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敏南 《教书育人》2001,(19):20-21
一、“主体性作文教学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由于“应该教育”的长期影响,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一切为了升学,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致使中学作文教学陷入了“一切为了”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于是便有了专事章法、诀窍的作文指导,于是便有了“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径,于是便有了千人一面,千文一腔、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因而自然就形成了教师厌教、学生怕写的局面。中学生的作文大多是徒有躯壳没有灵魂、死不死活不活、黑不黑白不白的“灰色作文”。考试前,学生畏之苦之,不得已而为之;考试后,轻之厌之,如…  相似文献   

2.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致使中学作文教学陷入了“一切为了升学,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于是便有了专事章法、决窍的作文指导,于是便有了“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径,于是便有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文。出现了教师厌教、学生怕写的局面。 根据作文教学的现状,新教材语文第一册在作文教学方面作了较大的调整,它既注重吸收传统的作文教学经验,又体现了21世纪对高中生写作的要求。作文主体性原则在新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新教材把写作、口语交际的内容独…  相似文献   

3.
河水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庄稼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空气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大海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可是,作文污染了,谁来呼唤绿色?其实,升学本无过,一切为了升学才有过;考试本无过,一切为了考试才有过;分数本无过,一切为了分数才有过。可悲的是,多年来中学作文教学便陷入这“一切为了”的泥淖不能自拔。于是便有了专事章法、诀窍的作文指导,于是便有了“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径,于是便有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总之,师生双方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都在皮相上下功夫,到处充斥着“文字的化妆”(林清玄),何尝有…  相似文献   

4.
河水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庄稼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空气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大海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可是,作文污染了,谁来呼唤绿色?其实,升学本无过,一切为了升学才有过;考试本无过,一切为了考试才有过;分数本无过,一切为了分数才有过。可悲的是,多年来,中小学作文教学便陷入这“一切为了”的泥淖不能自拔。于是便有了专事章法、诀窍的作文指导,于是便有了“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径,于是便有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总之,师生双方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都在皮相上下功夫。到处充斥着“文字的化妆”(林清玄),何…  相似文献   

5.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写作教学陷入了“一切为了升学,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于是便有了专事章法,技巧的作文指导,有了“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径,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特别是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作文教学陷入了“一切为了升学,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于是便有了专事章法、技巧的作文指导,有了“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径,有了千人一面、千文一腔、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文。长此以往。  相似文献   

7.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写作教学陷入了“一切为了升学,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于是便有了专事章法、技巧的作文指导,有了“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径,有了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文。这样,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在应试教育之下,作文教学只为考试服务,为了谋求分数,我们教师往往只顾教学生文字编织术,而把陶冶学生心灵的职责抛之于教学之外;为了谋求分数,就只顾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求稳妥、求平庸,而把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宗旨牺牲殆尽;为了谋求分数,就只顾引导学生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把作文和做人割裂开来,作文缺乏鲜明的个性,往往是千人一面的“标准件”。  相似文献   

9.
声音     
为了谋求分数,我们老师往往只顾教学生文字编织术,而把陶冶学生心灵的职责抛之于教学之外;为了谋求分数,就只顾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求稳妥、求平庸,而把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宗旨牺牲殆尽;为了谋求分数,就只顾误导学生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把作文和做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试问,当作文变成了“谋求分数的敲门砖”时,我们的作文教学中究竟还残存着多少素质教育的分子?!  相似文献   

10.
刘凤玲 《课外阅读》2010,(10):167-167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在这一领域所花的时间少之又少。尤其是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量小,知识储备不丰足,作文几乎成了学生不敢碰教师不愿碰的“雷区”。近几年,为了应对中考,很多学校采取“打快拳”的方式来提高作文分数。即:选择不同题材的类型作文,教给学生针对不同题目灵活套用的方法,让学生将作文背熟。要承认,这样的作文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拿到高分。  相似文献   

11.
郭思乐教授首创的“生本教育”,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他还深刻地指出:教育不应压抑,而是要激扬。这些真知灼见,让笔者于教学上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受此启发,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融入了生本的理念,一直致力于“双题互动”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中,学生作文分数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语文科的总分成绩,所谓“成也作文败也作文”、“半壁江山”就已见其地位非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路子可能有上千条,而片断作文就是这众多路子中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的核心,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却“流派迭出纷纭而莫衷一是,方法层出不穷而徒劳无功”。几年来,笔者返观传统的作文教学,细读《语文课程标准》,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认识到:传统的作文教学多以教师、知识为本位,关注的是教师的“习作指导”与学生作文的“分数”,多在教师的“教”上探索,而缺少、忽视了对学生主体的认识与关注;在新课标指导下的作文教学,确立了“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理念,引导教师找回了失落的学生主体意识,关注了学生的生理、心理机制。因此,笔者认为,作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记性”,引导学生的“悟性”,追求学生的“灵性”,这是开启现代作文教学的一张金卡,是新课程实施背景下作文教改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河水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庄稼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空气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大海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可是,作文污染了,谁来呼唤绿色?其实,升学本无过,一切为了升学才有过;考试本无过,一切为了考试才有过;分数本无过,一切为了分数才有过。可悲的是,多年来中学作文教学便陷入这“一切为了”的泥淖不能自拔。于是便有了专事章法、诀窍的作文指导,于是便有了“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径,于是便有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总之,师生双方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都在皮相上下功夫,到处充斥着“文字的…  相似文献   

15.
姚乐 《山东教育》2008,(10):33-33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难点之一。自从我走上三尺讲台.整整七年,一直从事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用尽了一切能想到的办法。即使这样.所带的班里,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习作感到“恐惧”。“一开始我就不喜欢写作文。”一个孩子的话引起了我注意。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难,作文教学更难。长期以来,由于高考这根指挥棒的牵引,中学作文教学便陷入了“一切为了分数”的泥淖而不能自拔。于是便有了专事章法、诀窍的作文指导,于是便有了“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径,于是便有了千人一  相似文献   

17.
“绿色作文”,是从“绿色食品”里借来的。它是相对于传统作文教学中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篇一律的“灰色作文”而言。它反对矫情、假大空,无种种清规戒律,追求真、实、趣。让学生的心情和思想从笔尖流淌出来,在自然轻松的状态下进行情感流露,使他们的作文充满勃勃生机!“绿色作文”的出现,为我们深陷“一切为了考试”的泥淖中不能自拔的作文教学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写作是为了真实地展现自我,反映现实生活。然而由于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肤浅,洞察力不强,知识面窄,加…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逐步改变着教师。全批全改的评价作文的传统方法已不适应作文教学,它使教师费时费力而少有所为,教师苦不堪言而学生收效甚微等弊病显而易见。在新课程下,如何改变作文评价的方法行为呢?依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作文评价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一、作文教学的现状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与阅读教学一起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两翼,一翼损伤或薄弱,语文素养就高不起来。在每年的中、高考中作文分数占到了试卷的“半壁江山”,可见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它将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着学生“写”与“改”严重脱节的现象。大部分教师还未意识到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也是修改作文的主人。仍被以往的“重学生写,轻学生改”或“学生写,  相似文献   

20.
吴佑华 《数学教学研究》2008,27(11):F0002-F0002
新课程改革,给中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让人们感到教学理念的完美和超前,然而,在当前高考体制下,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仍不得不以知识传授和考试分数为“有效教学”的唯一评判标准,在评价上注重量化而忽视质性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