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文治在交通大学任职期间(1907—1920),不遗余力地引进西方科学教育,同时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与现代大学教育相互融合,寓传统文化教育于科学教育之中,追求工科教育的本土化,力图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历史文化和具体国情的现代教育模式。这是唐文治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和鲜明特点,也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可贵财富。  相似文献   

2.
唐文治与陈垣都是著名的现代中国大学校长.他们执掌学校期间,均十分重视对 学生进行普及型或专业型国学教育.他们尽管学术路径不一,然而在办学过程中所体现的国 学教育理念又极其相似.由于唐文治重经学,陈垣重史学,故而他们在国学教育课程设置、 教材选择以及教师延聘等方面,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但他们均为我国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国学人才,为传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集宁师专学报》2016,(3):98-102
秉承"修齐治平"儒家理想的近代著名教育家唐文治,在道德教育方面以身作则,以道德端其模范,以规律束其身心,以"欲成第一等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的道德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唐文治的道德教育思想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和以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不仅于当时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我们今天推进道德教育课程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唐文治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郭齐家唐文治先生(1865—1954)是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开拓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高等理工大学——交通大学教育体制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近代改革封建旧教育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文化和高等工程教...  相似文献   

5.
"传承孔子教育思想:深化小学素质教育的校本研究"是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开展的教育研究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施行是在孔子教育思想的引领下,结合学校的文化特征对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行的大胆探索和有效实践。,课题研究立足文化传统,审视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实践素质教育方法,并坚持理性反思素质教育的成果,形成了以孔子教学思想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特色,探索出一条凝聚传统文化、结合校本实践的素质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从文化维度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实质是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引入"文化"的相关理念,促使思想教育活动与时代的文化大环境之间良好契合。从文化维度的角度来研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问题对于改变传统研究方式,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唐文治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工科先驱和国学大师,同时也是典型的跨时代科举人物.基于科举活动史的视野,纵观唐文治求学、为官和兴教的经历,科举是贯穿其间的关键词,他早年志于科举而勤读应考,中年得益于科举由学入仕,晚年图变科举无望而顺势兴办教育.通过分析唐文治所奏《请挽大局以维国运折》中所提的科举改革建议及其辅导门生应科举试的观念发现,唐文治对科举存废所持的是一种代表与时俱进的温和改良派的取向,与晚清立废科举和渐废科举的派系主张具有明显区别.受科举教育的深刻影响,为"保存国粹",唐文治弃政南归兴办教育,尤其是创办无锡国专的巨大成就,为后世树立了一座教坛丰碑.  相似文献   

8.
唐文治古诗文诵读法是我国近现代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种读文法。在理论上,此读文法一方面传承了清代桐城派的"因声求气"说,另一方面它从古代音律之道和曾国藩的作文之道中推出读文的"阴阳刚柔"学说。在实践中,唐文治将读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提出"三十遍读文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今天对唐文治读文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溯源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科学地挖掘这种传统语文教学法在文章情感表达和读者认知深化上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
唐文治教育思想和实践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治(1865-1954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不仅有丰富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更是一位教育实践家,他先后筹设北京高等商业学堂,主持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今上海交通大学),创设太仓艺徒学校、吴淞商船学校(今上海海运学院前身)、无锡中学(今无锡三中)...  相似文献   

10.
徐忠宪 《生活教育》2014,(5):122-125
正法兰西在地球的另一侧,我校人士最早与法兰西的交往,可追溯到私立无锡中学首任校长唐文治1902年6月对法国为期20天的访问。当年,唐文治在访问日记中记法国首都:"巴黎恢恢,冠绝西欧。林麓翳荫,万物棣通;士女遨嬉,谈辞掞张;议堂扩千步,民政所宗。"记法国教育:"讲求文学,宣明教化,于欧洲各国  相似文献   

11.
简论唐文治的“教育救国”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论唐文治的“教育救国”思想宋恩荣熊贤君唐文治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工科教育的奠基者和创始人。他以其崇高的人格,宏大的抱负,执着的追求,非凡的才识,谱写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掀开了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灿烂的一页,大大推进了中国社会近...  相似文献   

12.
唐文治是交通大学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之一,他在1907-1920年掌校的14年时间里克服诸多困难,将学校办成享有"东方MIT"之称的大学.在这个过程中,唐文治自始至终都得到交通大学创始人盛宣怀的帮助.以此为基础,盛唐两人的关系从公务性逐渐扩大到各自的生活圈,形成公私结合的社交网.这种公私结合的社交网在各自事业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唐文治因学校经费和友人生活问题而商求于盛宣怀;盛宣怀也因子弟入学托事于唐文治,彼此关照,促成许多事情的顺利进展.  相似文献   

13.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最有深度和极具现代价值的部分,历来是陶行知研究的核心内容。行知中学作为秉承育才学校传统的一所现代化学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始终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指导思想,尝试通过行知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学文化建设的实践,进一步发展陶行知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准确定位,探索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尝试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出发,分析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提出信念教育与社会实践、成长成才与服务社会、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区域教育科研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是由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主持的江苏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滚动课题.课题集聚了全区教育行政管理力量、名师资源、优质学校等教育研究力量,着意于从思想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组织文化、学术文化、活动文化等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育思想影响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创造并积淀下来的能够反映学校整体风貌和形象气质的一种稳定、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重庆市谢家湾小学依据"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实际,明确提出了"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这一主题型学校文化,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经过为期三年的建设实践,初步界定、解读和实践了这一主题型学校文化,并从学校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和环境文化五个角度对这一主题型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措施进行了探索,初步建构并形成了学校独特的主题型学校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7.
唐文治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国学大师,在他主持无锡国专的30年时间里,他把中国传统书院和西方大学办学制度进行了有机结合,把无锡国专办成了传统书院向现代大学转型的典范,形成了无锡国专独特的教育管理模式,并从中折射出唐文治鲜明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这给当今的学术界和教育界留下了很多值得认真思考、研究和借鉴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现代性向民族社区持续嵌入,民族社区文化传统传承程式"骤然"消解,呈日趋式微之势。民族社区学校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前沿阵地,然而因其触及"学校教育竞争",实践步履维艰。文章从"学习者"、"教育者"和"教育措施"等"教育三要素"这一原点追根溯源,并基于"教育三要素"视角,尝试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旨在重构民族社区现代学校传统文化传承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19.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追求的终极价值.学校内涵发展,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必须立足于学校实践,着眼于学校未来,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基于学校深厚的文化背景以及对学校未来发展的谋略,提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这种思想是石羊小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对教育的一种理解与追求,是学校独特的融知识、思维、方法、精神和原则为一体的教育信仰,也是全校师生共同的文化追求.  相似文献   

20.
季俊玲 《科教导刊》2019,(10):160-162
唐文治先生是上海交通大学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人物。科学与人文并重是唐文治先生办学思想的主要特点。他不仅注重科学,创办实学科目,力图使学生成为专业技术人才而且注重通过国学和体育教育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修养,使学生成为具备第一等品行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