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智优生",就是成绩优异而品质一般的学生.对于部分智优生存在的心理缺陷:骄傲自大,自私无情;爱慕虚荣,意志薄弱;性格孤僻,轻视实践,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机会,激发热情;心理疏导,健全人格;家校合作,塑造人才.  相似文献   

2.
正优生,通常指那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且学习成绩或某一方面非常突出的学生。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虽然优秀,也难免存在一些不足。现象一:娇气十足,受挫力弱。优生长期处在"金字塔尖",很少品尝失败和被冷落的滋味。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娇气十足,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弱,一旦遇到各种  相似文献   

3.
黄毅 《中国教育》2004,(4):57-57
所谓智优生,是指学习拔尖、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好,智优生往往“一好遮百丑”,成了老师心目中的骄子,家长眼中的龙凤、学生学习的榜样,于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笔者对多所学校的智优生进行调查问卷,结果发现,智优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而智优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是老师和家长教育的盲区。  相似文献   

4.
“智优生”,一直是学校、家庭、社会热捧的对象。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智优生,特别是老师和家长寄予厚望的智优生(其实仅是文化课考试成绩优良),并非尽如人意。他们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障碍等人格缺陷,只不过因被成  相似文献   

5.
在校部分优生由于存在严重心理缺陷,对困难和挫折承受力极差,最后导致恶性悲剧的事件在各地高校时有发生。目前不少教育者在思想和行动上程度不同地对优生普通存在着重智轻德、迁就、偏爱甚至溺爱的倾向。师长们往往疏于对优生的教育和引导、致使在他们身上形成了不少“顽疾”,难以克服。对优生的教育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应从实际出发加强对这个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优秀的学生天资聪颖,学习成绩突出,他们生活在鲜花与掌声、喝彩与赞美之中,备受家长、教师、同学的宠爱。但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优生身上往往会存在一些不容易被发现的缺点。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发现优生容易出现优越感、虚荣心、心理脆弱等不良心理。其原因主要在于心理教育缺失;教育方法不当;学习压力大。针对优生的不良心理,可采用以下教育策略:走出误区,正确认识;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笑对挫折,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7.
先分析学优生个性心理缺陷的类型,然后针对性地提出学优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对策包括:思想重视,以德为先;树立学生的正确观念;增强学生耐挫能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心理咨询跟上步伐。  相似文献   

8.
要对部分学习成绩好,而在思想品德、素质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问题的“优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这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地运用自身在人文底蕴和表情达意上的优势,巧用语言策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这是笔者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和尝试的命题。笔者认为,必须教育的有四种“优生”,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应主要采用以下四种语言策略,即用审慎谦虚的警示语教育高傲自大的“优生”;用热情诚恳的贴心语教育冷漠自私的“优生”;用委婉含蓄的提示语教育好胜嫉妒的“优生”;用中肯温和的告诫语教育脆弱小气的“优生”。  相似文献   

9.
李勇 《学子》2012,(3):32-33
平时对优生的“优”理解是狭隘的,往往看到的都是他们的外在表现: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勤奋学习、成绩优秀,而忽略了对他们的心理上的关注。其实优生在心理上也有缺陷,而优生的心理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教育工作者制造的。平时在发现、表扬、鼓励优生优点的同时,也无形中刺激了优生一味追求奖赏、追求名利、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致使优生...  相似文献   

10.
学优生通常指在学业成绩上表现优秀的学生,对学优生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心理特质分析,有助于对其展开心理教育。矫正与发展并进,是学优生心理教育的应有取向。关注学优生心理问题,实施矫正性心理教育,帮助他们矫正强迫偏执、好胜嫉妒、失落敏感等不良心理,使之恢复正常的发展机能。保持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由于现代社会仍然是重智轻德,面对"学优生"这一令人骄傲的特殊群体,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认为成绩能掩盖一切,从而养成自私、孤僻的性格,唯我独尊,致使很多"学优生"成为了"自私的天才"。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近几年教育行动法的研究,笔者发现初中学优生的心理疾患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自我优越感强;悲观失望;过分嫉妒;是非观念不清;爱慕虚荣和自私自利.笔者就从这六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六种心理疾患的辅导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现在中学里的不少‘资优生’其实只是‘智优生’,真正的‘资优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重智轻德将导致有潜力的孩子无法成才。”最近,在上海市举行的“2004德育创新论坛———资优生德育全国研讨会”上,上海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谢诒范教授呼吁:中  相似文献   

14.
初中学优生六种心理疾患的表现及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几年教育行动法的研究,笔者发现初中学优生的心理疾患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自我优越感强;悲观失望;过分嫉妒;是非观念不清;爱慕虚荣和自私自利。笔者就从这六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六种心理疾患的辅导策略。  相似文献   

15.
深入剖析高职绩优生的心理特征,分析绩优生行为表现,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绩优生的学习潜能,促进绩优生全面发展。本文从绩优生心理剖析入手,集中探讨绩优生行为背后的原因,提出了绩优生人格培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所谓学优生,习惯上指学习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学生,是相对学困生而言的。近年来,对学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一个误区:“学优生”成绩好,守纪律,听话懂事,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困生”的问题,与学优生沾不上边。事实上并非如此,据有关调查资料和我几年来从事实验班的教学经验看,不少的学优生同样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消极障碍心理。一、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分析(一)自卑心理。学优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一帆风顺居多,名列前茅的成绩,家长、老师的赞扬,同学的羡慕,使他们习惯了自己的成功。由于他们心理尚未成熟,往往不能正确估价自己,盲目自尊、自信,…  相似文献   

17.
“优生”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相对于一般学生来讲,他们的行为、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及各种能力都要突出一些。但在不少教师、家长的眼里,优生只意味着学习成绩的拔尖。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人们往往只注重优生的考试分数,而忽视了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独有的思想偏差、人格缺陷,正是这些隐性因素给优生造成了心理疲劳。长期以来,这种心理疲劳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教育者视而不见。“一根稻草可以压死一头骆驼”,当优生的心理疲劳达到饱和状态时,它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比一般学生更严重。因此,教师更要关注优生的心理健康,要适时教会优生进行心…  相似文献   

18.
为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数学教学任务,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我县对初中数学课层次教学作了一点尝试:对优等生多用自学启导法,对绝大多数学生侧重于应用掌握学习理论,采用目标教学法。交错使用这两种方法,教学效果较理想。根据层次教学的直接教学时间较少的实际和优生智质好的特点,对优生试行“自学启导法。”它一般操作过程是:上课时,以学为主,启导为辅,释疑难点,议论小结。在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潜在优生是指那些感官和智力较优,但其数学成绩暂时低于其智力所能及的水平的那部分学生.本文探讨数学潜在优生变优的策略.1重视情感教育富有情感的教育对学生会产生较大的正面影响.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但有些数学教师对学生缺乏情感的投入,不尊重学生,总爱挖苦、体罚、指责学生,特别是对于那些数学成绩不佳的学生,经常当很多学生或教师的面“明嘲热讽”,致使这些智力正常的学生对数学教师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师生关系紧张,抗拒上数学课,不愿意做数学作业,久之,数学成绩下滑,变成了数学潜在优生.  相似文献   

20.
优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并且学习成绩或某一方面非常突出的学生,他们往往是其他同学的榜样、老师的骄傲,经常得到表扬和称赞。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虽然优秀,也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如骄傲自满、心理素质差、虚荣心强、娇生惯养等,只是由于光环效应或者被人为地夸大了其优秀的一面,他们的缺点被忽视和掩盖了。另一方面,因为优生不像学困生那样总是让老师操心,很多时候,老师也会因为放心而忽略了对优生的关注。前几期我们关注了学困生和中等生,这一期,请关注优生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