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读书答问     
读书答问郭预衡郭预衡文学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文学史的学术带头人。主要著作有《中国散文史》、《中国历代散文史》、《古代文学探讨集》、《历代散文丛谈》。他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鲁迅研究专家,写过多篇研究鲁迅思想、文学史观和杂文的学术论文。这些...  相似文献   

2.
十年来,中国文学史著作的编撰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先后编撰出版或修订出版了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章培恒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修订本)等数部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通用教材。这些文学史著作,广泛吸纳了二三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成果,体例严整,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它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铸就了今天文学史研究、文学史著作编撰的辉煌,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编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六朝辞赋部分时,参阅了目前较有影响的几种著作,主要有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以下简称为《参考资料》),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出版,以下简称为《朱本》),刘盼遂、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北京出版社1980年出版.以下简称为《散文选》),徐中玉、金启华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以  相似文献   

4.
北京师大郭预衡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继《长编》(五卷本)和《简史》之后,又以四卷本问世,再次为大学文科教材,增色添彩,绽现更新的一页。当然,这些创作的成就,是接踵于40年来前人跨越的步伐,吸收已出版诸书之长而取得的。但和以往的同类教材相比,本...  相似文献   

5.
郭预衡教授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内容博大,论述精深,是当前文史论坛的一大新成果。该书具有如下特点:一、史实全面,资料广摘,以见其“博”1.分期专论,涵盖浑融文学史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主要应表现为分期的系统衔接,专论的层次...  相似文献   

6.
近几十年来出版的种种中国古代文学教材,如《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于非主编)、《中国文学史纲要》(李修生编著)、《中国文学简史》(六省十一院校合编)、《简明中国文学史》(北师大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编写)等,在介绍《西游记》的成书过程时,无一例外地都把续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彦”错成了“彦琮”。这不会全是印刷厂的疏忽。  相似文献   

7.
新体·卓识·精博·允当──评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熊笃郭预衡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共五卷,分卷编写者:先秦卷熊宪光;汉魏六朝卷万光治;隋唐五代卷林邦钧;宋辽金卷赵仁;元明清卷段启明),已由首都师大出版社出版了三卷(先秦卷、隋唐...  相似文献   

8.
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一部比较有影响的高技教材,同时也是一部水平比较高的教材,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就教材中的一些知识性问题提出商榷,以期使教材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9.
一、“固也”的“固”该作何解? “固也”一句,有的注本干脆避而不注(如刘盼遂、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新旧课本和教参都注译为“本来是这样”,《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和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分别注为“历来这样说的”、“向来如此”。按之于原文,均捍格难通。这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讨论。第一,从表达惯例看。这些注释中都有“这样”或“如此”的字样,要知道,古人写文章,若需说“本来是这  相似文献   

10.
郭预衡教授学有渊源,又自辟蹊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专长和学术风格。所著《中国散文史》,体大思精,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研究达到的最新高度。以长编、正编、简编配套,建构系列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开拓创新,成就卓著,广受学人称誉。郭预衡教授为人为学,求实求真,学识渊博,著述宏富,体现了他鲜明的学术品格和独特的学术建树。寻绎他的治学之道、治史思想和学术成就,可以得到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1-马列文论课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与传播》,李衍柱、林宝全、潘必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2-文艺理论课程《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文艺学导论》,吴中杰,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文学理论新编》,陈传才、周文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3-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中国文学史》,郭预衡,上海古籍出版…  相似文献   

12.
《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其中的“启”字,不少古代汉语教材或作品选,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以及刘盼遂、郭预衡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都注为:启,开门.启之,为段开城门.”“启”在古文中多训“开”义.这大概  相似文献   

13.
前人在古代文化典籍的注释上付出了浩繁的劳动,做出巨大贡献。但也不免有千虑一失之处。近20多年来被全国高校采用为教材的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北大编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等三种)、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另有刘盼遂、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等等(以下分别简称为朱本、北大本、王本、林本、刘本),其注释代表着现今的最高水平,但也偶有沿袭前人之误的地方。因为此数种教材使用面广,影响大,且有一般不被质疑的权威性,所以尽管存在很少的疏误,也应引起重视。如何检验注释的正误?历来  相似文献   

14.
新论长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预衡先生在该序中写道:当我写《中国散文史》“齐朝”这个历史阶段的时期,曾经感到,“散文史”之外,还有很多文章可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甚多.例如对于萧梁父子.即曾列入写作计划.但近几年来,由于“散文史”向下推移,编“文学史”也兼跨几代,不可能再集中精力对于六朝一代进行深入的研究.正在这样的时刻,胡德怀先生  相似文献   

15.
一点说明语文课本所选的内容,在《水经注》中不是写三个峡, 而是写一个峡——巫峡。建议课本再修订时将这篇课文的标题改为“巫峡”。(请参看刘盼遂、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第六七○页)《巫峡》是郦道元《水经注》里写得精彩的一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历史悠久,文学遗产丰富。在古代文学研究的领域中,不仅应有概括古今的中国文学史,而且应有分门别类的中国文体史。几十年来,小说史,诗歌史都已有些专门著作问世;唯独散文方面,尚嫌寥寂。虽然早在三十年代,曾有陈柱所撰的一本《中国散文史》,但自建国以来,这方面的专门论著却不多见。郭预衡先生近年从事中国古代散文的研究,其《中国散文史》上册最近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欣读之下,颇有感受。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以下简称《简史》)是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黄修己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编写的。黄修己先生曾参加了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大学等九院校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等三部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的编写工作,还著有《赵树理评传》、《赵树理研究》等专著。这次所编《简史》,总结  相似文献   

18.
一、“都试”课本注:“讲武”。不妥。容易跟上文“致民田猎以讲武”的“讲武”相混。此处“讲武”是“教练武事”,是周朝训练军队的一种制度。而“都试”却是汉朝考试武士的制度。《中国历代散文选》(刘盼遂、郭预衡主编)释为:“集军士于都城,考试武艺。”汉朝这一制度,史书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为郭预衡先生主编《明代小品文合集》中,作者编注“于谦等五人’之册的“前言”,概括介绍于谦、程敏政、李东阳、罗、杨慎等车位作家的生平,扼要评价他们的小品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上篇:教学内容的思考目前,高校中文系师生所依据的古代文学教材,普遍是游国恩等五教授主编的四册《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文学史》)和朱东润主编的六册《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作品选》)。这是迄今为止,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两部古代文学著作。它倾注了老一辈学者的无限精力与心血,至今仍然是古代文学爱好者必不可少的学习参考书。但是,这两部著作的出版年代距今已整整二十五个年头,过去的研究成果、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