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少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总是以汉语为中介来实现英语与思维之间的联系。其汉语思维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与英语的思维习惯之间确实存在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学习英语带来干扰。本文就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其汉语中介心理在学习过程所出现的干扰及如何改进教学予以论述,帮助学生克服汉语中介心理形成的障碍,以求又快又好地习得英语。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汉语作为一种中介心理现象始终是存在的,母语在客观上总是对外语学习产生影响。高职学院的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差,如用全英语授课,让他们在单调枯燥的状态下,一种似懂非懂的外来语言会加深他们对英语的抵触和排斥。因此,立足于高职英语教学,应该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合理地应用汉语进行英语教学,以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汉语定势思维的现象,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及对英语教学的不利影响。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汉语定势思维并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谈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语干扰问题"的处理葛宝祥,裴玉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来自母语──汉语的干扰。如何有效地摆脱英语教学中汉语的干扰?本文认为关键在于大学英语语言教学的真实性,即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和语言环境的真实性。这里所说的语言材料的真实性是指英语国家na...  相似文献   

5.
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来自汉语的干扰。如何有效地摆脱英语教学中汉语的干扰?本文认为关键在于英语教学的真实性,即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大量真实的阅读文字材料,真实的听力材料与环境和相对真实的口语(会话)材料与环境以及大量的实践,将学生引入真实的英语世界,让他们在自然的英语气氛中去亲身感受、学习、动用地道英语的表现形式和习惯、强化地道英语的表现意识,增强抵御汉语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英语和汉语在文化上存在较大的差别,从而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又对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作文产生了很大的"思维干扰"。汉语干扰乃是导致表达错误的一个主要原因。分析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对学生学习外语的影响,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教学实践上看,都将是大  相似文献   

7.
人对一切客观事物的认识都依靠比较来进行,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有发现,才有收获。同样,学习英语也离不开比较。 在英语教学中广泛而又恰当地运用比较方法,有助于学生突破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使他们学得快、记得牢、学得活。 一、恰当的英汉比较 在英语教学中尽可能使用英语,以排除对汉语的依赖并避免受其干扰,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无疑是明智正确的。但必要时恰当的英汉比较,有助于克服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从而能排除汉语干扰,正确使用英语。如: 一厂e山山x t come ti’ sob’x,lyeslerd…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教学中,人们往往提倡全英教学,但笔者认为,适当地使用汉语对学生学好英语很有帮助。小学生在学英语时,对母语已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已开始习惯于用汉语进行思维,他们在学习英语时自然会将英语和汉语联系起来。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有选择地使用汉语进行教学,并进行英汉对比,能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一、在语音教学中汉语的使用在我国,小学生一年级已经掌握了汉语拼音,一般在三年级开始学英语,很多学生很容易将汉语拼音与英语音标弄混。因此,在教英语音标时应适当地与汉语拼音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有…  相似文献   

9.
我们从说话起就是用汉语作为交流思想的工具,汉语思维已成为一种客现存在.而学习英语又必须用英语来思维,两种思维习惯之间存在矛盾,作为第一语言的汉语必然对第二语言英语产生干扰,从而形成一些看似正确,实则错误的“汉语式的英语”.这类“英语”如果不被及时指出、纠正, 就会妨碍学生对正确英语的掌握,严重影响英语教学质量和英语水平的提高.本文将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归为三大类,并举例进行对比、分析,抓住尖锐差别,突出表露英语的特点,加深印象,使学生能够克服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培养正确使用英语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影响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叫做“迁移”。如果影响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叫做“正迁移”;如果影响是消极的,起干扰作用的,则称“负迁移”。中学英语教学中经常出现的负迁移,给教学带来很大危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英语教学应自觉地发展正迁移,尽量减少负迁移。  引起负迁移的因素很多,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  一、本族语的干扰  初中生在开始学习英语之前,都经过一段正规的汉语学习,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们已有的汉语知识和学习汉语知识的经验对英语学习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法翻译法在其鼎盛时期引入中国,为了社会的需要广泛应用在英语教学中,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这在中国英语教学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华民族的内倾性格、儒家教育思想及方法、语言学习的环境限制和应试增长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语言翻译法成为英语教学中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历史事实说明任何西方先进的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必须与本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有用武这地。  相似文献   

12.
在汉语教学中,会发现留学生,特别是以拼音文字为母语的留学生普遍认为汉字难写、难记。教学中应充分了解汉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冲突,结合汉字教学的传统经验和最新探索,提高汉字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育的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体现了全新的英语教育教学理念,其中处处都闪烁着整体教育的思想。但近几十年来英语教育的问题之一却正是对英语教育整体性的拆解。鉴于此,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整体被拆解的表现和原因,分析了英语教育具有整体性的特征,为加强英语教育整体性提出若干建议,力求为当前的英语教学,特别是中学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n terms of the adoption of subject,voice,and stative & dynamic styles are shown in this paper through a contrastive study betwee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Little Women.The discussion aims to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formation of a creative method for English teaching and help students solve problems they encounter in the proces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语文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和作用。三个方面角度不同,层次不同。第一方面是语文教学中渗透着汉语文化这一教学特点对英语教学的影响;第二方面是具体的语文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适用情况;第三方面是语文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由此总结出语文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重大、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6.
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中的重要观点之一,是依据“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出发点而得出的结论,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言的规律,为外语的语法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对英语语法教学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使用较广泛、时间较久的两套教材都未涉及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没有考察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教师本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无论在文化知识层面上还是能力运用层面上都有待提高。英语合作教学课堂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中英语课堂组织讨论的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讨论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活动,是英语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本从英语学科特点出发,探讨了组织讨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意义,研究了英语课堂讨论的功能和类型以及组织英语课堂讨论的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众多英语教育工作者已意识到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并就此展开了一系列调查研究。但针对高职英语教学中此现象的存在状况等问题涉猎不足。本文意参照教育部高教司推荐的《中国文化概况》中包含的文化知识,着重对高职院校学生及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及其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态度和对改进这一状况的期望等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较好,却难以用英语表达,而高职英语教师翻译部分中国文化内容等能力也略显不足。中国文化知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涉猎不足是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高职院校学生及英语教师对克服这一状况怀有足够的信心和期待。  相似文献   

20.
词汇问题在对英语国家的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把握汉语的语用特点及英汉两种语言词汇的某些特定差异,是我们改进汉语词汇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