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庭宣判作为法院宣告判决形式之一,它体现着民事诉讼公正和效率两个最根本的价值,也是符合世界和我国司法改革的主题,更是反映社会民众对诉讼公正和效率的祈求.我国法院虽然在探索民事诉讼当庭宣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发现其在理论研究、立法技术、司法实践等方面存在较多缺陷.文章在分析当庭宣判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其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当庭宣判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民事诉讼当庭宣判是人民法院公开宣告裁决结果的一种法定判决形式,它是集民事立法、民事审判、司法实践、诉讼理论和社会文化于一身的综合产物,其存在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挖掘其存在基础对树立法院法官形象、尊重法院审判程序和尊重国家法律权威具有重要作用,对培育民主、开放、公平和透明的司法文化和创造和谐的司法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当庭宣判是人民法院公开宣告裁决结果的一种法定判决形式,它是集民事立法、民事审判、司法实践、诉讼理论和社会文化于一身的综合产物,其存在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挖掘其存在基础对树立法院法官形象、尊重法院审判程序和尊重国家法律权威具有重要作用,对培育民主、开放、公平和透明的司法文化和创造和谐的司法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明确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基本价值目标是使民事审判方式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前提条件。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基本价值目标:包括追求程序公正、诉讼效率、诉讼效益,把握公正、效率、效益三个目标应是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民事审判工作中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涉诉信访不断增多,民事审判的公正受到质疑,给民事审判提出了新的挑战。完善庭前准备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优化纠纷解决机制,提高法院的公信力。因此,应建立中国特色民事庭前准备程序,确保庭审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民事弹性时限制度在公正与效率之间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然而我国民事弹性时限制度的不良运作,导致审判期间无限延长,使民事审限制度失去应有的规范功能。故应从当事人权利保护的视角对民事弹性时限制度进行新的构建,规范其运行。  相似文献   

7.
秦恩才 《红领巾》2004,(1):113-116
公正与效率是21世纪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在河南省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着程序和实体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少数法官存在的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业务水平低,执法为民意识不强,以及对法官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是导致河南省民事审判工作产生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使法律真正成为“公平正义-秩序-社会效益“的统一体,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和对策解决河南省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树立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供司法保障的理念,改革现行法院经费管理体制,注重审判程序公正,深化审判方式改革,建立高素质的民事法官队伍,健全错案追究制度,才能真正实现司法公正,维护公平正义,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民事自由裁量权是民事审判权的核心部分,民事法官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是保障民事案件的审判公正与效率的关键。在中国当前的民事审判中,自由裁量权被滥用的情况非常普遍。笔者将对我国民事自由裁量权滥用的情形予以分析,并对如何防止与规制民事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刑事审判公正是对刑事司法活动的理性和理想要求,包括刑事程序公正和刑事结果公正,其核心是程序公正。影响我国刑事程序公正的原因包括审判独立没有得到真正实现,定期宣判等,应以相应对策解决。  相似文献   

10.
证据规则在民事诉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高诉讼效率,保障公平公正,树立"司法和谐"理念,构建和谐审判的良好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必要探索、研究证据规则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在各类执行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占有一定的比例.因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在执行中,被执行人的身份特殊(即都是在押人犯),所以往往较其他执行案件难度大.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审理耗费法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案件的审判周期,在一定程度上为刑事案件的审理造成迟廷.原本刑事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可当庭宣判的,有时只得对刑事部分先行宣判,之后再对附带民事部分进行审理.分审后,刑事法官的角色也转抉成了民事法官.如何采取措施,既能有效地防止刑事法官过多地陷入审理民事赔偿案件的困境,又能保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质量,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人民法院通过民商事审判、刑事审判、行政审判等审判活动来调整影响社会管理的行为。其中,民事审判与人民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其公正公平的审判结果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法律保障。本文先对人民法院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角色定位进行阐述,再从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着手,并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民事审判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陆法系与英关法系均实行刑事当庭宣判,同时规定了严格的宣判时限。通过对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对宣判的立法的比较研究,当庭宣判不仅与现代刑事诉讼的根本理念相连,更是集中审理原则、陪审制度、定罪量刑分离等刑事程序的延伸,只有采用陪审制,实现定罪量刑分离,刑事当庭宣判方可得到完整意义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是当前审判方式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其构建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民事审判的公正与效率。以对两大法系的民事审前程序的规律进行研究总结为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审前程序所具有的制度价值,深入剖析目前我国审前准备存在的缺陷,对合理建构我国的民事审前程序提出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5.
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提高司法效率,更进一步地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而我国现行审判程序的设计,特别是民事诉讼中调解制度的设计,不能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体现公正原则,不利于提高审判工作效率。应当重新设计调解在诉讼程序中的适用阶段,克服现行民事诉讼法在调解原则上的矛盾规定,强化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等完善法院调解制度的思路。希望通过立法对调解制度进而对诉讼程序作出更加科学的设计,以提高司法效率。  相似文献   

16.
民事缺席审判制度对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处理程序公正和程序效率的关系上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我国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即明确我国缺席审判立法模式,以及扩大缺席审判制度的适用主体等。  相似文献   

17.
彭勇 《考试周刊》2007,(34):109-110
许春樵以长篇新作《男人立正》探究当下社会人的精神病象,以一种深沉的批判激情向人们展示了人如何活得高尚,拒绝将道德的审判延迟至小说之外,并当庭宣判: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卑贱。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人作证对于查明案件事实,保证诉讼程序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民事审判实践中,证人不出庭作证的问题,已成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进一步深入的桎梏。本文论述了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证人证言制度,全面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9.
宁曼荣 《湖南教育》2001,(14):28-28
日前,衡阳市城北区人民法院在南华大学南校区礼堂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了一起盗窃案,近1200名学生和部分教职工参加了旁听。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司法机关通过审判管理工作的改革,构建起以公正和效率为核心的审判管理体制,以实现民事诉讼的技术化.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从法官管理的视域设计诉讼的技术化,且应强化与审判权直接相联的当事人的诉权保障.本文关涉审前准备、繁筒分流、民事执行三个技术化较强的领域,为技术化注入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