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国外学术界一般把历史哲学划分为思辨的历史哲学和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两大类,而把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归结为思辨的历史哲学一类。国内学术界要么否定马克思有一般的历史哲学,要么认同、沿用西方对历史哲学的这种二分法。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历史哲学,但它是在对思辨哲学的批判中产生的,与思辨的历史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具有辩证性质,是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思辨的历史哲学和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既各有其优长,又各有其致命弱点。今天,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应该扬弃思辨的历史哲学和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的历史思想是从研究人出发的,回顾西方哲学人思想发展历程,黑格尔哲学的历史思想对唯物史观形成和产生有重大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从历史理论的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不容否定的。尽管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出现了危机,但只不过是唯物史观的历史局限及人为曲解的结果而已。唯物史观并非经济决定论,技术决定论,而是现实生活生产决定论,两种生产决定论,迄今为止它仍不失为最科学的史学理论,历史研究的理论指南;其历史局限,将随原始历史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得到克服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西方传统历史哲学中一直隐藏着一种以“人”的理性、人性来解释历史、构造世界历史的话语模式,其实这正是人道主义历史观充当其逻辑底线的结果。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以人的生产实践活动为起点,抽掉产生于人类实践和生产活动之上的人性、理性作为历史解释之因,建构起以人类自身实践为基础的解释人和人的世界的历史观,从而就直接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历史哲学解释逻辑的变革和超越。历史唯物主义创立后引起传统历史哲学的话语系统和建构系统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使充满理性思辨和人性色彩的近代历史哲学转向更具生活世界蕴涵的新历史学和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中的历史进步思想,强调资本主义全球扩张提高生产力的积极作用,不同情落后国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被消灭的处境。这一倾向影响现在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一些研究者人为拔高资产阶级,贬低农民阶级,认为义和团排外是愚昧、落后举动。对义和团运动评价其实是一个极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因为今天中国依然面临维护民族利益和发展现代化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需要追根溯源,对唯物史观中的历史进步思想进行反思;在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前提之下,调整其与今天中国现实不相适应的内容,为中国寻找到一条既不闭关锁国又不全盘西化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6.
柯林武德是分析历史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是建立了"思想重演论"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人类思想史的历史哲学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特别是关于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分析与批判对于历史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但由于不理解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实践作用和理论意义,柯林伍德的批判理论不仅不能发展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反而只会否定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从而曲解了马克思理论的原意和本质。因此,柯林伍德不但没有加深我们对马克思历史观的认识,反而由于其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倒退"理解,容易使人在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中产生迷失和谬误,也使其自身的理论建树未能臻于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历史存在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的哲学家。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之前,对历史存在问题进行阐述的不乏其人,但他们都只能给出唯心主义的历史哲学解释。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优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历史存在问题进行了哲学上的建构,科学地回答了历史存在的本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通晓黑格尔哲学,并以体现时代精神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批判改造的结果。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从根本上突破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传统,《德法年鉴》期间的马克思则把黄昏起飞的密纳发的猫头鹰改造成为“一唱天下白”的高卢雄鸡。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辩证法宝藏进行的批判改造和对黑格尔丰富的历史哲学思想进行的全面地分析、批判,则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找到了直接的理论源头。  相似文献   

9.
历史哲学的发展充满了争议,而每一次争论都会为历史学下一波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自有历史学以来,人们对“历史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原始的、阶级的和科学的三个阶段,对这一过程的清晰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过去的历史著作.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教学论研究中,存在着对哲学—思辨教学认识方式的推祟与贬斥两种对峙的态度。本立足于教学基本问题,梳理了这一认识方式的发展脉络,展示了它的主要特征,对其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的哲学思想是与唯物史观所关注的都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冯友兰哲学思想可在某些方面补充唯物史观。特别是其境界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唯物史观所不曾提及的精神境界的修养问题。  相似文献   

12.
历史哲学的发展,从逻辑上可以分为三种形态,即历史观、史学观和哲学观.历史观以历史本体为研究对象,史学观以史学为研究对象,哲学观以历史哲学自身为研究对象.沃尔什所谓"思辩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历史哲学",实际上就是一种逻辑划分,分别相当于历史观和史学观,只不过他本人没有意识到而已.本文则阐述了三种形态的历史哲学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命题。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成为立足党情、国情、民情和世情基础上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如何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当下马克思主义者亟待反思和解决的重大课题。纵观梅林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解读,无论是正确理解并解读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还是由于缺乏唯物辩证法原则、科学实践原则而导致的政治错误和理论缺陷,都对当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恩格斯与马克思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共同创立者,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的新解读,被视为与马克思早期的唯物史观思想保持着完全的一致性,这事实上遮蔽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学术上的差异。要分析这一问题,需深入解读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文本,把握两者对历史唯物主义阐述的异同及其原因,在时代变迁中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实生活:超越"思辨哲学"的历史性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楹 《教学与研究》2007,1(7):49-54
文章从五个层面分别阐述了马克思哲学在批判"思辨哲学"的历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品质,具体表现为马克思哲学是"作为非哲学的哲学"、"改造世界的哲学"、"从人间到天国"的哲学、必须"被消灭的哲学"以及"解放哲学",由此将马克思哲学定位为"生活哲学";最后以马克思哲学为观照标准,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必须解决的四大主要问题,从而深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活实践中,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陈殿青 《宜春学院学报》2005,27(5):27-29,14
福柯提出“微观权力论”用以分析解释现代社会,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方法论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微观权力论”是从权力最细微的机制入手对其进行上升的分析的一种方法,而马克思主义则从“资产阶级总体统治”这一宏观概念出发,对权力进行下降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青年毛泽东历史观的演变是其思想转变的核心。“五四”前,青年毛泽东的历史观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分为两个阶段:“圣贤救世”的唯心史观和“唯我主义”的唯心史观。“五四”后,毛泽东开始走向唯物史观,但并不顺利,因为社会改良思潮的牵制力量太大。通过对各种主义的反复比较,通过与共产主义先进分子的思想交流,更主要是通过他自己在实践中对改良方案的彻底绝望,终于在1920至1921年间,青年毛泽东实现了历史观的根本转变,信仰唯物史观,趋归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一生致力于人的解放 ,为求得人与世界关系的复归 ,他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考察。法和法律是马克思观照人的自由生活的重要方面 ,从深受黑格尔法哲学观的影响到确立科学的历史唯物的法哲学观 ,马克思实现了其法哲学思想的升华。了解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演变 ,对我们考察人的法的生活样式和生活价值 ,以及落实依法治国方略都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建党前后,陈独秀对中国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积极而富于创见的探索,形成了与当时历史紧密相联的社会发展观。他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中国具体国情为根据,以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发展的目标。他的理论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历史的、认识的局限性,但对中国革命进程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它们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是完全一致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在新形势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丰富和深化了我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历史使命,是对唯物史观在新世纪的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