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 ,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不同的教学理念 ,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活动、不同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组织学生学习 ,学习是一种经历 ,一种体验 ,一种感悟 ,同时也是一种创造。笔者认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心理环境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和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 ,活跃还是沉闷 ,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 ,教师就要投…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效能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教的效率、教的能力和水平;学生学的效率、学的能力和水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能,需培养理想的教师性格、较高的教师素养、规范的教师行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设良好的物质教学环境和心理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效能"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教"的效率、"教"的能力和水平;学生"学"的效率、"学"的能力和水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能,需培养理想的教师性格、较高的教师素养、规范的教师行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设良好的物质教学环境和心理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4.
化学课堂心理环境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得心理环境、教师教得心理环境构成的。为此,教师就要投入、倾注一定的情感,上课伊始就要展现、演绎教材内蕴含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启发学生善于探究,鼓励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动与静、冷与热、宽与严的关系,使课堂心理环境始终处于融洽和谐、稳定持久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丁杰 《考试周刊》2011,(8):188-189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学生的心理环境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品质和行为、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尊敬师长、自学互励等方面表  相似文献   

6.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和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者消极影响。为此,教师就要投入、倾注一定的情感,上课伊始就要展现、演绎教材内蕴含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启发学生善于探究,鼓励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动与静、冷与热、宽与严的关系,使课堂心理环境始终处于融洽和谐、稳定持久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识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者消极影响。为此,教师就要投入、倾注一定的情感,上课伊始就要展现、演绎教材内蕴含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启发学生善于探究,鼓励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动与静、冷与热、宽与严的关系,使课堂心理环境始终处于融洽和谐、稳定持久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营造良好的教育气氛、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教师必须通过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整合课堂教学中各要素的关系,才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环境就是学校教学活动中所必须的诸客观条件和力量的综合。课堂教学环境主要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心理环境两层结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课堂教学环境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追求各种课堂教学环境因素的动态平衡,进而形成课堂教学环境二层结构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语文课堂心理氛围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语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而形成的精神环境,是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主阵地,良好的语文课堂心理氛围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因此,应通过提高教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纪律等来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杨浩韦 《考试周刊》2009,(43):178-178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品质和行为、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尊敬师长、自学互励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的心理环境是课堂心理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是由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治学精神、管理方式,特别是道德品质和行为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兼容和情感交流,有利于减少师生的身心疲劳,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在微观层面上确保有效教学的进行.教师是良好课堂教学环境的创造者和调控者,对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起着主导作用,文章主要从教师角度围绕情感倾注、民主管理、教学机智三方面探讨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4.
陈瑶 《职教论坛》2002,(12):38-38
一、课堂信息反馈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展双边活动的主要形式。课堂反馈信息是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直接反应,及时正确地把握它,对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准确、清晰地讲述教学内容的同时,应是学生心理状态的观察者。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各种反应和情绪变化,如学生的表情、神态、姿势、书写笔记的动作、回答问题的声音等等,通过捕捉到的这些信息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了解学生的动态和学习情况,以便灵活地做好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展开对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这个过程能够很好地为教师指明教学方向。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分析。一、转变教师角色,营造好的教学环境在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中,展开对教学环境的分析很有必要,这将很大程度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分析中,首先需要对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展开理性分析,这对于整个课堂环境的营造非常重要。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  相似文献   

16.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以一个教学班为单位的教学活动中。为班级成员所感知和体验到的人际环境。它包括教师教的心理环境和学生学的心理环境。而课堂心理环境受师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是否配合默契。是否教学互动等因素影响,相应地出现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心理环境和消极、冷漠、沉闷死寂的心理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心理环境不仅对课堂教学活动产生影响,也对学生认知、情感、行为产生影响。更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投入的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状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发展需要是其实行的原因。内隐性参与和外显性参与是其主要方式。而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精心进行课堂设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设新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是构成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要素。在这四个基本要素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主导学生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要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和教学行为入手,研究有效教学行为和无效教学行为,使教师明确并且自觉地、有意识地、尽量地追求和发扬有效教学行为,自觉地、有意识地、尽量地防止和克服无效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深化的需要。为了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必须把心理教育列入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之中,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心理教育原则,建立愉快而有秩序的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20.
良好课堂教学心理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科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营造良好课堂教学心理环境,使学生及时矫正消极心理因素,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并充满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