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爱说“猪狗”,其实“猪”和“狗”是不能并列的。也有一些人喜欢狗,却没有一个人喜欢猪,虽然有不少人天天在吃猪肉。  相似文献   

2.
    
巴金 《阅读与鉴赏》2004,(11):30-32
人们爱说“猪狗”,其实“猪”和“狗”是不能并提的。也有一些人喜欢狗。却没有一个人爱过猪,虽然有不少人天天在吃猪肉。  相似文献   

3.
最好的老师     
习惯闷闷吃饭的外甥突然讲起他的老师。外甥郑重告诉我,他认为最好玩的老师是美术老师。我不明白他为什么用“最好玩”这个词语而不是“最好”。“为什么?”“我画了一个储钱罐,是猪。他说我画得像一条萝卜。”外甥很开心地笑了。但在我看来一点趣味也没有,这个美术老师也没有表现出“好玩”的地方。不过外甥对这个细节却记忆的很深。“那你就是画得不像了!”我说。他羞郝一笑。姐姐把他送到补习班学画画,如果说他有什么特长的话,画画勉强算一项吧!我理解他为什么不用“最好”来评价美术老师了,假如听到的是“你画的猪很像啊!”那外甥会何等…  相似文献   

4.
孟淑敏 《山东教育》2004,(19):104-105
在上美术课时,学生问我:“老师,比着课本上画行吗?”我反问:“为什么非要比着课本上画?”小家伙们也反问我:“为什么不能比着课本上画?”我说:“课本上的画是让我们来欣赏、来学习的,是画家自己的东西,已经表达过了,我们再比着画,就是临摹,而不是创作了。”学生自言自语道:“噢!我明白了,可是,我就是愿意比着画。”  相似文献   

5.
一日,饭桌上的儿子大嚼特嚼着猪肉,无限遗憾:“我没见过猪。”全家震惊:“猪你都没见过?”“没。”仔细一想,可不吗?动物园里什么动物都有,就是没猪!小时候我家到父母单位的路上就有猪圈,我每次去父母单位玩,来回的路上都要到猪圈旁边去看看猪。  相似文献   

6.
前言:通常,人们评价一幅画的标准是“像”与“不像”,尤其是小朋友学画画,进步的标准之一,就是越画越像。然而,西方艺术发展到今天,却带给人们极大的迷茫:那些被称作大师的人,他们的画是越画越不“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怎么去“看”这些画?为什么画得“不像”却可以成为传世名作?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学会把握一些最基本的元素去诠释这些画?“越画越不像”印证了一部绘画发展的历史:从摹写自然的“像”到表达内在的“真”。  相似文献   

7.
“我今天非常生气。大家看看黑板上的画!”老师生气地站在讲台上。黑板中间画着一头长着驴耳朵的猪.右边写着:我帅吗?左边写着:这是我画的。  相似文献   

8.
大猪     
<正> 同学们去郊游,他们不看花花草草,却围在农民伯伯的猪圈边。原来猪圈里有一头非常非常非常大的猪,开始的时候同学们都以为是河马! “噌”地一声,巨大的猪突然站了起来,比同学们高出五个头! “Hello,大家好!”猪说,”我叫‘大猪’,交个朋友吧!抱歉我不能跟你们握手,因为我没有手。”  相似文献   

9.
猪尾巴风波     
以前我不知道吃猪尾巴是什么味儿,因为妈妈不让我吃,说是小孩吃了猪尾巴,做什么事都会掉在别人后面。可每当看到大人们吃的时候那股爽劲,我就只有咽口水,心里打问号。有一天,我刚进门,一股猪肉味儿直往我鼻孔里钻。我拔腿冲向厨房,正巧爸妈不在,我打开锅盖一看,锅里炖着猪头、猪蹄,还有一条猪尾巴。那猪尾巴还朝我笑呢!好像在说:“哈哈,我是最好吃的,可惜你不敢吃我!”“哼,你竟敢戏弄我!”经不住诱惑的我,拿起筷子夹出那条猪尾巴,抹上一点酱油,轻轻地咬上一小口:“哇,原来猪尾巴这么好吃啊!””我三下五除二就把它吃光了。  相似文献   

10.
猪猪猪     
全乱成一锅粥了。我急了,必须想个办法。可是,应该怎么办呢?对了,日记,日记。我坐到桌子前面,翻开了日记。上面画着妈妈伸长了脖子的画。还画着下猪的画。全照着日记的样子发生了。必须想个办法。我抱住了脑袋。正在这时,外面开始有人叫了起来。我马上就知道人们为什么会叫了。“猪……”天上传来了猪的叫声。噗。我害怕了。叫声响了起来。那边,噗。这边,噗。听到了,听到了。噗噗噗噗。我战战兢兢地从窗口伸出头,朝天上看去。“啊———”猪猪猪猪。几百头、几千头猪布满了天空。猪猪猪猪,全是猪。就要下猪了。我死命地想。不可…  相似文献   

11.
俱乐部     
不容重犯某君在领工资时发现少了一块钱,便到会计室大闹起来。会计说:“那上个月我多给了你一块钱,你怎么不恼火?”某君大声说道:“偶尔一次差错我可以谅解,但我决不能容忍第二次!”罚款一个人被传到法院,因为他骂邻居是猪,被罚教200元。“法官先生,上一次我同样骂人是猪,却只罚了150元呀!”“很遗憾,我无能为力,因为猪肉涨价了。”误了八个李先主第一次去听交响乐就迟到了。入(?)后他问(?)座:“劳驾,现在演谁的交响乐?”邻座回答:“贝多芬第九交响乐。”  相似文献   

12.
有一则众人皆知的寓言——《画蛇添足》。它讲了一个多此一举,弄巧成拙的道理。也因此,文中的画蛇人一直被当作愚蠢的代名词。然而今天,我要为他报不平!首先,画蛇人所具有的创新精神让我由衷的佩服。在我们当今的社会里,人们一味地追赶着“创新”的行列,每个单位都挂着“创新”的旗帜;“创新”也是当今人才所必备的重要条件;“创新”更是一个国家迈向强国之林的第一步。然而,人们却大大地忽视了画蛇人!他正是具有这种令人佩服、向往的创新精神的人,他能打破传统思维,给蛇添上双脚—也许他认为这样才是完美——的。一个人敢想,未必会得到人们…  相似文献   

13.
李甦 《父母必读》2009,(10):116-117
从成人的观点来看,孩子画的“小人儿”形象都是原始的、不完整的,和真实的人相差太大了!心理学家却认为,“小人儿”画是孩子非常精巧的原创发明!  相似文献   

14.
《学生电脑》2007,(4):5-5
《学电》粉丝团终于有名字了—电饭煲! 从现在开始正式征集“电饭煲”标志! 请根据你刘“电饭煲”的理解,画出“电饭煲”形象标志。我们将从来稿中选出优秀作品,在“猪齿妖怪”中展示。同时,从中产生一名大奖,与10名优秀奖,《学电》将采用大奖作品作为“电饭煲”的标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脑囊虫病(猪囊尾蚴病)是由于猪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和猪的肌肉及其他组织,成虫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小肠)中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针对施甸县脑囊虫病患病比例较高的现状,通过对施甸县的400人(随机)进行血样脑囊虫抗体的检测、“米猪肉”不同烹调方法对猪囊尾蚴的存活情况实验和调查访问.然后进行分析,结果充分证明了生食猪肉是施甸县脑囊虫病高发的主要原因,生食猪肉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使人们认识到生食猪肉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6.
聆听童音     
罗平 《今日教育》2006,(12):22-22
美术课上,我教小朋友们画螃蟹,为了让孩子弄清楚螃蟹有几条腿,我专门找来一只大螃蟹让孩子数,数完后我对孩子们说:“记住了,螃蟹有八条腿,不能多,也不能少。”后来,孩子们开始认真作画,而我在一旁巡回指导。突然,曦曦大叫起来:“罗老师,你快看呀,远远在纸上乱画呢!”我急忙走过去,看见远远用手紧紧捂住自己的画,脑袋埋得低低的。我微笑着说: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金猪年。本期的“挑战想象力”就让我们来说说“猪”吧!猪,在人们的印象中已经成了“好吃懒做”的代名词。可你知道吗,猪也有快乐,猪也有理想,甚至猪族中也有大名鼎鼎的“人物”——猪八戒呀!我们在想象构思时,既要保留一些猪的特征,又要挖掘出猪身上一些潜在的个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下面就请大显身手吧!  相似文献   

18.
带儿子下乡     
儿子长到八九岁了,虽见过熊猫、狮子、大象、老虎这些稀有动物,却从来没有见过活的牛呀猪呀羊呀。每次他吃饭时吃肉,当说到这是牛肉或是猪肉时,儿子就会说:“爸爸,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牛呀猪呀羊呢!什么时候带我去看呀?为什么动物园没有牛呀猪呀羊呢?”我在跟儿子解释的时候,也自然想到:是啊!大城市的动物园为什么就不饲养几头牛和猪、羊供孩子们参观呢?这样一来,孩子们也就用不着把牛、猪、羊这些家畜当成稀有动物了。我决定利用一个双休日专门带儿子到乡下去看牛、羊、猪这些家畜。那一天,我带着儿子出发了。儿子听说今天是专门去看牛、羊…  相似文献   

19.
人们都说。梁启超是我国近现代史上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我却要说,如从性格本色来看,梁启超首先是个“书生”,而从“书生”的本分“读书”来看,他又是千千万万“书生”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20.
《学生电脑》2007,(3):5-5
《学电》粉丝团终于有名字了——电饭煲! 从现在开始正式征集“电饭煲”标志! 请根据你对“电饭煲”的理解,画出“电饭煲”形象标志。我们将从来稿中选出10名优秀作品,在“猪齿妖怪”中展示。同时,从中产生一名大奖,《学电》将采用大奖作品作为“电饭煲”的标志。[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