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语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母语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主要的语言教育形式,它通过语言来传承民族文化、推动社会发展。而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学科,它通过语言来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又通过文化来丰富和发展语言。因此,在母语教育现状令人堪忧的今天,我们应站在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母语教育。  相似文献   

2.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当我们把教育定位在只是"脱贫致富"的手段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因为它没有重视"人",没有从文化特色和具体情况出发来发展教育。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提出"共生教育"理念。所谓"共生教育",解决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人类自身的生长同它外部世界的良性发展形成一个共生互补的系统。另一个问题是在与其它民族、其它文化相处以及对待自己的文化和现代化发展这些问题中形成的文化"共生"。一个是自然"共生"、一个是文化上的"共生"。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才有可能解决我们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主体成分,它一方面受着社会文化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根据自身内在的规律,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当前,面对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多元化文化错杂交织的影响,教育如何接受挑战,如何发挥教育的传递、传播、选择、创新功能,以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也是我们需要探讨的课题之一。从作者多年的教育经验看,和谐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文化力与教育的相互促进及其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力是指文化自身所具有的、调节人的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发展的力量。文化力与教育的相互关系是:文化力能够影响与促进教育的发展,教育是文化力的实现与推动方式。文化力与教育的融合能够使我们重新审视人的发展和转型期的中国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保持独立发展的基本条件,缺少文化自信的民族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性,二者互依共生。文化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根基,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方式和实践渠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坚定文化自信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自信,提升教育主体素养,丰富教育内容和创新实践活动。基于此,马莹老师对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一番"考察",是探索,是尝试,是思考,更是感悟。我们真诚欢迎广大思想政治教师能够继续从文化视野来解读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和文化力。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一直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尊重生命作为尊重人的思想根源,以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审视教育的实践。我们认为,尊重生命的教育,是"为人而教育"的教育,不是"为教育而教育"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教育行为等,都应当从尊重人的发展需要出发,遵循教育规律。教育不仅是生活经验和生存技能的传递,更是精神文化的传承。在实践中,我们特别关注学校生成性文化和创新性文化的积淀。任何文化的延绵与繁荣,都要经过积淀、传承、创新。因此,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课程改革这一核心,坚持科研引领、实践检验原则,走内涵发展、文化育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因人而存在的,我们需要从关注生命、欣赏生命、促进生命发展的角度去发展教育事业。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就需要我们以关怀生命的思想来引领学校文化重建,通过学校文化重建让师生过生命化的学校生活,彰显教育的人文关怀。本文主要从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重建三方面来表达笔者肤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教育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的发展取决于教育的条件,更取决于教育的内涵。学校教育的内涵是学校发展和改革的根本动因,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练市小学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着重内涵发展及学校文化的提升,进行教育创新,逐步形成我校的学校文化特色。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的有机融合学校发展中,精神文化是目的,是学校文化的核心。物质文明是实现精神文化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能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  相似文献   

9.
情感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校德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面对新疆独特的多元文化环境,我们是否应该开展大文化视野下的情感教育?我们是否能够在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学习心理时,发展和认同维族和汉族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体系?我们是否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并达成这种跨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回答这些基础性的问题是民族教育实施的前提条件,本文将使用文献研究法探讨情感教育的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化传承是教育的主要功能,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的教育得到传承,同时也对教育产生了各种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宝藏”,我们不能全部抛弃也不能全盘吸收,要有选择的继承发扬,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教育,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在《基础教育的传统与创新》一文中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教育如何创新?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开放,吸收世界一切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要挖掘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中国教育是在中国的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它的核心基础。”  相似文献   

12.
山东是经济大省 ,同时也是文化大省、教育大省。“齐鲁文化”、“孔孟之乡”成为山东的独特标志 ,这种文化和教育传统如此紧密地与地域相联系的情形是不多见的。生为齐鲁儿女 ,长在孔孟桑梓常成为山东人引以为自豪的“资本”。但是 ,我们———即使是一位教育工作者 ,对齐鲁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源流、对源远流长绵延递嬗的山东教育的发展情形又知道多少呢 ?我们早就期盼能有一部系统介绍山东教育沿革的著作问世 ,因为我们知道文化与教育是密切相联的 ,欲溯文化之源 ,必理教育之绪。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山东教育通史》是山东师范大学和曲…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来比较中日两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文化自觉性“指得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时其发展里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自觉的提高,但文化自觉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的发展,下边我们从中日两国的比较中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我国是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小学语文教育是一种启蒙和认知教育,在这一时期如果能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传播开来,对于孩子们扩大知识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题,希望能够通过全民族的共同努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凝聚人心,形成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这次会议提出的使命,从本质上讲是教育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用文化的视野关照教育,用教育的视角反思文化,用教育与文化的眼光打量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我国是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小学语文教育是一种启蒙和认知教育,在这一时期如果能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传播开来,对于孩子们扩大知识面、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教育文化思想,是引领教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革命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习近平教育文化思想为我们理解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智慧,对推进教育改革提出了更加明确和有针对性的要求,丰富了我国文化教育理论宝库,同时指导着我国文化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宜宾学院学报》2016,(11):104-110
城乡统筹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教育和文化都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鉴于教育与文化的紧密关系,文化城乡统筹是教育城乡统筹的应有内涵。文化城乡统筹是教育城乡统筹的保障、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其重要助推力。目前乡村文化状况堪忧,乡村文化主体急剧流失,传统乡村文化逐渐消解,城市文化逐渐侵占乡村文化家园,乡村教育缺乏乡土气息。基于此,我们只有发挥教育对文化的统筹作用,通过破解乡村文化主体困局,理性选择教育城乡统筹的文化内容,才能实现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融合和共生,最终实现教育对城乡文化的统筹。  相似文献   

19.
大学教育的文化功能在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其中哲学教育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贯穿在哲学教育的两大部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中。哲学教育是人文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自由而又全面发展的人。我们不仅要能够培养哲学人才,而且要能够以哲学培养人才。发展哲学教育必须遵循哲学教育的规律,提高哲学教育质量。哲学教育是培养理论思维的最重要的方式。在中华民族复兴走向世界前列之际,高度重视和发展现代哲学教育即理论思维教育,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20.
由西方社会主导和支配的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民族文化及其教育提出了挑战。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积淀、养成的结果,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对当前我国的民族精神发扬、增强民族认同和借鉴、吸收外来文明有着重要价值;因此,我们应从教育环境、教师队伍、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渠道系统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着手,推进我们的民族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