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术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他们乐于参与并在活动中创造快乐。因此,我们要为孩子提供有利的条件,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丽云 《科技风》2011,(5):159-160
真正的儿童绘画是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充满着童真和稚气。面传统的教育观念,让我们的家长与教师对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存在着误区,不仅扼杀了孩子最可贵的创造天赋,也会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失去绘画带来的快乐。那么如何走出成人对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误区呢?这就要我们必须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善用激励保护的原则,用儿童的眼光看儿童画,学会倾听孩子的画,并用支持、肯定的态度去评价儿童画,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的动力。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自信地成长,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孩子,努力寻找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多放手,为幼儿创造各种锻炼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孩子发挥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数学发生兴趣,就会主动创造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才能引起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孩子数学素质得到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若在半年前,我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小学生养鸡卖蛋,能不影响学习吗?“但是到美国之后我发现,这里学生的书包比我们学生的书包小得多,空得多,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也多得多,学习自然要轻松得多.他们不在课堂上对孩子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而是注重于把孩子的兴趣引向校外那片广阔的天地,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面对陌生领域去寻找答案,千方百计鼓励孩子的创造欲望,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在这里,“影响学习“的问题自然就问不出口了.……  相似文献   

6.
作为小学生走上美术创作之路的,需要我们每位美术工作者用热诚去点亮孩子的心灵,给他们的思想插上翅膀,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己的能力和艺术才华。  相似文献   

7.
美术课堂中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正确引导孩子进入一种持续的思维状态中,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养成这样的"持续思考"的习惯,才能真正的发展自己。每个幼小的心灵里都有一颗发现美、创造美的种子。小学美术课堂的关键在于给孩子充分创造这样的条件和机会,引导孩子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并且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的世界里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中国,科学的中国要谁去创造呢?要小孩子去创造。等到中国的孩子都成了科学的孩子,那时候,我们的中国便自然而然地变为科学的中国了。由此可见科学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强弱、盛衰的大事,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9.
国富 《今日科苑》2007,(10):132-132
陶行知先生“五个解放”的含义是,解放孩子的思想,让他们去想,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去说,解放孩子的手,让他们去做,解放孩子的时间、空间。  相似文献   

10.
张伟萍 《科教文汇》2013,(20):23-24
在一个班里,最让老师头疼的是那些不遵守纪律、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形象,老师一般不会喜欢这样的孩子,所以更谈不上对他们倾注"爱"。但是,班主任要想带好一个班级,成为一名好老师,首先要学会爱这些"不讨人爱的孩子",用"爱"去感化他们,去教育他们。在这些孩子身上,我们要有爱心、信心、耐心。  相似文献   

11.
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他们是独立的、富有个性的个体,我们不能要求他们整齐划一地发展。孩子的调皮行为中蕴涵着一定的智慧。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和谐的教育手段,使孩子的调皮行为变为智慧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一些孩子常常用一些让人无法接受的怪异行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无法获得归属感的焦虑。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用爱和信任去包容他们,接纳他们,用班集体的力量帮助他们遵守集体规则,鼓励他们不断前进,指导他们学习沟通技能,并且让他们承担起为集体奉献的责任,让他们也成为班集体这棵大树上一片美的叶子。  相似文献   

13.
闫群 《科教文汇》2009,(36):222-222
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既注重基础知识技巧的训练,也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思维能力。当我们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要用心去对待,让他们的绘画技能和身心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有着丰富的颜色和变化多姿的形态,孩子天生就爱和自然亲近,大自然中的万物是最好的创作材料。虽然幼儿园没有像热带雨林那样有那么多种类丰富的动植物,但是园内的花草树木,蔬果昆虫,四季变化,也足够让孩子去探索和发展,只要我们引导孩子当个有心人,去观察,去发现,去创作。  相似文献   

15.
现代的孩子大多没有逆境可处,要想让他们成才,就要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经历磨难,认识世界的复杂、人生的艰辛,在挫折中磨练自己,最终养成完美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养成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坚强毅力。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如何对孩子进行“逆向关怀”式的挫折教育呢?国外的磨难成才教育很值得我们借鉴。在美国,孩子到1岁以后,基本上是自己吃饭了。父母把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们面前的小桌子上,让孩子用小刀小叉自己动手去吃饭。绝对看不到父母端着碗追着给孩子喂饭的情景。稍大一点,就让他们生活自理,一旦成…  相似文献   

16.
周逸芳 《科教文汇》2008,(15):59-59
为了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不惜重金进行早期教育投资,为孩子提供“最优越”的条件。但他们所创造的“最优越”的条件是否是最适宜的呢?我们只要分析一下家教市场和各类“早期教育方案”广告就可对其窥见一斑。然而在早期教育中孩子的饮食问题成了很多家长都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就早期教育中孩子饮食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概述。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社会,人被称为高级动物而存在在这个世界中,而聋哑人便是我们这个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聋哑人和我们一样都拼搏在这个社会中,所以,聋哑孩子和正常的孩子一样,都有权利接受正常的教育,他们甚至比我们更渴望知识,更需要知识。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他们的先天条件不足,在学习语文的能力上有困难。学校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上,对聋哑孩子的教导往往不够完善,让聋哑孩子接受困难,而花费比正常孩子更多的时间去学习。随着现代义务教育阶段对语文教学新课程的改革,聋校语文教学无论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是在评价上都应该有重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学会换位思考,用童心呵护学生,用适合儿童的礼仪去教育孩子,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睡午觉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十分有益健康的,有不少人也养成了一种良好的午睡习惯。但是对孩子而言,他们往往是不喜欢睡午觉的,在幼儿园里,他们迫于老师权威的缘故,才勉强入睡。在家里,若是父母不加以引导午睡,他们常常会去看电视或者玩玩具。而且,一些父母也认为,如果孩子不想睡,就不会逼迫孩子睡午觉,只要他们不吵闹,会由着他们自己玩。  相似文献   

20.
美术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创造和想象思维的过程,让孩子利用想象这潭活水,去感受故乡情、家乡美,为祖国的明天创造更多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