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沒有討論生命發生的問題之先,我們有必要來談一談,什么是生命,生命的物質基礎又是什么? 恩格斯說:“生命是蛋白质体存在的方式,这个存在的方式的重要因素是在於与其周圍的外部自然界不断的新陈代謝,而且这种新陈代謝如果停止,生命也就隨之停止,結果便是蛋白質的解体”。这样的有新陈代謝作用的蛋白質在今天当然只有在有机体內才能找到,而有机体一般講來都是由細胞組成的。於是德国細胞病理学家微耳和(Virchow,1821—1902)就主張細胞是生命的單位,生命只能由細胞開始,細胞以外就再沒有什么生命,因而有机体內除了細胞之外就不可能再有任何活的东西,並且  相似文献   

2.
动物受了刺激就会发生一定的反应。这种將刺激能轉变而为兴奋的过程,謂之感应。这种特性謂之感应性。刺激是作用于机体的外界条件的变化,其强度决定于变化范圍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因此感应性乃是机体对周圍环境的变化发生主动反应的特性。有机体与外界环境是处于不断的相互作用中,这种作用在动物界显得特別精細和复杂。动物不同于植物,借助于运动和位移,能积极向外界覓找和攝取食物(少数例外)。但是外界环境不仅是动物生活的泉源,同时还隐蔽了难以数計的危險。所以感应性对动物来  相似文献   

3.
新陈代謝是一切有生命物体的基本表現,随着新陈代謝的停止,生命亦停止。因而新陈代謝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間的根本区別之点。新陈代謝外在表現是它不断地跟周圍环境真实的物質交換(这当然不是新陈代謝的全部內容)。假使人为地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的联系隔絕,迫使生物体摄取不到养料、氧气和水,体內代謝过程所产生的廢物和二氧化碳也不能排出体外,結果生物即趋于死亡。但是非生物則不然,假使將其与外界环境隔絕,反而更好更長久地被保存下来。如铁不会生銹;石头不会风化。新陈代謝包括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二个內容。这二个內容是通过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来完成的。同化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試教了六节課,教的是《生物学》第一册里的藻类、菌类、苔蘚几个植物类群。经过试教,初步体会到在生物教学中,在組织教材方面有三个值得注意的問題。一是一节課內知識之間的联系問題。生物教材里每一課的知識,如果不穿起一条紅线,就显得杂乱无章,沒有脉絡。应該用什么作红线穿起来呢?我觉得这条紅綫应該是知识本身的內在联系。具体地說,就是要正确地阐述构造跟机能之間、生物体跟生活条件之間的关系。可以用《細菌》一課的教学来說明这个問题。細菌的构造、营养、繁殖对于細菌来說原是统一的,它的营养跟构造相适应,它的繁殖跟营养有关連。讲这課应該先讲清細菌的构造,明确指出它的身体就是一个細胞,細胞里沒有叶綠体。随后由构造引述到营养,說明細菌因为沒有叶綠体,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它是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給生命所下的經典定义:“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重要因素是在于与其周圍的外部自然界不断的新陈代謝……”使生活物質、細胞、有机体的新陈代謝过程的探討提高到首要的地位。无疑地,“新陈代谢”在整个生物学的領域中該是一个核心部分,而如何对中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識的传授,也即如何教好“高中生物学”“新陈代謝”一节的問題,是值得探討的。既然新陈代谢是生命存在的重要因素(即生命的基本特征),所以它是动植物体都有的,关于“植物新陈代謝”一节已在本刊第三期有过討論,在此,祇是对“动物新陈代謝”的数学內容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必须根据语文的特点,滲透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呢?江西省南城县第一中学教师宁冠群在高中一年级语文训练中有计划地与高中一年级开设的《科学人生观》课程进行了横向渗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首先在教育内容方面,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人生观教育因素,设计与《科学人生观》教材知识大致对应的教育“耦合点”,然后,将所设计的教育内容渗透到语文训练的各个环节中去。  相似文献   

7.
細胞的組成成分除了无机鹽和水分以外,大多数为有机物質。本文仅將細胞中主要的有机物質作一个概括的介紹。細胞里有机营养物和組成物質主要的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三大类。 (一)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氫、氧三种元素所組成,大多数碳水化物中所含氢与氧的比例是2:1,与水中氢与氧之比相同,故称之为碳水化合物。例如葡萄糖C_6H_(12)O_6和蔗糖C_(12)H_(22)O_(11),其中氫与氧之比例为2:1;但是某些碳水化合物如鼠李糖C_6H_(12)O_5其中氢与氧的比例不是2:1。按分子結構的复杂程度可將碳水化合物分为三大类,即單糖、双糖和多糖。 單糖除鼠李糖C_6H_(12)O_5,2-脫氧戊糖C_5H_(10)O_4以外,單糖均可用C_m(H_2O)_m代表之,m的值通常大于2。單糖依据碳原子数目又可分为丙糖C_3H)6O)3,丁糖C_4H_8O_4,戊糖C_5H_(10)C_5,和己糖C_6H_(12)O_6等。以上各类單糖由于分子構造不同,又包含有多种多样的糖,現仅就生物体中普遍仔在的戊糖和己糖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8.
问题介答     
问:为什么在受精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的原生质差异大、相互同化的代谢过程就旺盛?其后代的生活力就愈强,适应性愈大?答:在生物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有性繁殖由同型配子演化成异型配子,异型配子进一步的发屡,最后形成目前的卵和精子,它们在形态和生理特性上都有一定的差异。生命的本质就是生物体时刻不停地在进行着自我更新的新陈代谢过程,生命只有在不断同化外界条件并使之转变为自身组成分时才能生存下来。当外界条  相似文献   

9.
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的标准作过这样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症状或疾病表现的状态,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状态。”人的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健康。人不最简单的、独立的,也不是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而进行的特定代谢过程的生物有机体,而是不断地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精神的和身体的复合体。人类为了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必须在其生活过程中不断地对所感到的环境刺激,有选择地相应地作出各种心理和生理的反应。人类疾病是有机体在与自然环…  相似文献   

10.
<正>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那么生物体是如何实现维持稳态的呢?一、生物具备抵抗外界扰动的调节机制目前普遍认为,人体具备维持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  相似文献   

11.
包闽  李力 《生物学教学》2013,38(5):67-67,10
1排泄与排遗的废物来源不同 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水分是生物新陈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这些废物是由生物体自己产生的;粪便是由消化道内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形成的,是生物体从外界摄取的食物中不能被生物体消化吸收的部分。消化道虽在体内,但与外界相通,因此,粪便并非由人体内环境所产生的,这是粪便的来源不同于二氧化碳和尿液的主要原因。简言之,生物体将内环境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将消化道内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遗。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小学生的思想不断受到外界各方面的冲击,相当一部分学生行为涣散,不思进取,无心学习,辨别是非能力下降,出现盲目拜金、追星、攀比、沾染生活恶习等现象。因此加强学生德育教育迫在眉睫,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作者从爱的教育、严的约束、契机把握、家校合作等方面入手,浅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以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2.通过学习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让学生懂得只有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才能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更美好。环境教育渗透要点:第一部分:导入———渗透前的初步准备。为下面环境教育的渗透做铺垫。第二部分:学唱新歌———渗透前的进一步准备。在教唱歌曲前,先让学生以小鸟的身份对比原先生活的地方与现在所处的环境,让它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环境。第三部分:理解歌曲———充分渗透环节。这个部分是环境教育充分渗透环节,让学生从与老师的谈话中懂得“爱护自然,保护…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物教学》2017,(14):55-56
<正>难点1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是相等吗?例1图1甲、乙为两个渗透装置。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时的初始状态,乙图是较长时间之后,通过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相似文献   

15.
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内驱力呢?必须从生活本身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去寻找动力之源,去激发学生自身的内驱力,化被动为主动,从而产生并维持长久的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 ,如何创设环境、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 ,使幼儿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呢 ?下面就此问题谈谈本人在教育工作中的实践与认识。创设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环境。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其不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极作用于外界而获得的。因此 ,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创设一个健康丰富的教育环境 ,是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如在楼道…  相似文献   

17.
中学文学科的教学大纲和课本,编好了一部分这一部分,从1956年秋季起,已经在全国各地使用。文学科的教材分量重不重呢?文学教学大纲和课本今年年底全部编出以后,继续使用一定的时间,例如三四年,在这三四年里,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并把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在生物学研究范畴中,常常把生物体随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特性或生活方式以求更好生存的能力称为适应性。小班新入园幼儿在与幼儿园环境相互作用中,必须学习新的人际交往,形成有关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遵守集体生活必需的初步的规则规范,这一过程成为小班新入园幼儿的适应过程,也形成了其社会化发展的转折时期。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儿童在最初的集体生活环境中形成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保持长久,影响一生;如果这一时期的社会化得以顺利发展,将有助于儿童增强自信心,发展自我意识,促使儿童情绪  相似文献   

19.
周丽 《教师》2015,(12)
美工区是幼儿艺术活动中的一部分,它能为幼儿提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能帮助幼儿解放头脑、眼睛、双手、嘴等各个器官,使幼儿获得最好的乐趣和满足.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如何才能让美工区的活动更有效呢? 1.环境布置是前提 在布置环境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活动内容的选择,我们主要围绕主题活动、地方特色、幼儿兴趣的相互渗透来选择区域活动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数     
弹三弦或拉二胡总是要手指在琴弦上有规律地上下移动,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来。假如手指胡乱地移动,便弹不成曲调了。那么,手指在琴弦上移动对发声有什么作用呢?原来声音是否悦耳动听,与琴弦的长短有关,长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手指上下移动,不断地改变琴弦的长度,发出的声音便高低起伏,抑扬顿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