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载体,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其深厚的文化精髓在农村有着深厚的渊源。以传统节日为突破口,不但给农村民俗体育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必要时间与文化根基,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农民体育文化,创造出以农民为本的农村民俗体育活动,为传统节日文化增添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背景下舞龙运动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传统体育文化与传统节日的联系、舞龙运动的文化价值与体育健身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背景下舞龙运动可采用完善基层协会组织,加强人才培养,拓展经费来源渠道,利用现代传媒丰富传承方式,运用竞赛杠杆活跃大众健身活动,进入民俗旅游文化开发机制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湘西传统体育项目的内容和开展现状进行考查与分析,提出了“湘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的传统体育保护与发展应采取突出民俗旅游文化特色,开发传统体育的经济价值;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实现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普及体育健身活动,推进传统体育的活态保护;结合传统节日,强化传统体育的文化功能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俗传统节日因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特有的文化内涵而受到教育界的青睐,家园共庆民俗传统节日已成为当下幼儿园组织民俗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一种新趋势。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组织家园共庆民俗传统节日活动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探析西部民族地区家园共庆民俗传统节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对西部民族地区家园共庆民俗传统节日活动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5.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强调非攻性,具有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维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彰显跨境民族的认同感及树立“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文化软实力.对这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可充分利用各民族传统节日、民族间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学校教育、现代媒体传播等方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顾客让渡价值理论的节日体育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在详细分析我国节日体育旅游产生的背景,节日体育旅游的特点、我国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及现行我国节日体育旅游的价值体现的基础上,归纳了目前国内节日体育旅游营销基本原则为:主题性、差异性、参与性、挑战性,以及民族与文化性等原则。作者指出应积极研究体育旅游市场营销,把现代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引进中国体育旅游事业,并且提出了基于顾客让渡价值理论视域下的节日体育旅游营销策略:1)体育旅游产业营销需注重文化营销;2)在传统节假日期间应着力设计并推广体验型体育旅游;3)传统节日假期注重“绿色体育”旅游营销;4)传统节日假期中建立体育旅游监督机制;5)传统节日假期中建立体育旅游产品的分销系统。通过特定的发展方式,促使中国的体育旅游市场尽快走向成熟,为我国实现2020年旅游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民族史学、体育理论、体育史学等多种学科原理,结合实地调研、比较分析,对瑶族民俗宗教体育文化中存在的传统节日"盘王节",传统体育项目"打长鼓"进行研究阐述,以期为瑶族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预设在翻译和跨文化交际中有着重要价值,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翻译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以往文献中对预设研究的基础上,从关联理论视角出发,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和有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翻译为例子,分析和阐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预设信息,并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农家乐"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亮点,能更好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但是"农家乐"旅游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产业,存在着不少问题。可以在"农家乐"旅游中依托地理地貌优势,依托传统节日文化,依托不同季节的农业生产劳动构建一种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劳作娱乐的健身休闲娱乐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以古老的民俗献祭舞蹈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六月节会”是青海隆务河流域藏族土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当地人称“周卦勒柔”.它是一种原始宗教氛围浓烈、文化形态复杂,文化内涵丰富的民族民俗体育娱乐文化,也是生活在隆务河流域各族人民用智慧和心灵创造的独特地域性体育文化.通过实地考察.对“六月节会”的主要内容、献祭舞蹈的形式、寓意功能、文化特征及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揭示其中蕴含着的体育文化之内涵.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对当前体育新闻报道中呈现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认为女性形象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失真现象,表现为:女性形象被忽视与扭曲、女性人格被贬低、宣扬传统的性别角色、过度强调女性的外貌。通过分析体育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失真的产生原因,继而从社会环境、女性自身、媒介和法律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对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特点:娱乐化、事件国际化、人物本土化、报道自由化、语言战争化等特点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也指出了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掌握体育新闻报道的特点,尽量控制不足之处的发生,对更好的利用体育新闻为广大受众服务,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体育新闻传播态势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我国体育新闻传播态势进行了探讨,娱乐化、大足球化、技术性偏误增多是我国体育新闻转播的主要态势,掌握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的态势,以便使媒介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推动体育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法,在综合阐述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基础上,较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体育新闻发言人制度发展现状: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定位认识不清",官员意识"较浓;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新闻发布制度;体育新闻发布的专业人才匮乏;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应法律的制约和监督。提出了完善我国体育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媒介框架理论对英国《卫报》(网络版)南非世界杯报道特征进行了研究,呈现出以下特征:在议程设置上注重客观性和全球化;在报道方式表现出了较强的专业性;在表现形式上注重"草根新闻"的应用、球迷互动社区的呈现,凸显"网络性"。从中得到以下启示:"议程设置"框架上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专业性不足、边缘性过度;在表现形式框架上"网络性、互动性"严重缺位;报道方式框架上要注重塑造"报格",打造"专业性"。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传媒"大竞技体育传播"之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数学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媒体传播内容进行跟踪研究,发现我国传媒大量报道与竞技体育相关的新闻信息,存在着“大竞技体育传播”的倾向。为促进我国媒体体育传播的健康发展,在新形式下把握好发展方向,从竞技体育新闻特征、发展水平及受众、传者的角度对“大竞技体育传播”倾向的成因、产生的影响、带来的弊端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KBS电视台一频道早九点"体育新闻"及SBS电视台"今日体育"栏目和综合类报纸《朝鲜日报》、《一个民族》及体育类报纸《日刊体育》、《体育世界》等韩国体育媒体有关"2006年德国足球世界杯"(以下简称"世界杯")和"2006韩国足球职业联盟锦标赛"(以下简称"锦标赛")的消息中除摄影、图表之外达2 814篇之多,而围绕这些报道的分析、比较结果之一是消息数量方面"世界杯"明显多于"锦标赛"、消息类型方面"世界杯"和"锦标赛"大多属于柔性消息类型、消息论调方面"世界杯"和"锦标赛"均表露出相似论调、取材对象方面"世界杯"和"锦标赛"属无取材对象报道占最大一部分;分析、比较结果之二是依据Iyengar(1993)的新闻结构"世界杯"和"锦标赛"消息中属故事中心性结构和主题及故事中心性结构报道占多数、依据Valkenburg和Semeko(2000)的新闻结构"世界杯"和"锦标赛"消息中属兴趣结构、责任结构、对决结构的报道居多数、依据ChyiMcCombs(2004)的空间性结构"世界杯"和"锦标赛"消息中属个体性结构和群体性结构的报道占绝对多数。  相似文献   

18.
体育新闻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内容,其功能广泛,影响深远。同时,体育新闻的内容及形式也受到社会、媒体、文化、时代的深刻影响。在媒体、社会以及体育传播密切相关的今天,体育新闻研究机遇与挑战共存。文章从体育新闻的制作,社会功能,新闻效应和新闻影响因素四个方面论述体育新闻研究的重要领域和机会,希望能对国内同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分析了大众传媒在消费社会对女子体育的影响。认为大众传媒促进了女子大众体育的传播,并促进了女子竞技体育的发展,但同时大众传媒对女子体育运动的负面影响也愈加突出:"花瓶"定位,女性形象被"物化";宣扬传统的性别角色,女性形象作为"软新闻"的主角;过度强调女人的外在形象,误导大众审美标准。在进一步对女子体育受困于大众传媒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认为应打破男性中心文化桎梏,正确社会舆论引导;加强传媒人员自省自律,重构女性媒介形象;增加女性传媒人员数量,改变男性话语权主导。旨在构建大众传媒与女子体育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从《人民日报》1990年"亚运会专版"与2010年"亚运特刊"比较分析入手,探析近20年前后我国亚运报道视角以奥林匹克观发生历史演变的路径。研究表明,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和我国竞技体育实力的增强,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我国官方纸媒亚运报道经历了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呈现出的政治图景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时的多元体育文化图景,从报道体裁的多样化到以体育评论和深度报道为主,从以关注我国优势夺金项目到重视对冷门项目以及非奥项目的报道,反映出近20年前后我国媒介对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