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末著名女诗人蔡文姬在《述父蔡邕笔法》中说:“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之法,书妙尽矣。”道出了疾涩之法在习书中的重要性。亦揭示出了在运笔中的缓与疾、轻与重、行与留等对立统一的规律。冯武在《书法正传》中进一  相似文献   

2.
正我以为,汉末蔡邕用"疾涩"二字来说书法的运笔法是最精确的。冯武的《书法正传》载,蔡邕的女儿蔡琰述她父亲的书法说:"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矣。"她所说的"疾",就是快;所说的"涩",就是笔不从纸面上滑过去,使其发生摩擦,画乃有力。古人论运笔,张旭有"挑夫争道"之喻,苏东坡有"逆水撑船"之说。张说是"涩"字,苏说是"逆"字。总之,都是用笔的逆势涩进和纸发生摩擦,画才能得劲。"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相似文献   

3.
正五、疾笔和涩笔汉代著名书法家蔡邕在《笔势》中说:"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1.疾笔和涩笔的含义疾笔,是指笔势轻健和爽利,达到奋笔疾进的艺术效果。隶书是由篆书缓慢的行笔变为短速的奋笔,以疾取劲,行笔力戒迟缓拖沓。但是,"疾"决不是单指行笔速度,如果一味图快,势必造成笔画无骨无肉,轻浮失态。涩笔,是指笔势的迟重和稳健,行笔以逆势而进,笔锋好像在克服着一种阻力向前运行。涩进能够入纸沉劲,达到浑厚沉稳的效果。如同不能把"疾"理解为一味图快  相似文献   

4.
正自东汉蔡邕提出疾涩的概念以来,疾涩就贯穿于书法、篆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之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运用与表现。篆刻艺术中的"疾"表现为冲刀法,"涩"表现为切刀法,疾涩则表现为冲、切刀法的结合。刻刀与印石的摩擦影响着篆刻艺术疾涩法的表现,疾涩互用可克服单独使用疾或涩所出现的弊病。疾涩通过使用刻刀的节节顿挫将刀力注入印石的点画线条之中,使点画线条挺拔有力并且节奏变化较  相似文献   

5.
五、疾笔和涩笔1.疾笔和涩笔的含义疾笔是指笔势轻捷,笔画流畅,行笔爽利,呈奋笔疾进的艺术效果。此为隶书由篆书缓慢行笔变换而来,书写时力避迟缓拖沓。但是,疾又决不是单  相似文献   

6.
篆书之核心在于笔画线质,篆书笔法的核心在于行笔。清人刘熙载论及篆书笔法时提出"?笔"一词,纠正篆书书写时易出现的"急躁"与"松弛"之弊病。"?笔"不是简单的快速书写,而是与"疾涩"对立统一的行笔方法,应将"疾涩"与"迟速"分开对待。刘熙载提出的这种行笔法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亦有其局限性,应当历史地、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7.
中华书局2004年标点本《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十"开宝二年十二月癸未"条云:"(宋太祖)幸中书省,视宰臣赵普疾."[1](p.236)此处标点有误,应该标为"幸中书,省视宰臣赵普疾".  相似文献   

8.
书墨飘香     
2012年12月25日 晴 书就像一杯浓浓的苦咖啡,含一口在嘴里,有点涩,但细细咀嚼,你就会发现,它的香醇已经润透了你的每一个细胞。  相似文献   

9.
天下书原读不尽,虚斋云:“欲为一代经纶手,须读数篇要紧书”。书读要紧者方好,文中子云:“不广求故得,不杂学故明”。李光地:《榕村全集》开卷疾读,日得数十卷,至老死不懈,可曰勤矣,然而无益。此有说也:疾读则思之不审,一读而止,则不能识忆其文,虽勤读书,如不读也。冯班:《钝吟杂录》  相似文献   

10.
生长痛     
抱着一摞刚刚从图书馆借的书,经过田径场,径直朝教室走去。天气热得就要把人蒸发了,好像汗水淤积在心里,咸咸的、苦苦的、涩涩的。  相似文献   

11.
富有新意瑕尚掩玉邢振同的隶书作品,富有简书笔意,字里行间闪灼着艺术灵光,展露出作者良好的吸纳能力。用笔娴熟,挥挥洒洒,从容自若,提按分明,涩疾兼得。组字活脱飞动,  相似文献   

12.
交州刺史清河房法乘,专好读书,常属疾不治事,由是长史伏登之得擅权,改易将吏,不令法乘知。录事房季文白之。法乘大怒,系登之于狱,十余日。登之厚略法乘妹夫崔景叔,得出,因将部曲袭州,执法乘,谓之曰:“使君既有疾,不宜烦劳。”囚之别室。法乘无事,复就登之求书读之,登之曰:“使君静处,犹恐动疾,岂可看书!”遂不与。乃  相似文献   

13.
意境高远瑕不掩玉韩德广先生的闻鸡起舞,是一幅带有草意的隶书佳作。作者充分发挥毛笔的弹性,笔灵墨活,笔意超逸。其线条既厚重又轻灵,既生辣又活脱,既涩又疾,既放且收,纵横有所,  相似文献   

14.
淳熙九年陆游有—篇书巢记,刻画他的生活,非常生动。知识分子总是喜欢把自己埋藏在书本的当中,这就是成为书巢。陆游说: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日书巢。……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  相似文献   

15.
一、建立我国公益事业法人制度的意义 我国民间素有互相救助、扶贫济困、热心公益的优良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管子》一书就有“九惠”之说: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日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疾、七曰通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绝。在我国绵延数千年的漫长封建时代,公益救济事业大体有三类:血缘关系的家族救助,主要行之于宗族成员之间,地缘关系的同乡救助,主要行之于乡亲邻里之间;志愿行为的善堂(指由私人捐款设立的各种慈善组织)救助,主要行之于一般民众之间。但是,历代封  相似文献   

16.
极具才情极富新意沈红叶女士赋性聪颖,其隶书笔墨潇洒劲拔,极富新意,是罕觏一见的佳作。运笔疾涩相渗,线条凝练,笔画劲健古秀。结体别致,欹侧相映,字体挺秀,良多趣味。布白疏朗空灵,满幅活力,生生逼眼。  相似文献   

17.
陆游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日:"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  相似文献   

18.
古文今解     
文力 《初中生》2008,(3):1-2
敬于嘉庆十一年自南昌回县。十二月甲戌朔,大风寒。越一日乙亥,早起自扫除,蠹书一册堕于架,取视之,则南冈诗也。有郎官为之序,序言秽腐。已掷去,既念诗未知如何,复取视之,高邃古涩,包孕深远。询其居,则近在城南,而南冈已于朔日死矣。南冈遇之穷不待言,顾以余之好事为卑官于南冈所籍已二年,南冈不能自通以死,必死后而始知之,何以责居庙堂、拥麾节者不知天下士耶?  相似文献   

19.
疾病辨解     
疾与病是一组同义词,均指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甚至夭寿生死的各种复杂的疼痛现象。但同中也有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曰字形。首先,疾与病共一个义符“广”这是“同”。“”(Chang)。俗名疾扇儿和病皮儿。《说文》厂,倚也,人有疾痛也,象倚箸之形。”(七下部)。甲骨文写作“”。“”横书作,或作  相似文献   

20.
不如读书     
李白有诗言:“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依我的浅陋揣度,当时的他一定是把敬亭山当作了一本静默亘永的书在读,方才有了这般的胸臆沛发。“书”与人无言,却凝眸神会,不离不弃,给羁旅孤寂的青莲居士以莫大的人生慰藉和精神烛照,此无言实乃大言。至于书之世俗妙用,则莫过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种种传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