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学生应当成为“创造型人才”,这是毫无争论的问题了。但是大学教师应不应成为“创造型的教师”?这个问题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认识得清楚的。我们认为大学教师应当成为“创造型教师”。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以下三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一××同志: 从你来信中,看到你对学生作文如何“精批细改”,还存在问题,因此感到苦恼。这封信,就和你谈谈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新问题了,我曾听到很多同志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记得我也和某些教师谈过我的意见。以我的理解;在学生写的文章中,有些道理讲错了,或者讲得不完备,这是要“批”的,批的时候,主要说明为什么错?怎样才完备?因为这样的错误,是思想认识问题,如果教师给学生大改而特改,那末就等于教师把自己的思想认识,代替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对学生是没有什么帮助的。所谓“精”,我想,就是精细恰切的意思,譬如指出一个问题应当这样讲的,不要那样  相似文献   

3.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思维难于进行,更难于深入和创新。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大多数为属于呈现型的“问题”。它往往追求“惟一正确的答案”,也并非学生主动参与的产物,它只要求学生“按图索骥”、“照章办事”,就能获得与标准答案相同的结果。而我们通堂所说的“强化思维意识”,主要是指发现型和创造型问题,它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教育改革目前正在深入进行。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该无条件地服从于四化建设这个宏伟目标,培养“创造型”“开放式”的人才,而且这项工作必须从小学做起,打好基础,这样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未来建设的需要。培养“开放式”“创造型”学生,前先要有“开放式”“创造型”的教师可是我们无锡县现行的中小学教师夜办公制度显然不符合培养“开放式”“创造型”人才的要求,必须取消。教师的夜办公制度,在我县已实行了三十多年,历久不衰,直到现在。我们这里的教师,目前不仅白天照常坐班工作,夜里还要天天集  相似文献   

5.
数学理应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学能力培养的主要学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尤其应当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尽量鼓励他们探索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支持他们大胆怀疑,勇于创新,不“人云亦云”,不盲从“老师说的”和“书本上写的”。“指导——自学”教学模式是使学生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的一个教学过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学到的技能技巧。我们说“自学”,不能一概否定教师的讲,问题是讲什么,怎样讲。我们认为应该讲精华,讲分析,讲思维。针对…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学论指出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本着“主体转移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改革精神 ,我们开展了小学语文“讲练工程”课题实验 ,变“只讲不练”、“讲多练少”为“精讲精练” ,优化课堂讲练结构。现以《白杨》一文教学为例 ,谈谈在阅读课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方法。1.自学阶段。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 ,初步理解课文。这个阶段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提出不同的自学要求 ,随时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 ,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7.
要把学生逐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符合新时代特点要求的“创造型”人才,中学政治课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变“默默聆听”为研讨求索,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过去,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阅读课本研讨问题的机会,因为时间大都被教师的“滔滔讲说”占用了。除了回答教师讲课时提出的问题外,学生是没有讲话的机会的,更不能“交头接耳”。教师往往认为最理想的教学秩序就是学生“默默聆听”。其实,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8.
学生“不愤”、“不悱”的时候不谈。《论语》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启示我们与学生谈话,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要选择最佳的教育时机,这个时机就是在学生“愤”和“悱”的时候。如果班主任能在这个时候与学生谈话,向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己“理”“礼”不一致的时候不谈。教师对学生谈话要坚持讲“理”,讲正理、明理,不讲歪理、蛮理;同时教师也要坚持讲“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看法、建议和合理的辩解。我们不能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只…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大学数学教材通常只含有概念、定理、定理证明、范例等内容,这种经过数学家逻辑加工以后完成了的形式从数学理论本身的需要来说是无可指责的,但对数学教育来说,这些内容远远不够。我们要培养智能型、创造型的人材,不能只停留在向学生介绍严密的数学理论上,更要培养他们使用数学、发展数学的能力,而在教材中隐而不露、略而不述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中,不少教师也注意了这个问题,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的精力集中在如何“讲好”课,  相似文献   

10.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 ,没有问题思维难于进行 ,更难于深入和创新。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大多数为属于呈现型的“问题”。它往往追求“惟一正确的答案” ,也并非学生主动参与的产物 ,它只要求学生“按图索骥”、“照章办事” ,就能获得与标准答案相同的结果。而我们通堂所说的“强化思维意识” ,主要是指发现型和创造型问题 ,它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积极思维 ,通过掌握问题的知识、程序、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质疑能力和提出问题的习惯 ,“情境创设”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方法把…  相似文献   

11.
石砾 《新疆教育》2012,(23):169-169
1新课程真的不需要老师讲了吗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十分普通的现象。即语文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因为越来越多的老师认为,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悟”;滥用多媒体课件,名日“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想方设法追求课堂活动的热热闹闹,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作文章,而不顾及教学的实效。“讲”就是“满堂灌”“填鸭式”?就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不!它们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新课程并不排斥老师讲。问题是怎样讲。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相似文献   

12.
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有创造型教师。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人格素质、理论修养和教育技能,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创造型学生。而现在的学校和教师往往是与创造型学生为“敌”的,不喜欢或不理解创造型学生的“求异”精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时髦花样之多,之层出不穷,与其他学科相比,恐怕绝对是冠军了。问题教学法,嗡的一声,课堂上充满了“问题”。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嗡的一声,音响图画大有取代语言文字之势。以学生为主体,嗡的一声,要求教师尽量少讲,讲得越少越好,据说某省某校有一堂“公开课”教师只讲4分钟。如今,最新的款式是“研究性学习”,教师们正在为不知该如何带领学生“研究”而苦恼,故这个项目一时似乎还“嗡”不起来……  相似文献   

14.
面对世界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对国家的“四化”建设,学校教育应造就千百万“创造型”的人才。然而,目前我们的数学教学方法大多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讲例题,讲数学结论,学生则模仿例题做作业,记忆  相似文献   

15.
不少人说今天的大学生不爱听“两课” ,应当说 ,目前的确存在这种现象 ,但是 ,在解决产生问题的方法上 ,却并未反映出大学教师和大学生的真实情况。“两课”的问题 ,简单说就是谁来讲、讲给谁、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 ,就“两课"改革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一、“两课”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1.“两课”教学在指导思想上有缺陷过去“两课”试图使学生完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种教学指导思想本身是不够科学的。马克思说 :“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但是 ,“两课”教学指导思想本身就不彻底 ,所以就不能说服人。那…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当教师们意识到要把“一言堂”转向学生的“自主学习”之后,容易走向谈讲色变的极端。因此,我们绝不能谈“讲”色变而少讲或不讲。其实“讲”不一定是满堂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教师讲、学生听这一现象,而在于教师如何讲、学生如何听这一本质。  相似文献   

17.
1.人生规划意识。不少中小学生甚至一些在校的大学生,当被问及长大后或毕业后去做什么时,常听到一句很茫然的回答———“不知道”。而我们现在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可以说一刻也未停止过。为什么学生还会出现这种无人生规划的意识呢?其主要原因,一是我们教科书上一些有关学生个人理想的提法过于抽象,比如“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二是教师在平时的教书育人中,只习惯照本宣科地抽象地讲大道理,没有引导学生从社会需求、个人兴趣等方面去具体设计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以致不少学生连想都没有想过人生规划这个问题。因此,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去进行人生…  相似文献   

18.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也应当是这种人。”由此可见,要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教师就应当具有探索,创新的精神,敢于向那些不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挑战。决不能把课本神圣化,照本宣科,怕越“雷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能听到教师对学生这样的埋怨:“这个问题我都讲过很多遍了,你们就是不会做!”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教师对某个问题的确讲了很多遍,但学生也许照样学不会。究其原因,问题很可能在教师身上。教学不仅仅是一讲一听的关系,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容易,我交给你,东西就在你手里了。教师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果教师讲了很多,学生没有学会,  相似文献   

20.
创造性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是创造性教育体系中的根本问题。它既是创造性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创造性教育的归宿,贯穿创造性教育过程始终,决定着创造性教育的质量与创造型人才的素质。一创造性教育的目标创造性教育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总的目标。但这里所说的创造型人才,并非传统教育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而是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下面,简称创造型人才)。我们这样讲是因为各国的传统教育所培养的人,无论是美国的“和谐发展的人”,还是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