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舜徽先生“读无字书”之主张,于其学术研究中之体现,可自两方面观之:一则表彰古人于此问题之身体力行,二则化用至己身具体学术研究,解决相关困惑。这一点于今日“象牙塔”之职业知识分子来说,其省视作用相当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张舜徽先生研治文字学的方法论,主要为分类法和声训法,作为其小学研究的指导性思想,在他的《说文》研究过程中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今天深入研究张舜徽的学术思想,不能不对此加以注意,它所展示的治学经验,值得我们后学一代珍惜并学习。  相似文献   

3.
张舜徽先生治学气象弘阔,力倡会通之学,慨然将推广郑樵会通之志,继承《通志》之业引以为己任.本文浅析其于郑樵会通思想之推崇,借见此于先生治学之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舜徽先生与《史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舜徽是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也是20世纪《史通》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之一。他的专著《史通平议》,注疏与评议相结合,在内容上较前人著作更为丰富。他将《史通》置于中国古代史学演进的路径之中,高度评价其史学批判性质;并以褒举其精华,亦不护其短之态度,公允评价刘知几史学批评得失。  相似文献   

5.
著名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出生于湖南沅江,自幼在湖湘文化的熏陶中长大,早年在湘的求学经历和教学生涯厚植了其学术发展的根基,同时也对其学术的取向起着一定的模铸作用,从而使其学术表现出明显的湖湘情结。这种湖湘情结之一端体现在其文字学研究方面。文字学是先生早年所专攻的学问,身处湖湘间,故其训释文字颇以湖南地方方言、湖湘名物风...  相似文献   

6.
许刚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5):141-143
张舜徽先生(1911-1992),湖南沅江人,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生前尝任华中师大历史文献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学识渊博,贯通四部,近世迩来少得之通人大师.先生毕生以著述育人为职志,留下传世鸿作20余部,主编10余种,洋洋洒洒千万余言,并时学者中殊为罕见,是遗于后人的一笔极可宝贵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7.
论张舜徽先生文献学与史学思想之会通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舜徽先生,当代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学识渊博,贯通四部,近世而来少得之通人大师。其治学气象弘阔,力倡会通之学,慨然将推广郑樵会通之志,继承《通志》之业引以为己任。本文仅就盘献学、史学浅析先生学术之会通特征,并见其受郑樵之影响。  相似文献   

8.
著名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在清代学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长期的治学过程中,他一方面继承了乾嘉学者"言必有证"、实事求是的学风,同时又"深病乾嘉诸儒能为考证之学,多不能为考证之文"之弊,因此既重视史料的分析和考证,更注重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之言。从《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到《清儒学记》、《文史通义平议》等,无不反映出先生扎实的考据功底和善于融会贯通、能自成一家之言的治学风范。  相似文献   

9.
《郑学丛著》,是史学家、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一部文献学论著,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训诂学专著。张先生一生,博览群籍,无师自通,潜研不倦,笔耕不辍。他治学严谨,著述宏富,至今海内外出版、翻印其学术专著达二十种之多。张先生认为:“清代二百六十余年的学术,特别是乾、嘉学者,都围绕了‘许郑之学’努力用功。”“当时,朴实治学的精神,形成了风气,各效所成,写出了不少专著,留下了丰富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了文学创作的"虚静"说.对于"虚静"说学术渊源的讨论,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实际上,"虚静"之说始于老子.老子的"虚静"与庄子的"心斋""坐忘"等都是一种泯除了各种知识经验的精神状态,荀子的"虚壹而静"对此有所扬弃,而是一种保留有"一"、有"所臧"的精神状态.而刘勰<神思>中的"虚静",是在"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下、清除了内心世界中各种经验而呈露出来的一种心境莹彻澄明的精神状态.因此,比较而言,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的"虚静"说,渊源于道家的老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张舜徽是现代著名文献学家。本文介绍其24部著作,重点介绍《清代扬州学记》所论述的扬州学派的“通核”之学,可供大家参考。张舜徽70—80岁倍加勤奋撰著的精神,也值得大家效法。  相似文献   

12.
张舜徽先生在其著作中,有许多论及读书与治学的心得经验,极可珍贵。但以《说文解字》为中心,对此略作探讨,期待能够有裨于我们今天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会通为张舜徽校雠学的显著特征.虽然张氏关于校雠学的一些观点存在偏激,但其会通的校雠学在古文献学史上有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詹安泰先生的《屈原》和《离骚笺疏》两部专著,是20世纪屈学和楚辞学史上的重要力作。《屈原》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普及性读物,对屈原的时代、家世、生平、思想、艺术成就及重要作品等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和评论,视野开阔,思致敏锐,研究方法自辟蹊径,材料运用精当娴熟,持论平稳中肯,亦不乏独到发现,显示出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功力,令人服膺,且兼有义理与考据之长,兼顾普及与提高,确实称得上是建国后所出题名《屈原》的论著中最好的一种。《离骚笺疏》是詹氏长期研究《离骚》的心得结晶,其“笺疏”博采众说以发明己意,其“通论”较之《屈原》又有所拓展,皆持论稳妥,解说圆通,自成体系,体现了詹氏严谨求实的一贯作风。  相似文献   

15.
有汉一代,今文经《诗》学昌盛,齐、鲁、韩三家均立博士。时代的需要及三家《诗》学自身的特点是其兴盛的主要原因。然而,官办经学繁荣的背后潜藏着深刻的学术危机,日益繁琐的师法家法严重束缚了其自身的发展,《鲁诗》的抱残守缺、《齐诗》的阴阳灾异、《韩诗》的“引《诗》证事”“微言大义”是三家《诗》衰微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张舜徽先生离开我们,转眼间已有17年了,但先生留下的著作,仍是我们最好的导师,先生治学的精神,仍是我们最好的食粮,为我们指引着学术的方向,鞭策着我们治学的步伐。孔子曰"温  相似文献   

17.
张舜徽先生于经典名言极为重视,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以涵咏心性,一是用以探讨学术。  相似文献   

18.
19.
近15年来对张舜徽学术思想的研究,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主要涉及对张舜徽清代学术、文献学、经学、汉学等方面的研究。当然,为了弘扬一代国学大师的学术成就,对他学术思想的研究还有将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0.
关于《诗经》分类中“雅”之本义及其特点的争论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了。其实“雅”本为鸟名,音同“夏”,后又成为一种特殊的乐器名。周人常自称“夏人”,因此将自己的音乐命名为“夏”乐,体现了一种对祖先的景仰。“雅”作为一种乐器与《诗》中的“夏”乐演奏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大夏"乃古乐名,为示区别,因此改“夏”乐为“雅”乐。《孔子诗论》的出土对于《诗经》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它对于《诗》的分类依次是:讼、大夏、少夏、邦风。这就从客观上证明了“雅”通“夏”,“雅乐”即“夏乐”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