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古希腊哲学家捷诺曾讲过一则有趣的故事,读来颇有启发。一个学生问他的老师:“老师,你所掌握的知识比我的多许多倍,可是为什么你对自己的解答总是有点怀疑呢?”老师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用教鞭在沙土上画了个大圆圈,又画了个小圆圈,然后说:“大圆圈的面积代表我掌握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代表你掌握的知识,这两个圆圈以外的地方就是你和我无知的部分。因为大圆圈比小圆圈大,因而接触的无知的部分也比小圆圈多,这就是我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捷诺的话揭示出一个让人深思的哲理:已知的东西与未知的东西往往成正比,“让人觉得无知…  相似文献   

2.
《知识窗》2013,(5):56-56
如果一群人坐在屋子里.这时一个陌生人走进来.他会径直向谁询问:“请问厕所在哪里?”答案是:有着“厕所脸”的人。“厕所脸”能让陌生人产生亲近感.而初次见面的印象往往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那么.你也有张“厕所脸”吗?  相似文献   

3.
竹韵 《知识窗》2007,(7):8-9
一个青年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劲儿。”  相似文献   

4.
你是否愿意在身体里植入芯片,遥控家用电器,并让另一个“芯片人”接收你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正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从小善于思考,喜欢辩论,一生献身科学。"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曾经放出此等狠话的他并不是个狂妄的人,而是个十足的奇才。关于他的奇趣故事,你知道多少呢?  相似文献   

6.
数学与赌博     
两个人乘气球迷失了方向,看见地上有人时,他们便问:“您能不能告诉我们,我们现在在哪里?”地上的那个人坐下来开始思考,半小时后回答道:“在气球吊篮里。”于是气球上的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这个人肯定是个数学家。”“你怎么会这么认为呢?”另一个问道。第一个人笑道:“首先他过了很长时间才回答,其次他的答案绝对正确,最后他的回答根本没什么用处。”确实,数学最大的优越之处正是它的严格性和确定性,没有含糊不清之处,数学的定律和证明永远都是逻辑分明的,没有任何漏洞。当然,数学并不是没有用处的,而绝对是最关键的科…  相似文献   

7.
一个默默无闻的公司小职员一夜之间登上了世界巅峰。在记者招待会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身穿工作服的岛津制作所研究人员田中耕一(43岁)掩饰不住惊讶,腼腆地笑道:“喜出望外。”为经济不景气而苦恼的公司职员纷纷向他表示祝贺:“你是我们的骄傲。”在小柴昌俊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田中又赢得诺贝尔化学奖,“双喜临门”让日本列岛为之震动。田中说,他突然接到了通知获奖消息的电话。对方用英文说:“你是田中耕一吗?包括你在内,有3人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我们向你表示祝贺!”他只听清了“诺贝尔”这个词,不敢相信自己获…  相似文献   

8.
46南洋岛热带植物园别墅 ,老大卧室。老大气势汹汹地对太太大喊大叫 :“你说我与苏明较量是鸡蛋碰石头 ?是白痴 ?放屁 !老子就不信斗不过他 !他聪明 ,我也不笨 ,他能搞世界名人网站 ,能研制电脑人 ,我也能让他的电脑人变成一个昏头昏脑的白痴 !”47南洋岛热带植物园别墅 ,何祥卧室。苏洁 :“何祥 ,我们想离开这里恐怕很难 ,老大天天都严密监视我们。”何祥 :“我倒有一个办法。”苏洁 :“什么办法 ?”何祥悄声说 :“和你哥哥联系 ,让他带‘电脑人’苏洁来暂时顶替你 ,来个金蝉脱壳之计。”苏洁 :“那会不会泄露电脑人的秘密 ?”何祥 :“不会…  相似文献   

9.
幽默与智慧     
《科学生活》2011,(2):86-86
搞笑无厘头 空姐老婆 从前有一只老鼠他很想找一个老婆,可总是找不到。终于有一天他高兴地对他的朋友讲:“我有老婆了。呵呵!” 朋友说:“你怎么不把弟妹领来让我们看看。”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讲的是战国时候政治家孙叔敖的故事。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谁遇见两头蛇就会死。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不能给您养老了啊!”他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真的看见两头蛇了。”他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想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他妈妈高兴地说:“好,好!你不要怕,蛇没有咬你,怎么会死呢?再说,你除了一条害虫,做了件好事,不仅无祸,还会有福呢!”这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两头蛇呢?古代关…  相似文献   

11.
上面四张脸孔是科学家用电脑制作的。哪个面孔更让你觉得亲切?更能让你产生信任感?俗话说:人不可貌相。但心理学家发现,其实人类是很容易被外貌欺骗的。(资料图片)人不可貌相,这是中国古训。但是,最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其实人很容易“貌相”,往往就从一个人的相貌判断其是否可信可靠,甚至会因此决定能否把钱财托付给他。  相似文献   

12.
蒋方舟 《知识窗》2010,(8):42-42
我有一个外校的同学从大一开始就积极地推荐我加入学生会。大一的时候.他说:“人上大学,还是应该培养点公共服务的意识。你应该进学生会.大学生可不能都像你一样.”现在过了一年半.偶尔聚会见到他.他仍真挚狂热.但是推荐语变成:“人准备进入社会.总要了解一些腐败和阴暗面.这样以后才不至于被人万箭穿心.死无葬身之地.你应该进学生会.大学生可不能都像你一样.”  相似文献   

13.
你有没有钱     
宋朝的司马光是当时的大臣,很多人刚进朝廷的时候总是先去拜访他. 他跟对方聊天的时候,常常会问一些让人很难堪的问题.他问:“你家里有没有钱?”“你的开支够不够?”“你有没有欠人家的钱?”诸如此类.被问的人出来以后都很奇怪,说司马光这么一个了不起的大臣,怎么会问我有没有钱这种又小又怪的问题?后来大家再打听,才知道原因.  相似文献   

14.
小顽童的成长 费恩曼1918年5月11日出生于曼哈顿的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父亲十分崇尚科学,很早就引导儿子用“科学”的方式去思考。父亲告诉费恩曼:对任何事情,不管告诉你的人多么有名,不要相信事实就是这样。这种态度贯穿在费恩曼一生的科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15.
熟悉科学史的朋友可能知道,伽利略为了驳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的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曾经设计过一个“思想实验”。这一理论设想记载于他晚年出版的《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至今还作为科学史上“思想实  相似文献   

16.
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在教育方面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回味怀特海的“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思维”;“教育必须超越以被动的方式接受他人的思想,必须加强首创精神”;大学要“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传授知识”等教育理念,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把你不用的东西扔掉,它就变成了垃圾。你有没有想过,你不要的东西,也许对别人有用?一个叫德隆·毕尔的美国人想出个主意:何不搞一个网站,让人们把这些不用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呢?这样,既能减少浪费,又能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于是,他创立了“免费捐赠网”。  相似文献   

18.
张晓辉 《百科知识》2009,(24):41-42
几天前,一位同事带着她5岁的小女儿圆圆到办公室找我谈话。在办公室众人面前,圆圆显得有点腼腆,不爱搭理周围的人。于是,我想出了一个“馊主意”——我蹲下身,用手指着旁边的一位同事对圆圆说:“这个叔叔很喜欢让别人打他,如果你现在去打他,他就会开心地笑,你过去试试吧!”对于5岁的圆圆,我的说辞显然不大可信,她扭转身子不愿尝试。  相似文献   

19.
猫怕什么     
有机会一定要和孩子们玩玩这个游戏:让孩子把“老鼠”一词快速地重复读十次,当他一读完,立即问他:“猫怕什么?” 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回答:“老鼠.” 有趣的是,你跟成年人做这个测试,结果也大同小异,绝大多数人会回答你:“猫怕老鼠.”为什么会这样呢? 心理学家分析:当一个人不断地重复做一件事,或叫喊同一个词时,他的智力很自然地在重复过程中持续下降.当他的智力下降至某一个临界点,他的判断力也会跌到低点,于是他的判断便会出错.  相似文献   

20.
本刊在2004年第3期曾经刊登过杨金贵倾家荡产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报道。几年过去了,杨金贵的维权脚步从未停止。从昆明市中院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从云南省高院到最高人民法院,他只是等待一个能够让自己认可的结果,于是,越走越远,越远就越难回头……他的对手怨怪他:“我已经累计陪了你10年!”有些人赞扬他:“你的执着精神令人敬佩!”也有人同情他:“你付出这么多,远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了!”也许,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对杨金贵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如同这个案子本身,时至今日,纠缠谁对谁错已经失去意义。我们真正要思考的是,专利权人为什么会被专利所累?是因为个人,还是社会,抑或是制度?只有这样,发明人才有不断思考和创造的动力,专利权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才不会看到第二个、第三个……杨金贵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