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对统编一年级古诗教学的认识统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以识字为先导,先识字后学拼音;古诗词重朗读兴趣培养,强调背诵丰富记忆库。小学语文教师多学科兼教,如何发挥单体多维整合多核心学科统一体作用引导学生在模仿运用、朗读背诵、创造表达中激发古诗词背诵积累的潜力,诵读促进识字,识字引创生成,生成引领创读,有机融合的创新转化中感受经典诗词魅力,传承传统文化。下面以《江南》教学为例。  相似文献   

2.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其建设水平决定了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在“以本为本”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新时代对幼儿园教师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应当具备的一般要素及特殊要素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以本为本”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理论分析框架。遵循此框架,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学前教育原理”在课程目标设计上,应贯彻“以德为先”,关注学生的课程体验,强调“以学为本”,丰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应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热点,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并重,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在课程实施上,应实现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从“教师讲授”到“探究合作”、从“教室学习”到“场域多元”的转变;在课程评价方面,应实现由知识掌握到全面综合、由教师独评到师生共评、由结果性评价到过程总结结合的改进。这一改革探索应能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而提升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1.抓音的特点。低年级的每篇课文中,认字量几乎都在十几个左右,教师在教学“会认”的字时,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先认识那些平舌音或翘舌音、三拼音、整体认读的音节的音,或者是易错的地方音等,在学生的头脑中先有一个“音”  相似文献   

4.
“生本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给了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在PLC教学中,可尝试将生本教育的理念引入课堂,采用个人先学、小组交流、先做后学和评价展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5.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石。从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教师,在处理“识字”这一环节时,方法各异,花样多多,而效果也自有不同。从教学程序的设计上看,大致有三种:一是先学文后识字;二是先识字后学文;三是在学文中识字(即边学文边识字)。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以训练为主线呢?唯有“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先学文后学字)才是上上之策。先识字后学文一法,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入学前本已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用语,教学中一开始…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以生为本"?我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遵循生本教育的方法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教而教郭思乐教授曾说:"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会后学’的过程上,这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环节。"这其中,就包含了"先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以学定教”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它既可以是“先学后教”,也可以“先教后学”、“边教边学”、“边学边教”,关键在于抓住教学规律和本质,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用眼去发现、用脑去思考、用手去体验、用口去表述,在师生互动中生成新知识。“边教边学”,在预设中生成;“边学边教”,在生成中导学;“先学后教”,在导学中提升;“先教后学”,在提升中拓展;“以学定教”,在拓展中精彩。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把拼音教学的目标设定为“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和查字典”,不再要求直呼音节、辅助阅读和辅助写作,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汉字、独立认字、查阅字典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把学生练习识字、阅读、写作的过程比作学习走路,那么拼音的作用犹如拐杖,架上拼音这副“拐杖”是为了帮助保持平衡,更好地练习走路,而并非将使用拐杖的技巧练得出神入化。但在现实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偏离了课程标准的目标,拼音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时间过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而拼音作业的布置更是没有得到重视,千篇一律,机械重复。那么应该怎样科学地布置拼音作业,帮助学生走好语文学习的第一段路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9.
一、树立“生本”理念是解决学习困难生问题的根本 以前,我们的教学论从来研究的都是怎样“教”的问题,而对“学生的学”反而忽略了。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学生苦学厌学,学习效率低下。针对传统“师本”教育的弊端,郭思乐教授提出新型的“生本”教育模式:在角色关系上,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中心,教师为学生的“学”提供服务;在教学中以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为主,教师给以引导,提出“以学定教”“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低年级实验教材倡导的是“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新理念,通过两年的学习,就能认读1800个汉字,为及早阅读、大量阅读做好准备。在教材的编排上,将识字教学贯穿于始终,第一册在学习拼音时就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字母、音节来认读字词、读儿歌,通过看图、读儿歌来识字、阅读。这些生动的画面、有趣的儿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认字、读儿歌使他们体验到了学会拼音就能识字、阅读这种成功的快乐。但识字任务较重(在掌握拼音的同时每课还需认识5~7个生字)的弊端也初步显露出来,进入识字课和阅读课后就更突出了(每课需识记少则10…  相似文献   

11.
所谓“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原则 ,是指由多个教育专家组成的“教学诊断、评价与教师培训”小组深入到基层学校 ,针对该校的实际情况 ,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的基础上所实施的培训。“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主要是提高教师的条件性知识 ,它可以具体化为3个方面 ,即有关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育学的知识和对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另外 ,“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特别强调教师教育能力的提高。“以校为本”的培训力图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 ,以课堂教学的诊断与评价为切入点 ,协助教师制定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工作目标 ,帮助教师全面…  相似文献   

12.
所谓“以学生为本”,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师适当指导、适时点拨,追求课堂的“乐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和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教学过程聚焦到学生的“学”上。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作风,要运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桂红 《广西教育》2009,(25):12-13
“电脑拼音识字教学实验”借助电脑信息技术,开发人脑潜能,使电脑操作、拼音、识字进行同步学习的教学法,是融“电脑、拼音、识字”为一体的实验研究。它改变了以往先教汉语拼音后教识字的做法,将拼音、识字学习和电脑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听电脑播放的标准音,听音正音;在认读常用字词过程中巩固汉语拼音的拼读,以字固音;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一册,把旧教材的“看图拼音识字”改为“看图读拼音识字”,增加了纯拼音句群.这部分承上启下.承上,利用纯拼音句群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继续训练直呼或拼读音节;启下,则是利用纯拼音句群提供的语言环境,在识字开始的阶段,学习66个笔画简单的字,教给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遵循识字教学的原则,打好识字基础,同时利用纯拼音句群进行最初步的阅读训练.教学的重点是识字.现以《看图读拼音识字6》一课为例,谈我教这一类教材的一些做法.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继续训练直呼音节.学生熟练直呼音节.可以做到拼音开路,提前阅读,有利于发展语言和思维,帮助识字.学生在学完“汉语拼音”以后,已经学会了拼读音节或直呼音节的方法,能拼读或直呼拼音音节、词语和句子,但还不熟练.所以,我在“看图读音识字”这部分教学中,把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继续训练直呼音节做为一个重要内容.在学习纯拼音句群前,我组织学生复习纯拼音句群中的拼三音节及难读音节.在学句群时,把纯拼音句群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练习直呼.对于直呼音节比较差的学生,我引导他们复习口诀:“眼看声、韵、调,心想拼读法,一口呼出它.”再让他们直呼出来.个别学生还不会直呼,我采取先拼读再直呼的方法,训练他们直呼.  相似文献   

15.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贯穿了一种新的教学思想,优势是使学生能在入学时间不长的情况下,借助拼音提前阅读、提前作文,寓识字于阅读写作之中,发挥语文教学的整体效应。 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忽视了认字、写字教学。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认字容易写字难。经测试三年级学生人均识字2415个,最多的识字2919个,而会写、会用的字只占总识字量的37.4%。(2)学生在习作中同音字互相代替、形近字混淆、错字较多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  相似文献   

16.
在指导朗读中落实“以读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即“以读为本”)必须通过学生的读书实践来实现。“以读为本”绝非是让学生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地去读,它必须有教师的指导参与其中。而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式,对此,教师要针对课文特点,灵活指导读书的方式,使“以读为本”的理念在阅读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范读。范,即榜样,模范。范读,就是教师为学生朗读做示范,以此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这是最直接的导读方式。如《五彩池》的第一自然段,先是极力渲染天上瑶池的“神奇”,紧接着写自己真的看到了“像瑶池…  相似文献   

17.
在“拼音—识字—阅读”的转换过程,由于儿童在学 习拼音和识字的每个阶段形成的不同的认知结构中,用一些肤浅的、不完全适合的观念同化新知识,新知识不能有效地被固定在认知结构中,则引起不稳定和含糊的意义,并且导致迅速遗忘,而没被遗忘的又形成了思维定势,障碍了正确迁移的顺利进行,给每个转换阶段带来了不良影响。 拼音向识字的转换过程 拼音教学结束后向识字学习转换时,难度最大,时间最长。因为识字在儿童系统学习知识的开端,从学习拼音过渡到学习汉字,它是与儿童的认知过程紧密联系着的。儿童学习拼音一般知觉发展是从“物”到“文字符号”为代表的“命名”过程,而识字过程的知觉则是从“字(词)”到“物”的顺序。先知觉字形,然后赋予字形以客观的内容,同时读出字音。儿童在建立字(词)一物的联系过程中,也是以字词为中介,间接认识客观世界,其转换一般以经历三个过程: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一册“看图读拼音识字”分二级编排,这是识字教学的起始课。通过教学识字66个,学会横、竖、撇等17种笔画和先撤后捺、从外到内两条笔顺规则;认识田字格,并用田字格进行写字训练。“看图读拼音识字”既表明了这部分教材是由图画、拼音和汉字有机组合而成,又暗示了教学的基本程序为“看─—读─—识”,其教学重点是“识字”。教材借助图画和汉语拼音来识字,使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要学的生字从纯拼音句群中提出,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要求;生字同词、句紧密相连,为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指…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一册,在“汉语拼音”部分之后编排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看图读拼音识字”和旧教材的“看图拼音识字”相比,只增加了一个字,但是二者有很大的不同。旧教材的“看图拼音识字“体现了以识字为中心的编排体系,看图、拼音都是围绕着识字的。义务教育教材的“看图读拼音识字”担负了三项教  相似文献   

20.
一、教读感知 ,读中识字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有效的趋动力。教学开始 ,尽量利用书中的语言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运用多媒体展示课文内容的画面 ,配上生动优美的音乐 ,并以讲故事的语气先将课文范读一遍 ,让学生在整体上感知全文内容的同时 ,也对阅读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激发学生一读为快的欲望。这时教师让学生借助拼音逐字、逐句地尝试着朗读课文 ,在试读的过程中认字、正音。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不指读 ,不丢字、不添字 ,发音准确、字字响亮 ,并把生字画出来 ,反复认读。对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 ,要通过教读、辨音组词等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