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各类成语熟语词典或教材对"风马牛不相及"一语的解释常常是或取一说,或罗列众说;学界对此讨论至今,仍有分歧。本文梳理各旧说,从四个角度入手讨论得出结论:"风马牛不相及"是说"齐楚两国相隔遥远,纵使马和牛因同类牝牡相引诱而追逐奔跑,也不会跑入对方境内",后世用此来比喻两者毫不相干。  相似文献   

2.
自东汉以来,“风牛马不相及”一句的解释层出不穷,求究其源,不外有四:一、裴驷集解《史记·鲁周公世家》引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说,释“风”为“走逸”;二、与郑玄同时学者服虔说:“牝牡相诱谓之风”;三、西晋号为“左僻”的杜预集解《左传》说,释为“牛马风逸”;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关于“风马牛不相及 ”的释义就聚讼纷纷,到底孰是孰非?本文通过列举大量例证,从各个角度揭示了这一成语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4.
《小火炬》2007,(9)
人类的有些发明,看似跟"动植物老师"有很大的关系,人类还给它们取了跟"动植物老师"沾边的名字。但事实上这些发明跟"动植物老师"风马牛不相及,它们压根不是什么仿生发明。嘿嘿,不信?你往下瞧瞧!  相似文献   

5.
6.
有句古语叫做“风马牛不相及”,今天看起来,未必。例如——科长说“老张很精明”,科员说“是个人才”;科长说“只是心术不正”,科员随之说“是个歪才”;科长接着说“能否重用我很难决定”,科员附和说“终归是蠢材”;科长想了想说“上级却提议对老张破格起用”,科员跟着说“是个  相似文献   

7.
成语“风马牛不相及”语出《左传·僖公四年》,今比喻事物之间相去甚远或毫不相干。然该成语的本义却历来众说纷纭。说法一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现代汉语辞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说法二风,雌雄相引诱。比喻两者全不相干。《(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说法三风:牲畜雌雄相诱。马牛不相及:马牛不同类,不致相诱。《(新编成语多用辞典》,金盾出版社2001年5月修订版)说法四《左传·僖公四年》:“(齐侯)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注》:“牛马风逸,…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G.Lakoff、M.Johnson以及M.Turner等人的认知隐喻理论,分析中西文化语境下人们对"风马牛不相及"的理解差异,并指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基本原因在于运用的事件结构隐喻框架不同。  相似文献   

9.
[原文]有句古语叫作“风马牛不相及”,今天看起来未必。例如——科长说“老张很精明”,科员说“是个人才”:科长说“只是心术不正”,科员随之说“是个歪才”;科长接着说“能否重用我很难决定”,科员附和说“终归是蠢材”;科长想了想说“上级却提议对老张破格起用”,科员跟着说“是个天才”。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标准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强调“用教材教”。这实际是让教师根据学情和教师的个体风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结合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丰富、完善教材。但这一切是以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为前提的。我们经历了不断改进的教材解读活动,从最初的“茫然”到现在的“了然”,走过一段艰辛之路,也取得一些经验,总结起来,解读教材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和“目中有人”。为了做到这两点,在语文教材解读中,我们遵循了“四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课程标准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强调“用教材教”。这实际是让教师根据学情和教师的个体风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结合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丰富、完善教材。但这一切是以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为前提的。我们经历了不断改进的教材解读活动,从最初的“茫然”到现在的“了然”,走过一段艰辛之路,也取得一些经验,总结起来,解读教材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和“目中有人”。为了做到这两点,在语文教材解读中,我们遵循了“四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吴娟 《海外英语》2010,(1):26-27
1.恶作剧 在威尼斯,戴面具恶作剧的传统始于11世纪,男孩们以此装束腧藏身份,向年轻的贵族女子扔鸡蛋。从那时开始,不管受不受欢迎,在这个小镇上它被用于出庭证人掩饰身份,或是一个短暂夜晚个人服饰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一项标志 1865年,约翰·B·斯戴森怀揣100美元,租下费城的一间公寓。他眼光独到,用海狸毛手工制作了一顶非常漂亮的宽檐高顶的帽子,这顶被称为斯戴森的牛仔帽成为美国西部永恒的经典标志。这是牛仔帽起源的一个版本。另外一个版本称牛仔帽是由英国的克里斯蒂制帽公司首创的。无论起源如何,它都曾在漫长孤独的穿越平原的旅程中被牛仔们对折成为装水的容器。今天。位于得克萨斯州加兰的斯戴森制帽公司出售250多款各色材质的经典款式,从南美栗鼠毛到白色羊毛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4.
“风马牛不相及”一语究竟是什么意思?自来有不同的说法。关键所在,就是一个“风”字。新《辞海》在[风马牛]一条中说道: 《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风,放逸、走失的意思,谓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一说兽类  相似文献   

15.
一、品味标题古诗(词)的标题往往是诗(词)的窗户,对理解诗(词)有指向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标题点明跟写作内容有关的季节或时令特征:如王维《山居秋暝》的"秋",李商隐《夜雨寄北》的"夜",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春雨"。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教师在解读文本时需要处理好四组关系,即整体与局部、内与外、主体与客体、读者的主观情感与文本的本源意义的关系。要厘清这四组关系,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谨防四种不良倾向,实现与文本原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一、低浓度促进生长与高浓度抑制生长(即生长 素的作用两重性) 有的资料上介绍低浓度与高浓度范围的临界点 为如图1的 A 点,有的资料上介绍低浓度与高浓度范 围的临界点为如图1的 B 点。教材也没有具体定位。 到底以哪个点的生长素浓度为临界点?现具体分析 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全面深化改革已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四个有利于"为改革导航。"四个有利于"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同时具有丰富的哲学意蕴:只有通过生产力创新实践,才能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只有不断调整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关系,才能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只有坚持人民群众观点,才能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动性,才能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文章解读的四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的语文阅读 ,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 ,自我探究解读的科学方法。解读的方法必须是具体的、微观的、可操作性的。虽然没有规范的模式 ,但必须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重视实践 ,重视体验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求知、练能、启智、传情、审美的功能。本文推介几种解读文章的方法。一、做读 ,探究认知这里所说的“做” ,不是指做习题 ,而是针对传统教学中老师讲解 ,学生听记答案提出来的。“做”读 ,就是在解读文章时 ,依据思考问题对象的特点 ,以探究者、研究者的身份 ,或用眼睛看 ,或用鼻子嗅 ,或用耳朵听 ,或用手摸 ,以及画画、制表…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教学中,文本解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得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的文本解读,不是反文本或泛文本的阅读,而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的文本解读。只有具备文本解读的"四种意识",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