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其中,教学管理是重中之重,毕竟学校工作都是围绕教育教学活动而展开的。但在长期的中学教育管理中,所沿用的模式还是"上令下行"的常规管理,目标不够突出,重结果轻过程,没有把握好教师和学生这两个重点,致使教学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提升。因而,应该在中学教学管理中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对人的管理而实现对目标、过程、教师和学生的管理,这将更有利于提升中学教学管理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姜军 《江苏高教》2014,(3):97-98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构建"以人为本"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创造"以人为本"的生态教学管理环境是高校教学管理运行和谐统一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华章》2007,(10)
一、有效的教学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本真1.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目标有效性教学研究从根本上转变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目标与任务,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将教学管理作为基于人、为了人、提升人的方式和手段,将"一切为了  相似文献   

4.
霍俊哲 《华章》2007,(5):20
教学管理以人为本就是指在教学管理中用以人为本管理的理念来确定教学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它是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本文探讨了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教学管理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教育中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在小学管理中,如何应用"以人为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充分了解"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作为一名管理者,要时刻把"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在工作中激发管理者的主动性。本文针对小学教学管理采用"以人为本"的新模式的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人本管理是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它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主要目的,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中学教学管理的效果会直接影响该校的办学质量和学生的成绩,受学生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初中阶段的教育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将人本管理运用到中学教学管理中是一次创新与实践,现以溧阳市燕山中学为例,讨论人本管理在中学教学管理中的意义,以实例探讨人本管理在中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总结人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新形势下,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研究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激励机制,保障教学管理人员的生存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营造教学管理人员的归属感,满足教学管理人员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邹妍锋 《中国教师》2013,(12):74-75
<正>"师生沟通"是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师生沟通"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及工作质量的提高。当前,我国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在沟通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致使"师生沟通"产生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要提高中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重视中学教育教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是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的客观需要.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观,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方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方法上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以教师为本",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管理,增强其责任感和主人翁感.  相似文献   

10.
调查表明,高职高专"两课"教师师资管理队伍建设、运行机制、教学过程、教务管理等目标管理初显成效,教学管理方式方法得到改进.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两课"教学管理存在明显的边缘化现象,未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原则,管理制度不规范,结构不尽合理,管理手段落后.究其因在于教学管理理念、教育机制、社会环境的制约以及信息网络手段的负面作用.因此必须探索"两课"教学管理的内涵、评估体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和管理模式,加强教学管理主体建设,加强教学管理手段的法制化、内化化,构建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  相似文献   

11.
陕西高职高专"两课"教学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高职高专"两课"教师师资管理队伍建设、运行机制、教学过程、教务管理等目标管理初显成效,教学管理方式方法得到改进.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两课"教学管理存在明显的边缘化现象,未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原则,管理制度不规范,结构不尽合理,管理手段落后.究其因在于教学管理理念、教育机制、社会环境的制约以及信息网络手段的负面作用.因此必须探索"两课"教学管理的内涵、评估体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和管理模式,加强教学管理主体建设,加强教学管理手段的法制化、内化化,构建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  相似文献   

12.
<正>"以人为本"理念的教学管理是指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充分"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从而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是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核心,更好地发挥出人的力量,对学生和教师的潜能进行开发与利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效提升教学管理工作。一、运用"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教学管理的概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在中外文化中都有所体现,无论是我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育越来越注重人性化教学管理。近年来实行的大类培养模式,是学分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有效改善了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使教学管理真正实现了"去政治化",运用多元化、多渠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管理模式,并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聘用具备"双师证"资格的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以适应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同时达到完善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都是人,而将以人为本思想渗透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则能够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有效提升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成效,从而实现人与高校的协同发展,由此可见,重视将以人为本思想渗透到高校教学管理当中,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对以人为本思想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渗透价值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以人为本思想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渗透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也需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可以使教学各方面工作得以高效运行。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机制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提出的客观要求。本文在我国现行的教学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对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机制进行了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16.
新理念视野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要求高校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营造"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氛围,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创立人本管理机制,引进激励、竞争机制,充分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教学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很多中学已经开始了一些提高教学质量的活动,但是只是一些零散的活动,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理论或是方法。本论文借鉴了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针对教学特点,系统的提出了全过程教学管理的概念,并结合实例阐述全过程教学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制度虽然在逐步完善,但中小学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都相对僵硬,比起西方相对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的教学管理模式,我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此,教师不仅要在社会治理中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也应该积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将实现教育发展和以人为本理念相结合,推动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和进步。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正式接受教育的第一步,其教学管理模式的完善与创新也显得尤为重要,对关于以人为本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浅论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和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些关系如何理顺,矛盾能否得到解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健康发展。准确精神凝聚力、以人事改革为突破口及强化教师、学生管理是提高中学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学管理应该从社会本位价值观中走出来,实现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平衡,并将学生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目标。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本身就是协调和稳定教学秩序,而"以人为本"就是高校教学中根本的指导思想,学生和教师是学校发展与生存的基础,也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阐述"以人为本"的内涵及其在现代高教管理中的重要性,提出高校教学管理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为了给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一个相对融洽、宽松的学术氛围。而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就是把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上,是推动高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因此,制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氛围显得十分必要,建立正确的管理机制与理念是贯彻"以人为本"的重要教学保障,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与管理效率成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