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法律与伦理的关系是市民社会秩序的根本性的结构问题.法律与伦理都是社会规范,它们明确分担着自己的调整领域,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对于社会的发展不可或缺.但是,作为社会发展的张力两端,法律与伦理又相互矛盾且无法均衡.在社会发展具体阶段,往往会出现需要对社会发展张力一端进行限制而对另一端进行激励的情况.然而当某一端的价值增至极限,就又会衍生出负价值,而且其价值越大,负价值也越大,对此最终的价值判断标准只能是看其是否从总体上有损人类的美好生活.法律与伦理在相互拉拽的过程中保持动态的平衡与协调且带着某种负作用向前发展,是两者关系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市民社会是一个在西方社会产生并在西方社会发展起来的,不断变化着的概念。近几年来,学术界再一次掀起了对这一概念的深入讨论。而市民社会中到底存在着哪些伦理特征,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特征又是怎样的,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审视,这样才能从市民社会的理论中更准确的得到一些发展我国市民社会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外在体现,而市民社会的“政治国家化发展”、“历史性发展”、“人性化发展”等中国式发展逻辑,则分别造成了毛泽东思想中“政府”与“社会”之间、“民族史”与“世界历史”之间、“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伦理张力。  相似文献   

4.
孙彩平 《中国德育》2007,2(3):95-95
社会伦理提供一个社会所认可的合理性价值体系,决定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及社会的运作模式,是社会文化的内在凝聚力。巨大社会变革(包括教育及道德教育变革)会导致社会伦理的转型。社会伦理转型的核心问题是道德主体的转变。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三种伦理主体:虚幻的神、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与之相应,道德教育的伦理范式也经历了三种变化:记诵经典内容、灌输社会约定的内容和规范、反对灌输内容和规范。当前中国的社会伦理正处于转变过程中。正是这一转变,使中国学校道德教育不得不放弃灌输不可质疑的、外在既定道德观念的做法,转向尊重学生道德判断权利,引导学生自主生成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上看.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与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深入发展。中国的市民社会逐渐产生和壮大起来。由于历史和化的原因。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可以保持天然的良好关系,这使得市民社会可以在中国的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及人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表现在:第一,市民社会是建立民主政治的基础和动力;第二,市民社会在促进经济市场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市民社会可以更好地保障个体利益,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市民社会是国家政治生活领域之外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自主性社会领域,它表征的是国家与社会的二分.市民社会的生成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与德育改革有着内在的关联性.一方面,变革德育的精英化取向,使德育能够获得相对的独立性,是市民社会发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中国市民社会萌生的特点和它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也使这一转型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市民社会理论与中国法律文化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久以来,中国法学理论界政治解释学、法律注释学的倾向比较浓重,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批判主义、自由主义等法学观念及研究方法逐渐被我国学者所接受,并将其“本土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法理学研究的发展,并从更深远的意义上促进了中国法律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以此为代表的是90年代后兴起的“市民社会理论”,促使法理学的变革和更新,促进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研究市民社会理论与社会转型、文化变迁的关系,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政治文明建设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消费伦理规范体系是伦理规范体系中一个重要分支.构建当代消费伦理规范体系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能更好地推动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本文提出并阐述了消费伦理的两大原则,即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和谐的原则;提出并阐述了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和科学消费三大规范,倡导节俭和合理消费相统一的消费、符合保护生态环境要求的消费以及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9.
东西方市民社会秩序中企业伦理展现两个传统的伦理原则,即儒家伦理和新教伦理。但在后传统社会中,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共同的道德传统的有效性基础已经全部丧失了,这两种伦理精神在当代企业活动中的规范作用也失去了其合理性。企业伦理作为应用伦理学的范畴必须借助于对话伦理学,企业伦理规则的制定不是寄望于传统伦理的所谓“普遍原则”,而是根据具体的行为背景,通过当事人的对话,达成相互理解的规范以解决相关群体的冲突。对话原则成为当代企业伦理的建构原则,由此决定了传统企业伦理的当代转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伦理的当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过几千年发展与沉淀的中国传统伦理能否在当代继续散发独特魅力,这是当代中国伦理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文章从中国传统伦理的发展和特征来把握其基本内涵,以明确其实现当代转型的前提和基础,进而从传统伦理的当下境遇提出其实现转型的必然性,最后提出转型的意义和出路。  相似文献   

11.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民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伦理观的养成是正在发育中的中国公民社会的内在诉求,在公民社会和公民伦理观的发育中,必须走出用西方市民社会发展观来审视中国公民社会的学术误区。中国宪政制度上的优势决定了公民社会的必然性和塑造公民伦理观的必要性。科学的公民伦理观必须是以公共理性交往为基础,以主体间平等为轴心,以明确的道德责任为界限,以追求政治的正义为归宿,并与传统的“内圣”之德、道德本位主义、奉献型道德、强制型道德和索取型道德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12.
市民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都具有自由、平等的发展空间。由于社会现实中每个个体的利益追求是狭隘的,因而就需要有一种力量来规范和管理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以保证社会良性有序的发展。作为公意体现者和执行者的政府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经济上消除社会贫困、政治上协调好各个利益集团的关系、在社会道德方面形成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以最大程度实现公意。  相似文献   

13.
公民伦理在日用人伦之外间接而生,它不仅仅隶属于道德情操的范畴,还是行为的规范性法则.对公民伦理核心概念的论述,需要从“个人的善“与“社会的善“谈起.现代社会公民伦理作为一种道德概念与行动哲学,体现出六种基本特质.在这个民主参与的现代社会中,公民伦理承担的是整合理性的人与理性的规范的道德使命.  相似文献   

14.
政治宽容:国家与公民社会良性演进的理性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政治生活中最具根本性意义。中国传统国家与社会合二为一的关系表现出政治的本质特征是政治不宽容。国家与社会的适度分离,遵循政治宽容的原则分别建构自己的内在规则和价值,是现代性成长的必然。由中国进入现代生活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境遇所决定,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需要依靠国家生活的主动“范导”,在宽容的基础上锻造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国家与社会互相承认对方的合法性,互相支持与互相授权,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不再是此消彼长而是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15.
节约型社会的发展伦理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约型社会需要与之对应的文化伦理的转型,节约型社会的伦理基础应当是对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彻底反思基础上的发展伦理。发展伦理认为,传统发展模式是以挥霍性消费为前提的增长,本质上是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挥霍性经济、非节约型经济,是与可持续发展相冲突的。发展伦理立足于人类的整体利益、生存利益和长远利益,将自然纳入伦理的调整范围,并通过“人为自己立法”的积极行动,实施有约束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节约型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新加坡儒家伦理思想与现代公民道德教育得到了完美结合,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八德"和五大共同价值观即是对儒家精神进行的现代意义上的转化和升华。新加坡在儒家伦理思想与公民道德教育的结合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不仅解决了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方向、动力、目标、战略和途径等问题,而且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对发展理论的哲学研究、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发展经济学等相关学科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和行动的标尺,是影响和左右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支撑点。在如今和谐社会中,师德是生产力、师德是文化力、师德是发展力。在重视教师职业需要的前提下,坚定理想信念与充满爱心是实现师德提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在长期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保护环境、美化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经过对民族地区传统生态伦理观及其特征的分析,表现了少数民族生态伦理与和谐社会生态建设的契合之处和现代价值,说明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在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所提倡的伦理规范、行为准则,通过生产生活习俗、宗教禁忌、习惯法等形式,以超自然的力量规范着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行为,形成人们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和谐社会生态伦理建设提供了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20.
农民融入市民社会与社区教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融入市民社会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目标,同时也是实现城市稳定与维护城市秩序的重要保证。在实现这一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社区教育应依托其特点与优势,重点突出对农民的技术能力、行为规范和市民观念的教育,提升农民的生存能力、规则意识和公共产品的保护意识,实现农民角色的转换,推动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