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做好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思路: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文明健康的道德风尚;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校园文明程度;强化创新意识,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黄埔同仁小学自开办以来,实现了跨跃式的发展,凭借自已的实力跻身于省一级学校行列。我们的主要经验是:依法办学,质量兴校;以德育人,追求实效;扎实教学,质量强校;营造特色,铸造品牌。学校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为教职工购买社会保险;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根据生源特点,探索德育工作新路子,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品行优良率达95%以上,后进生转化率为91.7%。学校扎扎实实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以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为强校之本;结合实际,确立以艺术教育为特色。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区各类艺术竞赛,获得多个奖项。艺术教育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为重点,以评估为导向,充分发挥督导评估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以德育为核心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建设一个现代的文明的社会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主要靠学校教师来做,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如何发挥这个主阵地的作用,使各个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明显的实效,则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做的工作。 教委抓德育工作应该抓什么?几年前,在教育想大讨论中,反思过去的工作,我们感觉到,过去的德育工作往往是布置…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管理中,德育工作与师德建设历来处于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的“边缘”地带。上海市北郊学校提出“德育工作应以人为本”,要“将学生的生命质量作为关注焦点,让师生德性共同成长”,试图在推进学校管理改革的进程中,促进学生和教师道德的持续发展。这一符合理性的、务实的教育创新思路,实现了理念与行动的有机整合。刊发这组文章,旨在对广大走在教育创新与改革之路上的学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为创新德育工作思路,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第二初级中学开展了“家校联合式主题班会”系列实践活动,把家长吸引到活动中来,多方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活动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意识、法制意识,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使学校和家庭之间形成了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德育教育在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至关重要。但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则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必须直面现状,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真规划,转变思路抓好五项重点教育工作,推进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不断拓展德育工作渠道,加快德育工作创新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樊崇侠 《远距离教育》1997,2(3):12-14,17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大根据各类学生的特点和主要问题,开展形式多样而针对性强的德育工作,搞好电大德育工作关键有六:一建立齐抓共管网络,形成德育工作合力;二教师是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主力;三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渗透德育内容;四通过学生骨干搞好学生自我教育;五运用好民主型的教育方法;六把普专生思想教育作为电大德育的一个重点来抓。  相似文献   

9.
济水一中双管齐下抓德育济源市济水一中,一手抓教师的思想教育,一手抓学生的德育工作,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以爱生教育为中心,加强师德规范教育,不断提高教师培养人才的热情和能力。他们要求每位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做学生的老师,循循善诱;在...  相似文献   

10.
在梅县,有一所学校坚持不懈地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出一批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学生,从而远近闻名。2001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到该校视察,对该校德育工作给予肯定。这就是叶剑英元帅的母校———梅县雁洋中学。雁洋中学近年来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探索出一条以德育为龙头,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取得了不俗的办学成绩:全县首批德育示范学校;全市德育先进学校;两次成为省德育工作现场会会场;中考成绩连年居全县同类学校前列……该校制定了一系列德…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校在新的环境和新的形势面前,调整思路,反复实践,努力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路子,创设了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面向全体学生的“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新型德育模式。“德育为先”,即德育是一切课程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我校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一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展开首先应考虑它的育人功能;二是从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出发,开展德育工作。各年级德育均有不同的侧重点,初一年级着重进行以礼貌、礼节、礼仪“三礼”为载体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受观念、师资、设备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存在较多困难。因此,要创新思路,谋求新的发展策略。要通过政策扶持、加大宣传等形式吸引生源,打下发展基础;要抓住质量这一关键环节,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学生德育工作,创新教学模式,以质量求发展;要根据市场需要,科学设置专业。创新办学模式,坚持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为中职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管理》2006,(11):I0001-I0004
张德庆校长提出,德育工作必须面向学生凸显主体性;必须面向社会,突出实践性;必须贴近生活,强化体验性。为此,陈经纶中学建构了“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教育”、“星级评定志愿服务”、“人生远足社会实践”3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德育工作模式,3种教育模式独立运作,密切配合,共同架构起一个以学校教育为核心,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办学过程中,确立了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狠抓德育工作的落实与创新,构建了以“五大机制”为内核的具有学院特色的德育工作新体系。一、“以学生为中心”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三全育人”是指德育工作要做到“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三全育人”是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机制,从学生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教育,强调了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为此,学院认真实践院长及行政系统为主的德育工作机制,把德育工作列入党…  相似文献   

15.
<正>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当下学校教育工作的关键内容,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并重,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参与者和实施者,需要加强教育引导,并以先进的教学观念,积极提升教育质量。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是践行者,是学生和学校的沟通者,提升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理解和认知,创新德育工作的实践形式,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用心分析,用情处理,发挥班主任的教学管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马加爵案件给高校德育工作的反思,在于丰富内容更新德育观念,切合社会现象,加强针对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学生“心理危机”;改革德育工作模式,转换思想教育思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增加学生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仪化三小一直秉承"育人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坚持创新德育工作机制,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感悟代替说教,让学生真正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学校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德育工作在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担负着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任务,即为小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明行为习惯“奠基”。然而,纵观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现状,令人担忧。具体表现在:一是经济体制转轨,社会多元价值观与学校一元价值观出现矛盾;二是教育急功求利,升学教育机制使德育与智育地位难以平衡,重智轻德思想自然形成;三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心理品质与以往学生相比已大不相同,但新的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模式都尚未形成;四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这些问题严峻而又客观地摆在我们教育工作的面前。如何有效地实施教育,为青少年成长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更新德育观念,明确德育目标,以“达标授章”活动为载体,建构小学德育工作系列化、科学化模式,开创德育工作新途径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德育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校风。学校要以德育课为突破点,深入推进德育工作:紧抓养成教育,丰富评比项目;开设心理咨询,加强心理辅导;运用情境手段,达到教育目的;关注家庭教育,开设家长学校;多形式多角度,创新德育课程;沉浸式社会实践,拓宽德育视野。  相似文献   

20.
学校德育工作着力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自己发展的自觉意识和能动作用”;注重发现人的价值,发掘潜能,发展个性,提高素质;让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以造就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人文环境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学校教师群体是重要的人文环境要素。要德育工作中,要坚持德育工作的基础性、民主性、开放性、实践性和操作性等原则,抓住学生的“生长点”,开展好诸系列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