义同根同源;两种制度和意识形态虽然存在着差别,但同源于现代工业明的主干道,这样就决定了他们必然面临许多相同的机遇和挑战。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后发赶超,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在社会制度层面上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第十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导论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存在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过渡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已实现的国家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因此,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要经历的特定阶段。2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曾一度出现严重失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资本主义的重新认识,取得了重大理论成果。党认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取资本主义之长,大胆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同时也要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防止“西化”和善于利用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新的认识指导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加速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会不会发生经济挫折(或曰危机)?如果会发生经济“危机”,它的特点是怎样的?这是关系到我国改革成败和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大问题,值得认真研究。本文拟将概括地谈些看法。希望以此引起理论界的注意,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问题给予透彻地研究。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不会发生经济危机的旧观念应当破除 过去我们一直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上和理论宣传中,总是把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直接联系在一起。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极端腐朽的典型特征,是资本主义必定要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既然如此,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本文中区分了3个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必须加以解决的资本主义生态问题:增长、技术和消费。与其之前的著作相一致,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传统方面,作者认为增长问题的解决需要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替代。而这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生态可持续性同样有赖于对技术和消费问题的解决,这要求不间断地进行改革。然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改革的力度相对较小。历史资料证明,不能保证作为资本主义制度替代物的社会主义一定能够实现生态可持续。社会主义制度要实现生态可持续,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对资本主义增长方式的革命性突破,二是对技术和消费的不间断改革。苏联和古巴的例子能够证明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8.
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通过人民革命,夺取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在建设过程中,吸取资本主义的肯定性成果,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马克思的"跨越峡谷"理论第一次指明了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能性.列宁关于落后国家无产阶级争取民主革命领导权的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一国首先胜利论,指引俄国、中国等一些国家,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第一步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市场经济思想、科教兴国战略和自主发展原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上述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必将指引中国实现第二步目标,从而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完全胜利.  相似文献   

19.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因素可以而且必须在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中不断从资本主义内部积累起来以后 ,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确立。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充分体现在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之中。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方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避开资本主义而实现现代化,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追求。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非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探索,这是它的伟大意义之一。但苏联未能成功地找到这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探寻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理论指针;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常出现"超越阶段,急于过渡"的错误,原因在于对本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架起了联结经典社会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的理论之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