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突破了长期以来教材的一元化和把课程窄化为教材的观念的束缚,课程资源的意义日益凸显。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要求打破把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禁锢。过去,我们把教材看成是"整个世界",但现在我们应该认识到"整个世界"都是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2.
现代课程观认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生活的世界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是教学活动的缩影,而不是教学的圣经。“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应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好资源。”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世界中可资借鉴的课程资源,是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以前的课程观念,认为教材(实际上过去的“教材”概念往往是指规定的文本)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教师讲好“教材”,学生学好“教材”,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新课程认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特别是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是实施新课程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凸现了课程资源的意义,不再把教材看作是“圣经”。它只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工具,一个“平台”,为学生学习提供一种“范例”,是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以,在认识上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体现出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沟通课堂内外,挖掘多种课程资源,构建有机、合理的语文教学资源的体系,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有更多的语文学习机会,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辟广阔的新天地。一、挖掘校内学习的无穷源泉1.拽住教学中每个让孩子心动的瞬间。过去,我们把课程(其实只是教材)看作“整个世界”,所以“按部就班、准确无误地完成教材任务”,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唯一目的。现在,我们应该认识到“整个世界”都是课程资源,作为教师就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会涌流无限生机的“泉眼…  相似文献   

6.
《福建教育》2006,(10A):17-17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认识和行动上突破“教材”的概念局限,寻求更为广阔的课程资源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在看惯了“热闹与轰动”、感受过“欣喜与激动”之后,会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课堂教学的效率,审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课程资源的视角看,有效教学意味着“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作为重要课程资源的教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材,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因此,我们要树立开放的、人性化的教材观,认真做好教材的“再开发”,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王敏 《考试周刊》2010,(3):214-215
“新课程”有一个关键的概念,就是“课程资源”。如今我们倡导“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但教师为什么要调整、补充或加工教材.教师为什么要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改变课程观,实行开放式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材(课本)只是一种重要的但绝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而传统课程观把语文教材(课本)奉为一点也动不得的规定性的法典。在这种课程观的束缚下,语文教学就只能是文章一篇篇地分析,文段一段段地研读,练习一道道地训练。  相似文献   

10.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关系课程建设的重要理念。这一新理念的提出,大大突破了传统教育把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限,使人们从更广阔的视野上去思考实现课程目标可供利用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目前,新课程正在走进校园,广大教师正以无比的热情进行着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与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消费和实践,还是课程的生产和主动设计。所以我校特别注重引导教师从教材的使用向教材的开发、研究角色转变。为了把它作为我校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工程,我们重点在挖掘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开发校本课程上作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然而我们以往的课程观念局限于国家统一设置的课程和教材,对丰富多彩的地方课程资源没有进行开发利用。与此课程观念相对应的则是教师在课程教材方面只是执行者而不是研究者和创造者。随着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我校积极进行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中心、学生需求为基础、自主发展为导向”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试验,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提出 1.“班本教材”概念的设想 教材——主要的课程资源,有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在重视开发课程资源的今天,作为长期从事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我们,能否以班级为单位来开发课程资源呢?  相似文献   

14.
刘梅 《现代教学》2006,(1):50-51
我校在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中,一直致力于探索和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拓展型课程系列,并把拓展型课程作为落实两个能力(创新、实践)的重要基地。“理财”是我校小学部四年级学生选修的拓展型课程项目之一,由经济课程“我们的世界”改编而来。该课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有关商业和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技能,使学生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走近经济的世界,初步了解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理解大多数国家在经济上是相互依存的。现以此项课程资源的开发,谈谈我们的做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和教师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继而,课程专家对课程资源的内涵分不同角度描述,社会生活、技术资源、自然资源、校园资源、人的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有形的实体和无形的氛围等等领域,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上的专家、特长才艺之士等一切可用于教育的人力资源,静态的教材教参、课外读物,动态的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一切教育活动,都被描述为现存的课程资源。然而,教师身在课程资源海洋中却常常面临“无米之炊”的尴尬。仅仅不胜枚举地描述存在各种课程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需要深入探讨怎样就地取材,盘活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6.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即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也就是说“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因素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课程资源中开发出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喻芳 《河北教育》2006,(12):15-17
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即课程,教师不应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因而,对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进行创造性理解和使用已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应摒弃“以教材为本”和“教教材”的旧观念,确立“以人为本”和“用教材教”的新理念,通过创造性使用教材,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扎实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与教材在教育活动中的关系也开始发生变化。“教教材”和简单地“用教材教”的观念必将要改变,而开发课程资源将成为教师的重要职责。这一观念的转变,既给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相当长的教育历史上,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几乎丧失。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教师在课程发展方面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我们需要给教师以相当的专业自主权,包括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力。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介入课程发展之后…  相似文献   

19.
陈静 《湖南教育》2006,(5):43-43
教材是教师最常用、最熟悉的课程资源。教材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教材就是平常我们使用的教科书(包括电子音像教材、图册),广义的教材是指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新的课程观认为,教材是一个活的文本,一个充满张力的不竭的学习源泉,是学生成长的坚实平台。教师必须注意教材与生活、社会的融合、沟通,使学生对教材这个“点”的学习能基于一个广阔的“学习的面”。教师要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做到既走进教材,又大胆地超越教材。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教材”被误以为是数学教学唯一的课程资源,致使互动的、生成的、创造性的教学过程被解释为教师“教教材”与学生“学教材”。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资源观,明确指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笔者认为除了教材以外,还存在以下一些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