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年来,网络走进了学校,成为了学校教育研修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作为信息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产物,它给学校的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力和冲击力。但我们不可就此迷信网络教研。  相似文献   

2.
怎样的教育教学,才能既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相适应,又与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相衔接?怎样的教学研究,才能让教师改善教育教学,体验职业幸福,实现专业成长?几年来,我们为此作出积极的探索。在理论与实践的磨合中,我们以活动为载体,以对话交流为机制,以网络为平台,尝试了沙龙式教研,互动式教研和网络式教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架起了一座座成长桥梁。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们对"园本教研"的内涵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就是立足于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以幼儿园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幼儿园教师为研究主体的研究活动。园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载体,通过园本教研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教师自身的教育行为,达到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网上教研作为一种全新的教研方式,正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喜欢,它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教师负担、促进教育和谐发展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着重从网络教研平台的搭建、网上教研的形式、网络教研的作用三个方面阐述网络教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网络教研以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快捷的传播形式,正在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方式,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网络教研平台,接受专家名师的专业引领,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与同行们在平台上交流沟通,以获取教育教学的新思维、新方法与新策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网络教研已成为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引...  相似文献   

6.
孙涛 《成才之路》2013,(1):14-14
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高速网络的建设和教育现代化的实施,通过网络进行教研是新形势下教研的必然之路。网络教研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新老教师聚集到一起,畅所欲言,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助和交流。那么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网络教研,让我们的教师都能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呢?以下笔者结合多年的教研经历,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网站及各学校校园网的普及,网络教研应运而生,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网络教研改变了传统教研供给不足的状态,为我们提供了超越时空界限的交流、对话和互动平台。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以网络资源为依托,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共同探讨、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成为了目前各地教研活动讨论的主要话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BLDG成为促进教师成长的平台。它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分享,使教师在更大范围内的相互沟通不再困难;它促进了教师教学研究与反思。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这为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帮助与支持。教研吸纳全体教师参与、教研介入教学全  相似文献   

9.
提高专业素养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目前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下的协同教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信息素养的新途径之一。在国家“三通两平台”的推动之下,网络协同教研对实现教师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均衡化、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网络协同教研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共享教育资源,不同视角对这些问题应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本期热点我们邀请到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焦建利教授秘江苏省徐州市电化教育馆周岩馆长、华网信息技术科技有限公司孙照总经理进行对话,希望通过理论、实践和技术的三方对话,揭示网络协同教研的内涵与特征,探讨与发掘网络协同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分析网络协同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典型模式与技术平台,厘清网络协同教研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对网络协同教研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育资源最优质的共享与均衡化的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同时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研究者与实践者关注网络协同教研。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网络教研应运而生,如何利用网络优势推进学校教研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把校本教研与网络环境结合在一起,发挥网络优势,开展以网络为平台的“教师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构建一个开放的既有整体规模又具个性特点的校本教研网络,提升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实效性,更好地服务教学、指导教学,从而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无疑具有前瞻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育信息化为教师建构知识、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网络环境,同时也促进了教研方式的转变。文章针对溧阳区域内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通过构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青年教师E团队,在区域青年教师研修内容和研修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区域教师的研修策略,创新了E时代背景下区域内谋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教师研修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内教师整体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新课改对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作者作为农村学校教研组长,从本校社会组实际出发,总结了农村学校由于受自身条件限制,社会学科教师专业水平低下的问题,同时以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为契机,以教研组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研读结合、网络教研、教学反思为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旨在探索一条可行有效的提升农村社会学科教师专业成长之路,真正促进农村社会学科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冯祥国 《教师》2012,(35):105-105
开展有效教研,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是学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研中促教,实现教师专业快速提升已成为一种共识。以此为课题展开的各类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其实际效果也不尽相同。开展网络团队教研不失为现代教育过程中一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活动载体。  相似文献   

14.
依托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实现三个转向: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转变;从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重心向教育教学与教师发展质量并重转变。建构依托校本教研的教师发展模式:明确教师发展目标,建构专业发展课程,展开目标导行、主题教研、跨学科教研、特色教研四条路径,培育三根支柱:增强团队支撑、优化教研生态场、优化教研评价制度。依托校本教研,提供教师发展的目标导向、课程载体、实施路径、保障力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创新,赢得源自校本教研的教师专业发展引领力、激发力、内生力。  相似文献   

15.
正一、学习型校本教研的缘起学校要发展,必须继续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精优、爱岗乐业的教师队伍,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构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体系,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实际上就是把教育问题的学术研究回置于鲜活的现实之中,使理论研究返回思想的故里。教师在实践中对教学、教育的主动探求,将促进教师主动去学习更多有用的东西,这种有用的东西就是教师工作创新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学习型校本教研就是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促进全体教师主动去学习,主动去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围绕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模式的有效构建,我校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落脚点,完善网络环境,探讨开展网络教研,建立网络教研制度与评价体系,建设校园网络文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实效性是提升教研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互动式网络教研,充分发挥教师参与教研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了现有教研形式,借助有效的载体与方式,通过QQ在线研讨,尝试远程视频诊断,利用教育"博客"等网络资源,实现教师与同伴,教师与专家有效互动,以此解决教学的问题和困惑,提升教研的质效,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博客也迅速走进教师的视野,并逐渐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种鲜活的学习和教研方式。教师将日常的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到网站上公开发表,以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教育理念的理解。让博客作用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博客改变我们的学习和教研方式,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同时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9.
网络教研是伴随着教育信息化而产生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教研模式,如何提升教师的参与热情,形成教师间的深度交互,促进有效资源的协作生成,使网络教研真正发挥实效是当前研究的焦点.本文以社会性服务软件WIKI为依托,分析了其以非线性和自组织为主要特点的知识链接机制,探讨了将教师的网络协作引向深入的环境支持,在此基础上对网络教研活动的路径进行分析,以期为网络教研的发展探索一条有效途径,促进教师教学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技术》2015,(5):65-71
该研究探索在较大的行政区域中利用网络教研改进不同学校间教师专业发展公平感的效能如何。研究通过自编调查问卷,对案例区的教师进行了网络调查,经过数据分析发现,案例区采用区域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公平感的改善具有一定效能。教师比较认可通过区域网络教研在获取教育资源、参与教研等7个维度上的专业发展机会更公平。区域网络教研使用度与教师专业发展公平感改善的认可度之间具有显著正向预测关系。在网络教研的3种策略中,教育资源共享和音视频教研对使用度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且教育资源共享、文本讨论效能较好,而音视频研讨略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