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加剧了中西方体育的冲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西方体育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在运动目的、表现形式以及思维方式上各有不同并各具特色。在当今社会,相互吸收、相互融合是弥补各自文化不足的首要选择,中西方体育文化都应该敞开自己的胸怀,共同造福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2.
体育文化全球化与中国体育文化的自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表明中国传统体育有其自身发展轨迹与历史演进过程。自近代以来,中国体育逐渐融入以西方体育为代表的现代体育之中。在中国体育与西方体育互融的过程中,中国体育文化自觉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无论怎样,就目前发展趋势看,中国体育文化必然融入世界体育。  相似文献   

3.
审美诉求是中西方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及其孕育出的文化传统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审美追求和情趣。为厘清中西方体育种种不同的表征背后对于审美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和文化学研究方法,对审美追求的不同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审美追求不仅构成中西方体育文化各自发展的主要文化基础,也是其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诉求,试图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体育全球化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体育全球化的实质是欧美化。奥林匹克是当今体育思想、组织制度、内容形式的集大成者,欧美中心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特征是“输出”意识强烈、排他性、强化认同。欧美中心主义的体育全球化与人类的理想是相冲突的。在新的世纪,体育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但体育全球化必须以文化的差异为基点,充分认识世界体育发展主体的多元性。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是体育发展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孙景平 《山西体育科技》2003,23(1):35-36,51
东方体育文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教育、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在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影响下,东方体育文化不再是封闭环境里的自足体,而是同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的汇流中迅速发展。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历史条件和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使西方体育文化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竞争激进的风格。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直接结果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同时,东方体育文化中有价值成分,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作者从东西体育文化的引思中;从21世纪和未来社会需求来考虑;从改革和完善体育教育的内容和结构出发,提出了以思想道德教育,竞争价值观,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复合式体育教育观。  相似文献   

6.
《湖北体育科技》2015,(11):958-960
通过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法对东西方体育文化形成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中西方体育文化虽起源相同,但因文化基础不同,其表现形式、发展过程呈现出相应的差异。认识理解东西体育文化的变迁差异与价值取向,为促进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加快推动中国民族优秀体育文化国际化进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后,西方体育伴随着西方文化,开始从美国、欧洲、日本涌入中国,西方体育与中国传统体育经历了冲突、融合、接纳的过程之后,中国开始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体育思想、价值观和方式已不再适应正在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西方体育的优势逐渐被中国人所认可。   古代中国没有与古希腊类似的体育方式,也没奥林匹克形式的体育比赛活动。然而这不能说中国没有体育,只是采用的方式完全不同,例如:武术、气功、戏、击技、养生等。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这一概念引起了中国人的注意,西方体育项目逐渐开始被中国了解和学…  相似文献   

8.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场文化的盛会--源自西方的奥林匹克文化与东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相接触与融合的盛会。文章主要从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动互补,北京奥运将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等几方面对其进行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武术现代化的发展是绕不开西方体育这个强势的西方文化。中国武术的体育化确实为其生存提供了空间,但也加剧了传统武术的没落。面对中国武术和西方体育之间的借鉴、跨越以及融合的历史趋势,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选取精神文化视角为切入点,以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差异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中国武术竞艺的"娱己性",西方体育竞技的"娱他性";中国武术柔性的"内倾性",西方体育刚性的"张扬性";中国武术始终的"平衡性",西方体育循序的"整合性";中国武术技艺的"重感性",西方体育技术的"重理性"。从精神文化视角再比较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之间的"绝缘性",旨在克服中国武术在发展中的亵渎现象,消除以西方体育的文化模式来同化中国武术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性别视角,对近代校园体育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近代校园体育的兴起,与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和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西方近代体育思想的传播有着紧密联系。新旧思想的不断冲突、融合,动摇了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社会性别观念,促进了近代女性校园体育的兴起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奥林匹克精神与体育文化》一文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论述,认为,“言必称希腊”对于研究体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言必否定其他”的做法却是偏激的。此外,还探讨了研究职业运动员体育道德和兴奋剂问题的必要性、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冲突和交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其中文化的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内在层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态。21世纪世界体育文化的交融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这一历史趋势中,必须理性的审视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竞争力是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体育作为“西方文化”的一种物化载体,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进入中国。由于西方体育文化与东方传统体育文化本质上的差异使得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传播必然受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抗阻,因此,体育领域中的“西学东渐”是一个充满着矛盾冲突的过程。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整理,总结出:近代上海体育在西方侨民体育的示范和引导下,走上从惊诧、排斥到调和、吸纳西方近代体育的发展历程,完成了对西方近代体育从吸纳、比照、融通的3个递进的演进过程,实现了西方体育在中国本土化的“变迁”与“重建”的过程,上海民族传统体育也经历了“解构”到“建构”的痛楚,实现了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体育文化建设三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广义文化学视角审视中国体育文化建设问题。认为:后发外生型的中国体育在本国从未获得体育本体价值的普遍社会认同,不好运动而偏爱心智娱乐的文化传统,社会支持不力,体育圈规则的某些不良习惯是阻碍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中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应转换为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竞争力、软实力、文化力、外交力等;中国社会体育的价值应在满足基本人权、平等权利,提升身体素质、健康素质、生活质量中得以体现;中国学校体育的价值基本内容应包括健身能力、锻炼习惯、身体素质、体育知识、顽强意志、合作意识、竞争精神等。确立体育对于个体生存空间、生命质量、生活方式的独特价值,倡导体育在社会层面上对社群稳定、社区和谐、社会活力的积极意义,意识到体育对于国民利益、国家实力、国际形象的表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倪依克 《体育科学》2011,31(12):79-83,93
原始人类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产生了原始的祭祀与图腾崇拜,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肢体活动逐渐演变为审美体验。由于各地区、各民族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审美观念的异同。对美的认识不同,也促成了不同的体育文化和活动方式。但是,中西方文化对于身体美的最终认识,都是内在与外在美的统一,都更珍视人的内在与外在的和谐。体育应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中获得精神元气,回归体育美的本原。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奥运会选择北京是历史必然,奥运会在中国举办为中国更快地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同时,为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崇德尚礼,重视理想人格的塑造,坚持健身祛病的体育功能,对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西方体育文化与东方文化在此交汇、碰撞,必将给中国体育文化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常娟  常静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3):268-27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体育营销广告传播的影响进行了总结,指出中西方的体育价值取向、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存在差异,同时根据相关的体育营销理论及跨文化广告传播理论,在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跨文化广告传播效果影响的基本上,对跨文化体育营销广告传播策略问题进行初步探究,提出了提高跨文化体育营销广告传播效果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8.
论体育与体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中国体育文化建设角度出发,阐述体育与体育文化的概念及其关系。分析学术界使用的体育文化概念与体育实践中体育文化概念的差别,并重点论述当前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内涵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梳理等方法,对中西方身体观与英式橄榄球身体文化的逻辑关系进行研究。经研究发现:中国身体观受中国传统文化道家的影响逐渐建构成"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和谐发展观,而西方身体观则受古希腊奥运会和身体与精神的二元对立的影响,西方以协调且富有力量的身体为荣,并力求超越自我,与阻止身体达到完美的一切障碍进行斗争,逐渐形成外在竞争和自我突破的身体观。而英式橄榄球以激烈的身体对抗为基础,逐渐建构成肉搏、团队、超越性身体文化,这种身体文化与中国身体观的发展逻辑相向而行,但却与西方身体观的发展逻辑不谋而合,同时这也是阻碍我国橄榄球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此,我国应该推广及普及英式橄榄球运动,以英式橄榄球运动为渠道,促进中西方身体观的交流与融合,使中西身体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