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雪松 《考试周刊》2012,(65):120-120
21世纪的课堂应该是"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课堂。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生活,让政治课的课堂焕发出永恒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
学生始终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会、创造、享受生活的人.“生活”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根本。但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堂因过于追求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割裂了思想品德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听”、“背”、“练”成为学生基本的学习方式.思想品德课在学生的心中也就成了枯燥、抽象、空洞、说教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
陈玉兵 《广西教育》2014,(25):116-116
正如何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在课堂上,思想品德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优化教学,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创设生活情境思想品德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思想品德课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局限于课堂和教材,而且思想品德知识与现实生活相悖离,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体验不到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价值,而且不能将道德认知、情感态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品质,学生的道德修养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建构。所以,让课程学习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联系,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使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和获取道德知识,是小学思想品德教师目前应重点研究和探索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薛小平 《广西教育》2013,(46):28-29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即教育,只有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实施生活化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当前的思想品德课堂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学与生活相脱节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丧失兴趣。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改变以“课本为本”的教学观念,实施生活化教学,以优化思想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6.
实践性是很多课程的追求,思想品德课程更关注这一点。因为思想品德本质上是致力于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的课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做到: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教学要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倡思想品德课应"源于生活,服务社会"。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的源头活水,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有根植生动、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才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创设贴近初中学生实际的思想品德课堂,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周秀峰 《考试周刊》2014,(49):179-179
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注入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领悟思想品德的精神实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要做到以下方面:将德育观注入学生生活中;尊重学生权利和童年生活价值;提倡广义的课堂学习价值观;构建动态进步的学习知识观;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人以学而立,立以德为先",坚持德育为先是思想品德教师的使命。思想品德源于生活,思想品德教学应回归生活。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实践:联系生活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拓宽课堂外延,过好课程生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还原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内容,进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课堂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科目,容易让学生觉得说教多、枯燥无味,慢慢失去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中考改革后分值比例打折,更是让学生变得“势利”起来,学生在课堂上不冷不热,课堂气氛沉闷.所以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让学生爱听、乐学呢? 一、巧用热点时事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指出“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甚至必须与生活打成一片.”思想品德教育当然也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教师应该将抽象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善于去寻找身边的例子,如学生身边学习与生活的故事、国内外的热点时事等.  相似文献   

11.
张建华 《文教资料》2010,(5):155-156
实现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是构建良好的教学情感生态环境。教师要尊重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积极发掘学习资源.使学生在一个和谐的情感环境中学习.从而激发课堂活力,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实现学生、教师的共同发展.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现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常常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得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脱节,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失去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不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实施生活化教学,把书本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思想品德课堂学习活动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构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生活课堂,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学习知识,提高思  相似文献   

13.
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设计生活化的初中课堂教学模式,激励初中学生在真实生活中理解思想品德知识,运用学到的知识,让初中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思想品德和自己生活的关联。本文将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出发,探究其有效的教学设计,希望可以提升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4.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大等问题。思想品德教学要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探究,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丽群 《广西教育》2013,(30):91-91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思想品德课堂,才能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此,笔者就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促进学校德育教育进行。在传统思想品德教学中,部分教师课堂教学并不贴合生活实际,教学模式局限于课堂,缺乏适当的实践环节,不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其精神和品质。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更好地推进生活化教学,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将教材知识与日常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教学回归生活,促进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领悟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谢玉妹 《考试周刊》2009,(24):198-199
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真正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让《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等方面,理应成为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18.
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的源头活水,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有根植生动、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才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联系社会生活,联系学生思想的实际,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经常介绍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把教学中的抽象概念、观点和原理还原为具体生动的现实生活,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在教学中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创设贴近初中学生实际的思想品德课堂,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下面是我在几年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看法和做法,有不足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参与意识;构建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师生关系;苦练基本功,学习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技能和水平;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遵循认知规律,培养学生质疑、思考能力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生贵 《考试周刊》2011,(76):165-166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况,课堂教学简单、机械、缺乏应有的活力与朝气。思想品德课堂更多地成为学生抄写笔记和背诵的阵地,学生厌倦思想品德的学习,课堂学习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不高。因此,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成为思想品德教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