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当今大学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有余,而培养"终身体育学习能力"不足,理论研究与课程实施对象和实践环境相脱离等诸多问题.对大学生体育课程改革应考虑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等因素,特别是要考虑到知识、受教育者、社会这三大要素.在课程设计上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从体育课程文化的传承和促进人的发展出发,提出以教师为主体,丰富课程内容,构建体育课程评价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阶段的高校体育课程建设要体现出时代精神,就必须倡导体育课程文化建设,提倡健康与文化并重.加强高校体育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高校体育与体育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高校体育教师需深入探讨健康与文化并重的体育课程理念内涵,对体育哲学、体育文化学、体育心理学等体育文化课程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同时要兼顾体育课程文化传承,对体育健康和生存美学理论加以研究,运用体育文化传播手段来传承高校体育和体育文化。由王清玉、刘一民教授编写的《大学体育教程》一书,为高校体育与体育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社会对体育课程的认识程度不高,学校对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及资源投入不够,加之受国家体育课课程政策影响,当前,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存在课程理念落后、课程目标缺乏针对性、课程内容陈旧以及和职业性结合不紧等诸多问题.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要进行改革.就必须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文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育,要和学生今后的职业特点相结合.要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大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投入,更新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探索体育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创新体育课程教学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把科学主义对现代体育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后的评价这五方面进行论述,可以看到科学主义对现代体育课程的影响是巨大的,推动了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传统体育文化起源与思政价值内涵,调研了解到我国当前传统体育文化和课程思政结合过程中存在缺少合理课程教学目标、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与挖掘传统体育文化能力不足、学生缺少对本国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感、传统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对此,各学校和有关部门应该树立正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强调学有所用,培育学生规则意识和优良的体育品德以及深厚的家国情怀;加强对体育教师能力培训,提高其将传统体育文化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综合能力素质,以期培养出更多优秀体育人才;促进本国体育文化发展,通过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推动传统体育文化走进思政课堂,增强学生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感;搭建完整的传统体育文化课程体系,在不同教育阶段引领学生思想文化正确发展,培育学生健全的体育人格。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课程由体育显露课程和体育隐蔽课程构成,而体育隐蔽课程则由学校体育物质文化和学校体育精神文化两种内容构成,它既可能是种教育活动,也可能是种学生自发的学习活动。由于体育隐蔽课程的作用更多地展现在体育隐蔽课程中,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专门的讨论。本文在分析目前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理念、设计思路、课程内容标准等基础之上,对体育隐蔽课程进行了诠释。同时分析了体育隐蔽课程发的理论基础,进而提出了些发学校体育教学中隐蔽课程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吴彤  陈昕 《成才之路》2022,(1):43-45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学校和社会对农村中小学学生的体育素质与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依旧存在课程内容形式化、教学方法刻板化、教学资源贫乏化、教师能力薄弱化、评价体系单一化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学校忽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部分家长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上存在"体育无用论"思想.为此,要因地制宜,打...  相似文献   

8.
孙耀 《中国成人教育》2007,(21):155-156
走进当今大学体育课程,针对课程目标的细化、平等(教师与学生、学生个体与个体)概念对教育主体与客体的迷惑,理论研究与课程实施对象和实践环境的不和谐,对终结性评价的盲目否定等现状,从体育课程文化的传承与促进人的发展出发,提出了以教师为主体和丰富课程内容、构建新的体育课程评价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高职体育课程学生的学习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体育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身体机能,丰富学校生活,学习有关体育的科学知识,了解体育在社会生活和社会道德中的意义和作用,养成自觉运动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高职学校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要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二十一条规定:“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的教学评价、课程建设评价三个方面”。我国现行的高职体育在贯彻学校体育目标和实践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同时,已经把学生的学习评价放到亟待改革的位置,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方法、评价制度都有待于整体变革.  相似文献   

10.
多元化体育校本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能够整合碎片化的课程内容,拓宽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宽度,丰富、完善校本课程内容体系.明确校本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的意义、遵循的原则,是科学建构多元化体育校本课程内容体系的关键.建构"一核三类七维"多元化体育校本课程内容体系,打造课内、课外、校外多元一体化的体育校本课程群,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了课程实施的路径,促进了学生多元、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世界潮流,更新思想,转变观念,确立“终身化、民主化、个性化”的大学生体育观,与健康教育、生活教育相结合,与未来社会接轨,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体育相联系的新体制,这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在新形势下全面展示体育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因此,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项目选择就要充分考虑学科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形成多科形式交叉组合的课程结构群;课程设置也应该突破现有的平面结构,拓展成为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大学体育教师思想必须适应新形势,要更新自己的观念,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发挥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要注重体育教育的文化性、娱乐性和健身性,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体育文化知识的兴趣与能力;此外,还应进行专项性或有深度的学习,教师还应该适当提升学生的理论高度,引导学生学会对体育比赛和运动美学更高层次的欣赏,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与灌输。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人们对体育健身的需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过去各种健身活动的参与转变为特定运动项目的工具化。在此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就应该有的放矢,在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爱好。对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学和锻炼效果,把篮球运动培养成学生的终身体育爱好。  相似文献   

13.
体育基础教学是小教五年制专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集体备课、改进教学顺序和教学形式等手段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增强学生预防疾病的能力,达到锻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心理治疗中存在的难题.研究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治疗作用具有现实意义。体育课作为大学人文素质类课程之一,除达到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标外,还能在大学生心理障碍疏导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注意体育教学与心理障碍疏导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高校女生的体质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高校女生缺乏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是根本。建议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应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和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为出发点,来设计高校体育课课程方案,使高校女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尽快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高职体育课程目标要求高职院校要加强体育同现代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突出体育实践教程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理论体系。为此,本研究采用实验教学、调查等方法,对体育训练课加载于体育课教学课时中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体育课+体育训练课课程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态度和锻炼行为,对提高学生的体质和运动素质及改善学生的心境,使之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浅谈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究教学艺术,是体育教师完成体育课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学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教学风格,巧妙灵活运用正确的示范进行教学,善于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多采用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样才能实现奠定学生终生体育基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内容单一而导致课程评价功能缺失的不足,着眼于课程构建的整体观,提出体育课程的评价内容应涉及体育课程编制与实施的各个方面,并结合《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分析探讨了对体育课程的理念、目标、结构以及学生和教师等方面进行评价的意义和方法,丰富和充实了体育课程评价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要明确培养目标,根据社会的需求,优化课程内容,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完善的体育评价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更新教育理念和内容,形成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