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科学》2016,24(3):86-86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民国北京史。全书没有以市政和景观变迁为中心,而是将这座城中的“人”(包括精英阶层和底层居民)的感受、体验和行动作为叙述框架的核心,展示了北京居民怎样通过主动而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去应对当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巨变。同样,本书抛弃了民国北京究竟更“传统”还是更“现代”的二元争论,综合考量古老帝都被塑造成现代中国“文化城市”过程中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新旧力量的交互作用,展现北京城市空间在“时间性的复杂重叠”上的丰富程度。  相似文献   

2.
《出版科学》2016,24(3):27-27
推荐理由 人类的历史书写充斥着“目的论”或是“进步论”。郑也夫教授通过对外婚制、农业、文字、造纸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这六项文明里程碑的起源考辨,干脆利落地论证了文明的重大突破往往不是如相关学说所言由目的性行为所致,而是偏离最初目的的副产品。本书不仅揭示了外婚制是维护氏族内部秩序的副产品,农业是获取天赐圣米的副产品,造纸术是制作树皮布的副产品,雕版印刷是制作印章拓片的副产品等观点,更重要的是,通过还原历史细微辐射出文化演进的复杂脉络。例如,活字印刷在中、韩、欧的不同命运是各种不同因素“杂交”的副产品,而且副产品会衍生更多副产品。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和爱森斯坦的《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都可被视为对印刷术之副产品的注解。副产品论的启示在于创新的根本不是“设计”创新而是提供副产品“变异”所需的宽容与自由。  相似文献   

3.
《出版科学》2016,24(3):121-121
推荐理由 本书是心态史(history of mentalities)研究和阅读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如何探究18世纪法国人的思考方式?达恩顿的《屠猫狂欢》作出了示范。书中试图陈述的不只是过去的人们想些什么,而且包括过去的人们如何思考--也就是人们如何阐明这个世界,赋予意义,并且注入感情。从民间故事到城市档案,从书籍订单到著作目录,达恩顿在那些非权威文本的幽暗处探索隐藏的历史真相和人类心灵状态:残酷的屠猫在印刷业学徒眼中如何成为“好笑”的狂欢;一位同时代读者是如何阅读畅销书作者卢梭的作品……作者以人类学家“民族志”式的入微观察,在文本、意义与读者之间来回穿梭。本书随笔式的文学笔调和优美精准的翻译亦为本书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4.
《出版科学》2016,24(3):64-64
推荐理由与多数“著作权批判”流于口号的道德审判或是只破不立的口舌之快不同,李琛教授以缜密而隽永的学术笔调,对著作权制度的正当性、功能、对象和性质等基本理论进行细密客观的历史还原和检视反思。本书的贡献在于建设性批判,“不唯书,只唯实”的立场贯穿始终。无论是质疑“鼓励创造”功能说还是反思“人格权”性质论,作者都不是简单化的逻辑归谬或全盘否定,而是还原错位观念进入主流话语的复杂背景与社会动因,从而完成对理论的解构与重建。如在作者看来,“鼓励创造说”最大问题在于遮盖了著作权“分配市场利益”的功能本质,其道德煽动性造成对现实的压制与扭曲,阻碍各国的自主选择与网络环境下的制度变通。同样,只有认清“著作人格权”的本质是法律建构中的观念拟制,与一般人格权不同,著作权制度才能摆脱理论枷锁,成为有生命力的活制度。  相似文献   

5.
正推荐理由出版家应该有哪些品质才能成就一流的出版业?纵观中外大出版家,他们丰富多元的出版品质之间,会存在一些"交集",这些"交集"我们可以从《出版的品质》中发现。该书由近20位著名出版人撰写,他们均是业内卓有研究的行家,也是笃志力行的行业精英,传主都是中外出版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出版家,他们曾以各自的风采书写了不朽的出版传奇,他  相似文献   

6.
正推荐理由民国时期的出版业上承晚清新式出版,下启新中国出版,在中国出版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与意义。正因为如此,"在当前应该提倡和重视20世纪出版史即近百年出版史的研究"渐成学界共识。作为民国出版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吴永贵教授的《民国出版史》,对民国的图书业历史,从行业经济史和出版文化史两个维度,进行宏观把握与概括。同时对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几十年来,出版史研究逐渐走向兴盛,从不同时期的出版史到不同出版物、出版机构、出版人物、出版思想的研究,层出不穷,呈现一片繁荣之势.但细究起来,仍可以发现诸多的不足,其中对于外国出版史研究就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究其原因,一是语言的障碍,使很多人望而却步.二是文献的相对缺乏.尽管现在已经有了诸多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但相对而言,文献的获取还是存有难度.  相似文献   

8.
9.
10.
《出版科学》2016,24(4):32-32
推荐理由 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三千年来,文明、智慧、财富、悲悯、苦难、贪婪、疯狂、妄想在这里互相碰撞、此消彼涨,合演着一部漫长的、人类从荒蛮走向文明的悲喜剧。史学家西蒙?蒙蒂菲奥里依年代顺序,以三大宗教、欧亚多种势力围绕“圣城”的角逐、王朝兴衰更迭为主线,以编年体的方式讲述耶路撒冷的壮阔史诗,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与耶路撒冷相关的百代过客。这部书初读时很难消化,因为几乎每一页都有新人物登场,惊心动魄、翻天覆地的历史事件发生,但作者之笔能够迅速刺透表象,让我们看到历史的重演或者巨变,又感受到生命繁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力量,让我们感叹,总该为未来做点什么美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出版科学》2016,24(4):118-118
推荐理由 《红楼梦》的第五十四回,曹公曾用数笔带过一位名叫“慧娘”的姑苏女子,精通诗文刺绣,却红颜薄命。红楼群芳中,有一个家道中落、秀外慧中的女儿邢岫烟,可惜着墨也不多。两百多年后,美国历史学者曼素恩将目光投向这些生于普通书香之家的江南才女,她借鉴微观史学的史料分析与叙事方式,以作品、地方志及回忆文章为线索,通过合理想象和推测还原常州张氏家族三代女性的生活、社交、情感乃至政治立场。她们不仅是文坛的沧海遗珠,更是中国历史的另一面,她们虽“冬无棉衣,朝夕不给”,只得“刺绣以易米”,却能边忙碌边钻研韵律,写下“良才未沦没,光彩识干将”的诗句。因此,作者笃定地说:20世纪的新一代女性名望或许源自分赴日本欧美所掌握的新知识,然而在志气、自信与创造力方面,她们都是张门才女的传人。  相似文献   

12.
《出版科学》2016,24(4):99-99
推荐理由 本书是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中国的历史》(十卷本)的第六卷。这套书是日本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每卷都由该历史时段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撰写。这部隋唐卷的历史,与我国历史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厚隋薄唐”,作者对隋朝初年的制度建设给与了充分肯定,对“贞观之治”和李世民的才干则评价不高。对武则天主政、唐朝文化的论述,则是投放到东亚的整体历史背景中论述,并结合了作者本人和当代日本隋唐史研究的综合成果。了解日本学者观察我国历史的思路和视角,对于我国读者是很有意义且有意思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3.
郭平兴 《出版科学》2017,(1):125-128
近几十年来,出版史研究逐渐走向兴盛,从不同时期的出版史到不同出版物、出版机构、出版人物、出版思想的研究,层出不穷,呈现一片繁荣之势。但细究起来,仍可以发现诸多的不足,其中对于外国出版史研究就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究其原因,一是语言的障碍,使很多人望而却步。二是文献的相对缺乏。尽管现在已经有了诸多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但相对而言,文献的获取还是存有难度。  相似文献   

14.
正在书海遨游这么久,在您的心目中,一定会有一份"好书"档案吧?哪些书,在您的心目中,是知识的唯一?或者,哪些出版社、出版机构,是您购书的首选?在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出版科学》理应作为其中一个阵地,供同好者聚集。《出版科学》自本期开始,拟展开《我心中的好书·中华出版物》征集活动。如果您推荐的出版物被《出版科学》采纳,《出版科学》会赠送您一整年的刊物以聊表心意。如果您已是我们的赠阅对象,您也可以将刊物赠送给友人,编辑部会保障每一份赠刊准确送达。您的推荐,将成  相似文献   

15.
正推荐理由《新华字典》伴随我整个小学的学习生活。所有生字的读和写全部查找新华字典,《新华字典》理所当然成为我心目中第一个知识的权威!后来知晓它的出版单位是商务印书馆,从此见到这几个字也便心生敬意。因为这层敬意,读书的兴趣也有意无意向着商务印书馆靠拢。先后仔细读过《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商务印书馆百年大事记:1897—1997》《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等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美)何伟亚著,刘天路、邓红风翻译,刘海岩审校的《英国的课业: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一书,近期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7.
《出版科学》2016,24(4):66-66
推荐理由 本书作者松居直先生是日本绘本的先驱人物,他不仅是一位绘本出版家,更亲自创作了多部绘本及多部绘本理论著作,如《幸福的种子》《绘本之力》《松居直喜欢的50本图画书》等都已出版了中译本。这些理论著作的共同特点在于,松居直先生以温柔、真挚的话语,从儿童心理、儿童教育、亲子共读、语言特征、插画的审美艺术等不同角度解说绘本,字里行间,处处皆可点醒专业人士的灵犀,引发为人父母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8.
正推荐理由有书评人曾说:"当你读到这样一本书时,你会比98%居住在中国的人,以及95%居住在美国的中国人更了解中国。"这个精确而夸张的数据显然有宣传炒作的嫌疑,但《论中国》作为一部中美关系专家、历史的亲历者和缔造者、哈佛大学教授、有着88年人生经历的思想者和政治家解读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收官之作,的确值得品读。在当前全社会对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反思与讨论的形势下,我认为每个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当读一读这本书。因为基辛格博士不仅全面地列举史实、  相似文献   

19.
正推荐理由近代知识分子的个人传记是我热衷的内容。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求学、生活在最动荡的年代,经历着物质的极度匮乏、人生的颠沛流离,但他们却有着最高贵的气质、最坚韧的品格,肩负着着对国家兴亡最沉重的担当。本书作者齐邦媛是武大校友,经历过西迁乐山,后旅居台湾,是著名英语言文学专家。她既是一名学者、一位大学教授,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女性。她暗恋过空军英雄,嫁给  相似文献   

20.
正推荐理由读到《江村经济》的时候,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只觉得学术论文原来可以这么朴素、简洁,但同时却又理性、科学、深刻。70年前江村的经济问题研究,已被世界经济学术圈所关注。可见,学术不一定是高大上啊!只要能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并启发现实,就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研究。社会科学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