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汉代的刺史制度是在秦朝监御史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地方监察制度,对巩固和维护封建集权政治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刺史制度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尤其是其后来的地方官化,对我国古代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向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转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刺史一职,乃是“周行郡国,省察治状、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的。而苏俊良先生认为,这“只反映部分历史事实”,“却忽略了两汉刺史的职权范围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演变”。这个分析是中肯的。 政治上,两汉刺史除对郡国二千石实行监察外,对另外的监察侧重有所不同。 西汉刺史对郡国的监察,正如王先谦在《汉书补注》中引用清人王鸣盛语曰:“历考诸传中,凡居此官者,率以督察藩  相似文献   

3.
汉承秦制,建立了十分严密的户籍制度,早在汉朝建立前,出身刀笔文吏,深知户籍重要性的箫何,在刘邦入关后,诸将纷纷争取金帛则物之时,萧何却独收秦的律令图书,"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臧之。沛公具知天下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  相似文献   

4.
汉初,继“文景之治”后,中央政权仍面临内忧外患,加强中央集权是统治者首先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刺史制度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本文详尽地论述了刺史制度产生、发展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汉代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时期,也是上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健全与推广时期。汉代的上计制就是依据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由县而郡、再由郡至中央逐级进行的。笔者试图通过对郡国和属县这两个不同层次的上计的分析来阐明汉代上计制的特点和历史作用,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6.
<正>任子是汉朝任用官吏的一项制度,是汉朝法令规定的中上层官僚所享有的一种封建政治特权。这种制度对于汉代的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一定的作用,而且给后代的官僚制度带来了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一番考查和探讨。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以求正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7.
汉画像石作为我国文化艺术样式中的杰出代表,始于西汉,风行于东汉,是汉代艺人雕刻在墓室、棺椁、暮祠、墓阙上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石刻艺术品,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特征,在艺术形式上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但两汉以后,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丧葬风俗、民间艺术趣味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和当时艺术母题的变化与画像石自身的发展局限性而逐渐走向衰落直至消亡.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64):186-187
我国汉朝刺史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监察制度,首创了我国古代中央巡察地方的先例,而瑞典议会监察专员制度是世界上颇具影响的一种政治制度,也是瑞典行政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大致从这两种制度的相同和不同两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汉代的刑罚不同,执行的方式也就不同。在笞刑的执行方面制定有专门的法律,有较为严格的执行程序。在执行没收罪人财产以及将其妻子收至官府做徭役方面有法定的执行机关或执行人员按照法定的执行程序进行。为确保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汉代还规定了劳役抵债和替代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10.
汉代在中央和地方都相应地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监察体系,并开创了我国古代行政监察立法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在论述汉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基础上,对汉代行政监察制度的效果及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1.
列宁说:“国家一直是从社会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机构,一直是由一批专门从事管理、几乎专门从事管理或主要从事管理的人组成的。人分为被管理者或专门的管理者,后者居于社会之上,称为统治者,称为国家代表。”这批人就是官吏。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有必要从农民身上榨取的无酬剩余劳动中分出一部分作为报酬,付给这批官吏;反过来,又纵容他们向农民榨取更多的甚至越过薪俸几倍的无酬剩余劳动。汉代也是这样,官吏俸禄的开支是很大的,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随着封建制度的强化而发展的,而汉朝是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形成阶段.秦创建御史大夫府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增设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为中央监察官,在地方设立十三剌史,监察地方二千石长吏,并制定了第一个专门性的地方监察法规.  相似文献   

13.
察举制是汉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它萌生于汉初,确立于汉中叶,在两汉历史进程中发挥过重大作用.西汉晚期之后,随着统治阶级构成发生变化,世族地主阶层逐渐走上政治舞台,察举制渐渐沦为世族把持政治、官僚结党营私的工具,丧失其活力而走向衰亡.关于察举制的研究,已取得可观成果,但早期研究中所形成的一些影响深远的意见,如劳干先生所提出的察举标准问题,仍囿着一些学者的思路,有进行清理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汉代为保障官僚机构正常运转,有效实施管理社会的职能,君臣定期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这就形成常朝制度。汉朝中前期,常朝制度并不明确。从汉宣帝开始实行明确的五日一朝常朝制度。朝臣除因病、丧事等私事外,均须上朝,赶上重要时令免朝。尽管可能因为皇帝的怠政有令不行,但并没有新的常朝制度产生,非常朝期间皇帝可以召见大臣商议国事,但这不是制度意义上的常朝。  相似文献   

15.
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采取了焚书坑儒、禁绝私学的极端措施。虽有博士官,只备政府顾问,始终没有注意到设立官学。这也是秦二世而亡的教训之一。汉朝建立之后,陆贾向高祖陈说马上可以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劝高祖文武并用。著《新语》一书,也谈到兴办学校是治国根本,提出“兴辟雍庠序而教诲之”,但其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皇庠序之事”。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至汉武帝时出现了统一强盛的新局面。用什么样的思想文化为巩固政治的统一服务?通过什么途径得到巩固政治统一所需要的大量人才?这是社会现实所提出的迫切问题。武帝即位,倾向儒术。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置《五经》  相似文献   

16.
在汉代记载中,每见博士奉命出使的现象.对此现象进行考析,颇可见汉代“博士”在性质及作用方面异于后世之处.一在西汉的遣使巡行制度中,奉使者的身分,据《汉书》所言,包括谒者、大中大夫、光禄大夫、谏大夫、太仆、丞相椽、御史椽等.按汉代职官制度,其中谒者、大夫有受命奉使之任,其他各官多  相似文献   

17.
秦汉官府押送囚犯的“槛车”有原始的木笼囚车和封闭式的车厢,犯罪的贵族则往往使用条件舒适的辎车.押送的犯人包括贵族、官员、将领、驻外使节、叛军首领和部分平民.有些罪犯需要蒙目并佩带桎梏,若是王侯、高级官员则允许奴仆、侍卒随行赡护其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巩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使形成于战国的封建官僚体制进一步系统化;它的表现之一,就是建立了完整的休假制度,给予大小官吏各种法定的假日休息。考察汉代官吏的休假制度,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这些休假大致可以分为周假、节假、事假、病假、丧假和赐假六种,现将其内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列宁说:“国家一直是从社会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机构,一直是由一批专门从事管理、几乎专门从事管理或主要从事管理的人组成的。人分为被管理者或专门的管理者,后者居于社会之上,称为统治者,称为国家代表。”这批人就是官吏。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有必要从农民身上榨取的无酬剩余劳动中分出一部分作为报酬,付给这批官吏;反过来,又纵容他们向农民榨取更多的甚至越过薪俸几倍的无酬剩余劳动。汉代也是这样,官吏俸禄的开支是很大的,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汉代察举制度的由来、得失及顺帝时期所作的改革,认为,汉代的察举选官制度虽然比及“任子”制度有所进步,可以为封建统治集团注入新的生机,但由于当时统治集团日趋腐败,即使察举制度再有所改革,也挽救不了汉王朝一步步走向覆灭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