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意义重大。本人认为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综合实践等综合能力.在实践中感悟,在操作中体验。在过程中发现,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然而,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建模教学活动并不多见.本文介绍并分析了西方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建模教学的一则案例,使我国小学数学教师体会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数学建模活动的过程,并对我国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必要性与有效性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小学数学课堂实施数学建模教学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提倡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成为教师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文章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一课为例,强调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意蕴,着重讨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策略,意在转化一线教师教学理念,改善小学数学课程环境.  相似文献   

5.
刘丹 《湖南教育》2009,(6):34-35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小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蕴藏着极大的创新潜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中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注重数学知识及数学技能的传授,还提出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教育的需求,使学生能从更加理性的角度进行数学规律的认知,以此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及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是满足课程改革发展要求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进行多元化渗透策略的探究与实施,以提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提倡“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9.
数学问题教学时来源于生活而又应于生活中的.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却很少关注数学和学生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想方法的感悟和理解是小学数学课程价值体现的重要标志,应当让所有学生接受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享受数学思想方法的优越与便利。《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有效的措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也就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以重新定义:交往互动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者和学习者,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  相似文献   

12.
何晓霞 《考试周刊》2022,(19):63-66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当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计算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更能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小学数学班主任需要加强对数学课程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视,使学生在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步。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逐渐走人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种趋势。《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可以让数学课堂图文并茂、声色俱佳,使数学课堂变得形象、直观,突破以往数学课堂沉闷、单调的格局。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劳动和学习必小可少的丁具.”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参加生产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应该说,  相似文献   

15.
严金梅 《成才之路》2009,(21):48-48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试图建立一个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小学数学课程体系,强调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以及方法的掌握,把促进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要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好数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将学生获得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面临着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的困境,再加上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想达成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积累就比较困难.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能力,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当地特有的文化背景结合起来,从数学学习的起步阶段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优化思维模式,有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学习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和国际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比,我们需要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构建"数学素养"的教学框架、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加强以育人为本的精细化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以推进我国小学数学课堂的素养教学。在具体实施素养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创造性地将各门学科知识内容与数学教学内容相联系、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数学探究体验以及要注重在社会生活中应用数学的引领,促进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落实素养教学。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并列作为数学课程的整体目标。而小学数学活动课其内容具有广泛性,方法具有灵活性,活动具有自主性,在数学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关注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 ,十分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这就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 ,从学生的生活现实出发 ,加强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既是实现《数学课程标准》目标 ,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 ,我在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方面作了以下这些尝试。一、联糸生活中的数学 ,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数学意识。生活就是数学 ,数学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20.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将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应该如何去应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