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一个字,至今基本字义不变,指的是能吃饭、会说话的嘴。其实,从古代造此字开始,口的说话功能被挤到了第二位,最重要的是指吃饭。其他意义则是口的借用义、引申义了。  相似文献   

2.
说“剔”字     
"剔"是一个具有很多义项的动词,作为一个义项众多的动词,"剔"的语义发展有自己的一个演变过程,即动词"剔"语义扩大,使用范围宽泛的一个演变的过程。下面就从"剔"的本义说起,通过探讨其在各个时期的历史演变,以及词义发生变化的原因,来更加深刻地认识"剔"字。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能"字不是如今"能力"、"才能"、"能源"的"能",它是动物"熊"的意思。所以我说,古代"熊"字是真"能"。甲骨文的"能"是一个象形字,形状就是一只竖画着的"熊"样。到金文时把"熊"横了过来,左上方是"熊"的耳朵和头,左下方是"熊"嘴里叼的一块肉(月),肉(月)的后面是前腿;右边是"熊"的尾巴和后腿。小篆把"熊"变成了上下结构,重点突出了"熊"的头部,下面是叼着的肉和它的前后腿。楷书完全线条化了,已看不出多少原来的"熊"样。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金文中所见到的“履”字,结合文献记载,说明履字的本来意义,并进一步指出许慎《说文解字》中关于“履”字说解的不妥。  相似文献   

5.
说字谈词     
本文分别从字体源流,词义演变,诸义图示和语言实践四个方面分析了“望”、“族”、“表”、“乘”四字,以期清晰展示这些字词的溯源、演变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丁”字笔画简单,但历史悠久,在甲骨文中便已出现。针对“丁”字的本义,学者们也各执己见、意见不一。文章从“丁”字的字形演变、构造、字义、文化内涵等方面对“丁”字进行了多方位的考释。  相似文献   

7.
说“益”     
曾见有人把“益”字除了“皿”以外的上边部分写成了“兴”,虽然只是多了一个笔画,但违了字源,便成了非驴非马的错字。究其因,乃不明原始字义和字形演变过程所致。  相似文献   

8.
9.
《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的经典巨著,也是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它开创了汉字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一传统方式。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说文解字注》)。那么,它为什么要命名为《说文解字》呢?"文"和"字"又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10.
“州” 字考     
辞书有一“州”字,注明“音形,义未详”,今考敦煌写本,可以确证该字为“刑”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三个方面谈了笔者在从事十多年的古代汉语教学中对“因形求义”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释“庚”     
"庚"字的本义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说。从对古今学者观点及"庚"字后起义项的分析来看,"庚"的本义应该是"有耳可摇之乐器"。其演变过程应为:"庚"从"有耳可摇之乐器"的本义引申出"接续"义和"更替"义,表示天干第七位及年龄是"庚"的假借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纠正了《说文解字》对“相”字本义的错误解释,以“相”字为例简略阐述了“引伸义”和“本义”之间的发展关系。“相”字的本义不是“以目观木”,而是“以木代目”。“相”字是从“盲人的手杖”这个本义,引申出“帮助”“辅佐”和“省视”“察看”两大语义系统,它们的读音都应该统读成xiànɡ。“相”字在作为副词时,念xiānɡ。作为副词的“相”字,大致有四种用法。  相似文献   

14.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顺”为“理也”,当为“顺”之引申义,“顺”之本义应为“合乎自然次序”。依据有三:第一,参照“顺”的古文形体,比合“川”、“页”两意,可推求“顺”之本义;第二,“顺”之本义在古代文献资料中用例颇多,现代方言俗语亦可佐证;第三,“顺”的这一本义是其整个词义系统的源头和总纲。  相似文献   

15.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顺"为"理也",当为"顺"之引申义,"顺"之本义应为"合乎自然次序".依据有三:第一,参照"顺"的古文形体,比合"川"、 "页"两意,可推求"顺"之本义;第二,"顺"之本义在古代文献资料中用例颇多,现代方言俗语亦可佐证;第三,"顺"的这一本义是其整个词义系统的源头和总纲.  相似文献   

16.
释“方”字     
方子剑 《文教资料》2014,(35):17-18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及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方"字的本义为"併船也",但从"方"字出现的其他文献资料及辞书中,"方"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联系并不明显。如果能够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进行比较,将形训和义训相结合,则能论证有关"方"字的合理解释,还原"方"字从本义向引申义转变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17.
说“舍”     
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义有着密切的联系。"舍"是个常用字。长期以来,很多学者认为"客舍"的"舍"和"舍弃"的"捨"在意义上毫无关系。这一说法值得商榷,还有待于继续挖掘,文章使用汉字字形结构分析手段,在对"舍"字字形和本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舍"的词义系统的梳理,分析了"舍"字的意义演变线索,得出"捨"的"舍弃"义是从"舍"的本义"客舍"引申出来的,"捨"是"舍"的分化字。  相似文献   

18.
说“舍”     
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义有着密切的联系。"舍"是个常用字。长期以来,很多学者认为"客舍"的"舍"和"舍弃"的"捨"在意义上毫无关系。这一说法值得商榷,还有待于继续挖掘,文章使用汉字字形结构分析手段,在对"舍"字字形和本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舍"的词义系统的梳理,分析了"舍"字的意义演变线索,得出"捨"的"舍弃"义是从"舍"的本义"客舍"引申出来的,"捨"是"舍"的分化字。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对《晏子春秋》中"酣""酲"二字字义的分析,以及对后世不同时期文献中这两个字的字义的分析,并结合《说文解字注》《王力古汉语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的查阅,更加直观具体的理解"酣""酲"二字字义的发展变化情况和一字多义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