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茶     
茶字趣解 1.“茶”字的来龙去脉。古时代称“茶”为“荼”,何时少了一笔呢?那是在唐代开元年间,编了一部《开元文字音义》,由唐玄宗作序,书中改“荼”为“茶”。皇帝代序的书谁还敢不遵照执行?经过一段混用时期,“茶”便完全取代了“荼”字。 2.以“茶”字象征长寿。茶字以“草”作为字头,与“廿”相似,中间的“人”字与“八”相  相似文献   

2.
<正>主题演讲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广东省的韦雅凡。我演讲的题目是“宪法守护茶香路”。在我的家乡,有一片神奇的叶子,它就是香飘海内外的凤凰单丛茶。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民间的“开门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这是文人墨客的“八大雅事”。从物质到精神生活,中国人始终离不开一个“茶”字。在潮州,“茶”更是被排在首位,被称作“茶米”。“有闲来食茶”(潮州话),“有闲来食茶”(普通话),是潮州人最常说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3.
茶品     
王剑冰 《新读写》2013,(10):49-50
一 茶字的构造如此之美,看着这个字就让人生发想象。人和草和树在一起,就是茶。  相似文献   

4.
字炫皓,号三口居士、一茶山人。梧州学院中国广西六堡茶研究院副院长,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六堡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名誉副会长。出生于六堡茶故乡一广西梧州市,研究生学历。少而好茶,游名山而问佳茗,以茶事为乐。数十载遍访茶区,会友论道,深得六堡茶品鉴之妙。  相似文献   

5.
品诗如泡茶     
正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滋味,重在意境。古人曰"草木中人,我心若茶。泱泱华夏古国,乃茶之故乡,茶之始壤,更乃诗之国度,诗之文明古邦。"可见茶与诗早有联系。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他以高度的概括力",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形成精彩的诗  相似文献   

6.
正几千年来,茶一直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才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但与此同时,饮茶并不只是一种生理需要,它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无数诗人、画家为我们留下大量以茶为主题的诗、歌、书、画。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对"茶"字起源的考证,则是对茶文化研究的基础。"茶"字究竟从何而来,又是如何演变的?"茶"字的来历根据许慎的"六书"分类法,"茶"是一个形声字。但它的最初形式并不是"茶",而是"荼"。"荼"有多重意义,其中一项就是"茶叶"。我们发现,"荼"的读音和"余"相关,后来荼之所以读"tú",是因为这  相似文献   

7.
英国茶文化     
茶,英语中称为tea,其源于汉语,其实它是厦门话的“茶”字音译,英语中始见于1660年,有tee和tay两种拼法,但按“官话”音译的cha字出现更早,为1598年,不过拼成chaa而已。欧洲文献中首次见到“茶”是在1559年,据说中国茶叶开始大批进入欧洲市场是在1610年前后。英国人迟至1650年后才“引进”此物。  相似文献   

8.
蔡东 《广东教育》2010,(7):70-70
中国人的春节,其实在残冬,总归跟春天沾了边,于是过年时,我内心就隐隐期待着,为了还有些遥远的明前茶。明前荼,属于阳春,来自江南,是茶中的绝色,自然的恩典。茶迷们几乎是怀着朝圣的心态,迎接这一年一度的盛事。  相似文献   

9.
“荼”(音tu)是中唐以前对“茶”的主要称谓,而“荼”于《诗经》始见,于是二者的关系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并进行了相关研究,但至今仍存有异议,或同物说或异物说。笔者通过对“荼”和“茶”意的再次考证同时结合植物学的相关知识认为:一、《诗经》中的“荼”和今天“茶”为不同事物;二、今天的“茶”字源于“荼”字。  相似文献   

10.
茶到汉口盛,汉口因茶兴。汉口是万里茶道最大的集散地。汉口港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内河航运码头。汉口港从龙王庙延伸至丹水池,长达30华里,沿岸码头林立,每天停泊近千艘茶船。汉口集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帮,汇集了来自湘、鄂、赣、皖、闽、川六省的茶叶。从1861年开始,汉口成为全球最大的茶叶输出港。西方观察家曾经说;如果不是茶叶贸易,实际上没有一个西方人会来到这个东方城市。在西方人眼中茶叶是汉口存在的唯一理由。汉水湖北段是万里茶道重要旅程。茶船沿汉水逆水行舟,从汉口至襄阳,行程700多公里,历时20余天,沿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和人文遗迹。  相似文献   

11.
四川是茶的故乡。据古文献记载,当 中原文化语汇中还未有"茶"字时,古蜀 国人已在纳贡中包括了茶这个贡品。 茶馆,是中国城镇居民社会活动的重 要场所。然而,中国茶馆最多、最有特  相似文献   

12.
人生如茶     
"茶"字拆开即"人在草木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几度冷暖,几许纷繁,人与茶之间有着怎样禅意的相联?茶从离开茶树那一刻起,就期待着与水相逢;水唤醒茶,茶成就水;水包容茶,茶激荡水;茶因水而重生,水因茶而丰润……泡茶如人生,需恰到好处;时间短了,茶没有入味,淡了;时间长了,入味太浓,苦了……茶与水的缘,许是因万年前溪边婆娑的小树,此时才牵手相随;水与茶的份,许是千年前嫩叶上留连的珠露,今朝才倾身相许……味因水觉甘美,心因茶而和宁;茶终于寂静,水终于无音。茶凉时,水静了,水静时,茶清了;  相似文献   

13.
人生如品茶     
<正>黑色的夜幕给我安静的感觉,思想就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慢慢沉淀。桌上的茶冒着缕缕的热气,富有中国传统的茶文化让我感觉到亲切。人生如茶,茶如人生。一路走来,让我领悟到了成长两个字的分量,就像三杯不同味道的茶。无忧当八十摄氏度的水冲入玻璃杯的时候,茶叶也随之翻动,茶叶随着时间的作用慢慢停的时候,杯里的水已经微微泛黄了。叩一口,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过后细想,却让人回味无穷。这种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谜语:“人在草木中”,打一字,谜底是“茶”。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叶的故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了人工栽培茶树,当时只是做药用,可是,后来这片神奇的叶子成了“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成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成了一种必需,成了一种精神旨趣的指向,成了一种文化。不过,即便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们,在读高中的那个年龄也不一定喜欢这苦而且涩的饮品的,更何况现在的年轻人在饮料上有了那么多的选择。可是,又何妨透过这些美文,去看一看到底什么是茶,去看一看茶的后面到底有着怎样的世相、人情或者是文化呢? ——主持人  相似文献   

15.
茶经·一     
正茶,传承千年,镌刻千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  相似文献   

16.
品茶一刻!     
世界上的三大饮料中——茶、咖啡和可可饮品——喝茶的人最多。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还有茶叶自古已闻名世界,而且从那时起,茶叶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根据不同的加工方法,中国茶可以分为五大种类:  相似文献   

17.
君子一言     
<正>前段时间看了一本名为《三杯茶》的书,书名来自巴基斯坦的巴尔蒂人的一个习俗:家里来客人,一般都要敬茶。第一杯茶,你是陌生人;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宾客;如果你得到第三杯茶,那表明主人已经把你当成家人,他们愿意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得到巴尔蒂人第三杯茶的是一个名叫葛瑞格·摩顿森的美国人。1957年出生的葛瑞格是个登山爱好者,1993年,他来到巴基斯坦,从  相似文献   

18.
字如人生     
昏昏沉沉地从一个清晨醒来,望着窗外忙忙碌碌的行人,想到自己暑期的清闲,心中便有种罪恶感。翻开一本书,呷口茶,一行字从我的视野中跳跃出来——“字如人生”,想想也不无道理。不同的人字迹不同,能从中看出人的性格也不奇怪了。  相似文献   

19.
喝茶(节选)     
梁实秋 《中文自修》2023,(11):14-15
<正>我不善品茶,不通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从无两腋之下习习生风的经验。但是,数十年来,喝过不少茶,北平的双窨、天津的大叶、西湖的龙井、六安的瓜片、四川的沱茶、云南的普洱、洞庭湖的君山茶、武夷山的岩茶,甚至不登大雅之堂的茶叶梗与满天星随壶净的高末儿,都尝试过。茶是我们中国人的饮料,口干解渴,惟茶是尚。茶字,形近于荼,声近于槚,来源甚古,流传海外,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人无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啜名种,下焉者牛饮茶汤,甚至路边埂畔还有人奉茶。(地域之广,历史之悠,上至天子贵胄,下至田园乞儿,凡有国人处便有茶香。)  相似文献   

20.
王静娜 《现代语文》2005,(12):128-128
中国自古就有"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的说法.文物鉴赏家陈鹏举先生在<书法的奥秘>一文中说:"书法是什么?说到底是中国人的气度与胸襟."洪丕模先生也说:"人们在欣赏颜真卿、刘海粟、康有为、毛泽东等人的书法作品时,不仅是欣赏其美妙独特的结构,风神饱满的线条,也是在感受书法背后的这个人的精神气质."或遒劲洒脱或端庄秀丽的毛笔、硬笔书法,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阅读它们,犹如阅读灵动的生命,那是电脑设计出来的缤纷多彩的艺术字所无法比拟的.书法的那种气定神闲,那种"宁静致远,淡泊名利"似乎与都市人快节奏的生活格格不入,并且似乎正在渐渐淡出,但当你驻足一间飘着墨香与茶的清香的房间时,那种久违的文化古韵刹那间浮出,让人回味无穷.回望初中写字教学,不由得不让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