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的骄傲     
我的母亲1944年参加革命,是从湖西革命老区走出来的女干部,也是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炮灰硝烟中冲杀出来的巾帼女杰,至今家中的相册中还保留着她身着军装的飒爽英姿。建国后她一直在妇联工作,为中国妇女的解放做了大量的工作。离休后在干休所颐养天年。  相似文献   

2.
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浙江人民出版社<东方>文学季刊编辑部工作时,有位嗓音非常甜美的女同事.听说她是从中学退休后受聘而来客串的.她的文学气质极易感染人,周围常常聚着一批纤巧的儿童文学作者,乃至烂漫如春花的小读者,她与他们一起燕子呢喃,甚至象舞台上那样念台词、唱歌……她的姓名是朱为先.  相似文献   

3.
《出版参考》2009,(10):55-56
《职场小新》 80后小女子小新是从学校门到职场门的典型代表,她毕业于一家二流大学,没有好的家庭背景,靠自己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打拼,见识了各种职场潜观则,经历了各种职场历练,她的职场故事,为新人们提供了有关职场和人生规划的参照。  相似文献   

4.
《中国图书评论》杂志已经出刊一百期了,我有幸参与了第一期和一百期的编辑工作。值此之际,静下心来想一想,感到她由第一期到一百期,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其实质性的变化在哪里?是从季刊到双月刊到月刊?是从三十二开本到十八开本?是从使用凸版纸到使用双胶纸?还是她的文章质量逐步提高?这些固然都是变化,但却不是实质的变化。其实质的变化,应该说是她由很少有人知道,到全国的出版界都知道,并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爱护和支持。而这正是她长大了、成熟了的标志。回想十二年前出创刊号的时候,凡是参与其事者,包括中宣部出版…  相似文献   

5.
《新闻前哨》2008,(5):96-96
一个经典传奇故事通常是从挫折与艰辛开始的。2006年12月1日,安利拿到直销牌照。多年来,郑李锦芬这位安利中国的总舵主,习惯了在未明的探索中,向着理想目标前进。她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中国,她学会了适应和改变,也学会了用中国式“推手”来化险为夷。她坚信,最美的彩虹会出现在暴风雨后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6.
黛安·索耶,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明星记者,观众誉她为手持麦克风的森林女神。美国新闻界称她是神话中的公主,顽强不屈的贵妇,挑工作重任的女人和渊博学者的混合物,她红得发紫,与好莱坞著名影星梅丽尔·斯特丽普(Meryl Streep)一样,被称作是八十年代美国妇女的代表。我们第一次看见这个传奇式人物,是在一九八四年十月里根和蒙代尔为竞选总统而举行的电视辩论荧屏上。黛安是从全国被提名的八十三个记者中,膺选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前后,特别是从1914年在故宫西华门内浴德堂举行的一次清代文物展览中,首次展出了所谓"香妃戎装画像"后,香妃便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一时有关她的小说、故事和传说不绝于耳,甚至还把她的故事搬上了戏剧舞台.近年来随着电视剧《还珠格格》的热播,"香妃"的形象更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子里,成为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袁舒舒 《出版参考》2009,(17):26-26
印象中第一次听到安意如的名字,是从报社里一个编辑的口中提及的。当时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让这个女孩子声名鹊起,对于覆盖在她周身的光环只让我对她有一层模糊的概念,古典女子,心思温婉细腻,热爱诗词赏析。  相似文献   

9.
舒婷说,她常揣测女人的高贵从哪里来。这样的气质从哪里来呢?大概多半是从书中来。  相似文献   

10.
2002年5月12日,中央电视台12频道——西部频道正式开播。其中有一位在西部频道建设中勇于开拓的“幕后人物”,她就是肖晓琳。大多数人知道肖晓琳是从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开始的。此后,我们在《焦点访谈》、《半边天》、《今日说法》等栏目中一次又一次与她相逢。她的端庄、大方甚至有些严肃的神情始终没变,她的主持风格也以冷峻见长。而我们在西部频道的一个办公室中,见到的却是充满活力的肖晓琳。  相似文献   

11.
印象中第一次听到安意如的名字,是从报社里一个编辑的口中提及的.当时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让这个女孩子声名鹊起,对于覆盖在她周身的光环只让我对她有一层模糊的概念,古典女子,心思温婉细腻,热爱诗词赏析.  相似文献   

12.
读过肖红的作品和写肖红的传记之后,留给我的印象是:她是在旧社会贫困与艰难之中成长起来的女作家。她虽然生活贫困,经历艰难,但从不沮丧也从不后退,对生活现实持乐观态度,对未来抱着希望,并为之而奋斗。《当铺》是从《商市街》中选出的一个小题目,这是她当时困苦生活的真实纪录,也可以看作是她噙着眼泪写的日记体散文。  相似文献   

13.
<正>梅娘(1920—2013),原名孙嘉瑞,笔名敏子、孙敏子、柳青娘、云凤等,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沦陷区多元空间"夹缝"中孕育出的女作家,她在长春长大,并由长春步入文坛。时代的风雨飘摇和特殊的生活经历为她的文学涂上了第一层底色,她的创作是从自身成长经历和情感体验出发而进行的疏离政治《  相似文献   

14.
冯祎 《黑龙江档案》2010,(1):100-100
自1986年由一名中学教师转行为档案工作者的那刻算起,高亚芬局长从事档案工作已有25个年头了。25年来,她一心扑在档案事业上,甘于清苦、乐于奉献、勤勉耕耘。走上领导岗位后,她事事率先垂范,处处以身作则,带领局(馆)同志把默默无闻的档案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有模有样。在她的带领下,全市档案工作在全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暨档案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中连续13年被评为优秀单位。  相似文献   

15.
王耀林,原哈尔滨日报政治报道部主任,主任记者。她生于1958年,少年求学于黑河、哈尔滨。中学毕业后下乡到大兴安岭劳动锻炼。恢复高考后她考入大连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82年到哈尔滨日报社工作,任政法记者,1984年任《新晚报》编委,1990年任《哈尔滨日报》政治报道部主任。在十年的记者生涯中,她追踪报道了哈尔滨市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和案件,以锋利的笔锋、辛辣的文风写出了大量新闻报道,许多作品荣获省市优秀新闻奖。她是广大读者喜爱的优秀新闻工作者。1992年8月,她在中国驻非洲贝宁大使馆工作期间不幸因公殉职。  相似文献   

16.
一封轻生者的告别信,牵动云南日报编辑部众人心:女记者许柏群紧急出动,终于将农家女杜晓燕从死亡边缘搭救回来,并为她的出路而呼吁,在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为她安排了工作。 28岁的杜晓燕,小名叫寒菊,家住姚安县栋川镇,高中毕业后曾任代课教师。她在不知情下嫁给了一个患有精神病的矿工。后经一番周折,离婚后与幼儿相依为命。不料去年10月17日一场火灾夺去了她的爱子,使她精神崩溃。11月5日她在极度悲痛中给云南日报写了一封署名“寒菊华”的信,倾诉自己的不幸。  相似文献   

17.
手指     
我的第一封情书是写在斯瓦普娜的背上。那年我16岁,而她刚刚满14岁。那天我父母和姐姐出门买东西,斯瓦普娜像一只蝴蝶翩然飞进了我家。她穿着一条五颜六色的裙子,发丝闪亮。我自己也搞不清楚是从哪里突然来的一股冲动,抱住她狠狠地吻了她,然后把她带到我的床前。  相似文献   

18.
2月2日下午,从翻译家协会开会回家刚踏进门,就接到复旦朱静女士电话说林老师去世了。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怀疑听错了,说在半小时前,我们在翻译家协会还谈起她,怎么会有这样的事?但林老师的确离我们去了。我并不是林老师的学生,也不是她的同事,又没有在一个单位里工作过,但自从30年前有机会认识她至今,一直得到她的教诲、关怀、帮助和鼓励。我怎能不感到意外和悲痛! 我是30多年前因翻译《世界史》认识林老师的。当时,我是华东师大法语翻译组组长,林老师好像是从科大被借到上海人民出版社负责审阅我们译稿的。她给我的最初印象是一位年富力强的中年妇女,热情,精力充沛,说话带有感情而无做作,工作干练而有头绪,而且很亲切。那时,她大约50出头,我刚从北京外国语大学分配到上海。在那个年代,像我这样30出头的人参加翻译,算是年轻的。我印象很深,林老师对比她  相似文献   

19.
91岁的李老太太坐在轮椅上,膝盖上铺着一本破旧的《圣经》,手上还有一个红皮本,那是她1979年以来学习《圣经》的笔记。清晨的阳光从窗外洒进来,照在她蓝色的棉袄上,她胸前一枚金色十字架在闪闪发光。李老太每天的生活是从读《圣经》开始的。护理员贴在她的耳边说,“上帝与你同在。”她便会大声附和——“阿门”。  相似文献   

20.
毛旭明 《青年记者》2015,(10):35-37
“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进行采访,我们的作品才能拨动观众心弦。好作品大都来自于记者的坚守。”——周洋文她说她很胆小,可是在职业状态下她敢冒着超强台风出海拍摄;她说她很怕冷,可是她能在冬日的寒风里苦等3个小时,只为了能够拍到一个镜头;她说她很怕疼,可是她却能在扭伤脚后,一边喷着云南白药一边拄着棍爬楼梯去采访。“挺狠”和“折腾”是同事对她的共同评价。生活中她很“大条”,甚至都理不清自己的书桌;工作中她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