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体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与内化。人是有一定情感的,对事物都有自己的喜恶。人们对事物的喜恶程度严重影响了其对事物的认知。人若是对一事物喜爱,认知速度就加快,并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与成就感,成为一种享受;相反,就是痛苦,是浪费时间,消耗生命。  相似文献   

2.
陈兰琴 《教书育人》2002,(10):38-39
“态度”是人的高级心理活动,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依据自己的观念体系对待一类社会事物的认知、评价以及行为的准备状态与心理倾向。大学生由于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成长、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先天素质也存在差别,除了形成多种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兴趣、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外,还形成了不同的信念、意见和价值观,对同一事物的态度也不相同,并导致其行为也不一致。因此,掌握大学生态度及其转变规律,有助于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一、大学生态度的特性大学生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成分:一是认知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自编态度问卷对上海市9所高校的573名在校大学生就残疾学生接受高等融合教育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认知维度上,在校大学生对残疾学生及其接受高等教育的态度较为积极,但对高等融合教育形式相对陌生。在情感维度上,在校大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接纳态度。在行为倾向上,在校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倾向态度较个体行为倾向态度更为积极。被调查者的性别、专业、与残疾人的接触频率及对高等融合教育的了解程度对其态度有影响作用。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实施高等融合教育在同伴接纳这方面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相似文献   

4.
在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而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性格,才把一个人与他人区别开来。性格是一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的形成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并将自己的反映保存下来,巩固下来,形成个体一定的态度体系,又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中,构成个体一定的行为方式。这些态度和行为方式经常地、一贯地表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中,就构成了一个人的性…  相似文献   

5.
正态度是人(主体)对对象的一种评价。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接受了弗里德曼(Freedman)的观点,认为态度包含三种成份,态度对任何给定的客观对象、思想和人,都具有认知的成份、表达情感的成份和行为倾向的成份,即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殊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要素组成的心理倾向,可以形成以某种成份为主的态度,也可以形成混合性或综合性的态度。由于学生态度对寝室卫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巨大影响,于是校方寝室卫生管理者对学生态度的准确拿捏能够使学校掌握寝室卫生工作的方  相似文献   

6.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活动,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体验具有以下特点:1.体验是对学习个体,包括个体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的重视。因为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以学生个体经验为基础的,是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更是使学生整个精神世界发生变化的过程。2.体验是学习个体在数学活动中的行为、认知与情感的整体参与。数学课堂上的行为具体…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符合人的需要"即是事物的价值特性,"态度"和"体验"皆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的认识方式或反映方式.而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是将情感辐射到教育活动的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在接受教育影响的方方面面,无不渗透着情感因素,无时无地不伴随着情感的参与,情感发展与认知发展并存,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相融.  相似文献   

8.
一、引起对成年人继续社会化问题关注的原因“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其基本涵义是指个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基本的生活生产技能、接受一般社会生活规范从而获得个体的社会性,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当一个人学会了社会或群体的行为模式,能自觉意识到社会对个体的角色期待,具备了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应有的最起码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行为方式时,这个人就由青少年阶段过渡到了成年人阶段,其社会化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笔者在本文中的研究对象,正是从传统意义上看己经完成了个人社会化过程的那一部份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9.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要素之一,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即个人的心理能力在社会环境的适应过程中所作出的反应评价,个人接受外部事物后,自身内化的自我认同系统。它是一个人自幼年起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逐渐培养而形成的,它是主导个人立身处世的心理行为准绳。它包括个性、意志、情感、智力、世界观、理想、信念、传统习惯等要素。它不仅表现在个人的心理品质、个性特征等对外界事物评价的数量方面,也具体表现在个人学习、工作、人际关系及生活等综合行为适应能力的完善等质量方面。具…  相似文献   

10.
态度形成与转变理论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态度是人格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预测人的行为必须研究人的态度问题。一般说来,个体行为对外界刺激发出的反应受到自己态度的调节,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学校是青少年道德健康成长的主课堂,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是促使学生良好品质态度形成和不良品质态度的转变。因此,开展态度形成和转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当前学校德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作为社会成员,个体随时随地都会对某人某事作出一定的评价或反应,这些评价或反应就是态度。诸如“我喜欢”、“我讨…  相似文献   

11.
责任心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自身的社会角色以及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认知、情感体验及相应的行为。责任心是个体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是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核心品德,体现着一个人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个体的行为总是与一定的态度想联系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也总是会受到学生关于体育锻炼的态度的影响的:在学校中,学生能否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锻炼态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锻炼态度是指学生对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评价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它是学生在长期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从一定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中习得的[1]。  相似文献   

13.
一、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及特点人是社会的人。任何社会为了使自身能正常延续、发展,就必须使社会个体掌握这一社会的文化,遵守社会的规范。社会学上把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与文化环境中,可以接受软化的人类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终身接受社会文化与行为模式的教化,并在变革现实的活动中不断完善与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称为人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态度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是个人对他人、对周围事物及某种社会现象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一般来说,态度主要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心理成分,它们互相协调,并广泛地与个人所持有的信念、价值观和各种需要发生密切联系,对实际生活起到调节、定向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6.
性格是人的个性的核心,是一个人最鲜明、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人对现实的态度主要表现在对待社会、他人、事物和自己等各方面,因此,正直或阴险、诚实或虚伪、节俭或浮华、谦虚或傲慢、勤劳或懒惰、勇敢或怯懦等,都是不同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7.
梁钊 《中学教学参考》2009,(21):132-133
一、逆反心理的含义及其构成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因自身固有思维模式和传统观念定式与特殊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知识水平、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态度不一定相同,往往就会产生误解、分歧、隔阂,甚至产生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8.
王立娜 《成才之路》2013,(25):36-36
人在认知过程中,会先认知事物的表面形式再认知事物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他所认知的事物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而不同的人因其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对事物的认知会产生偏差,这就是社会认知偏差。社会认知偏差这条暗流,同样侵蚀着一座座美丽的象牙塔。比如某大学生伤熊事件、马加爵事件,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发生在接受  相似文献   

19.
一、学生逆反心理的内在机制态度是指人们对他人和其他事物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逆反心理属于态度的情感成分。态度的产生是人们的内部需要和外部环境及刺激因素发生作用的结果。态度会给人们的活动以一定的规定性。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态度体系中的各种态度是互相联  相似文献   

20.
一、优化教学目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认识到:向学生传授社会科学知识不是社会课教学的惟一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相对理性的社会认知、责任意识和行为,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社会的关心,在与人交往、处理社会事物时具有恰当的态度和适度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掌握认识社会问题的方法,形成初步的思考社会问题和现象的能力,掌握一定的社会技能。这是我们社会课教学宏观的总体目标。其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辩证地处理教材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之间的关系,从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方面考虑。另外,由于学生所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