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雅瑟 《阅读》2005,(11)
父子俩一同穿越沙漠,在经历了漫长的跋涉之后,他们都疲惫不堪,干渴难忍,每迈出一步都异常艰难。这时父亲看到黄沙中有一枚马蹄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那是沙漠先驱者的遗留品。父亲对儿子说:“捡起它吧,会有用的。”儿子用一副不屑一顾的眼神,看了看一望无际的沙漠——捡它有什么用呢?儿子摇摇头。于是,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弯腰捡起了马蹄铁,继续前进。终于他们到达了一座城堡,父亲用马蹄铁换了200颗酸葡萄。当他们再次跋涉在沙漠中遭遇干渴时,父亲拿出了酸葡萄,边走边吃,同时自己吃一颗还丢一颗在地上——儿子每吃一颗便要弯一次腰去…  相似文献   

2.
夜晚.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在院子里散步。儿子已经大学毕业了,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才回一趟家。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眼睛     
王铭 《阅读》2015,(Z3):17-18
在美国,有一个男孩,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父子感情特别深。男孩喜欢橄榄球,虽然在球场上常常是板凳队员,但他的父亲仍然场场不落地前来观看,每次比赛都在看台上为儿子鼓劲。整个中学时期,男孩没有误过一场训练或者比赛,但他仍然是一个板凳队员,而他的父亲也一直在鼓励着他。  相似文献   

4.
剥豆     
林明 《阅读》2009,(4):11-12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的魅力,不仅在晓之以理,启迪人们的理智,更要动之以情,掀起人们心中的波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朱自清的《背影》可称得上“文贵有情”的上乘之作。《背影》全文仅一千五百字却达到了客观叙述与主观情感表达的完美统一,读来动人心扉催人泪下。《背影》主要通过父亲背影的描绘来揭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的诚挚之情,写出了那种为生活艰难而忧虑,父子分  相似文献   

6.
幼童的妙答     
东晋元帝的大儿子司马绍,只有几岁时就机灵过人,父亲十分喜欢他。一天,有位官员从长安来到京城,逗笑地问他“:太阳和长安谁离我们近啊?”“常有人从长安来到京城,没听有人从太阳那儿来,长安离我们近。”次日,元帝设宴招待群臣。父亲又问他:太阳和长安谁离我们近?”他抬头看着满朝大臣,随口答道“:太阳离我们近。”元帝听了很不高兴。“我们抬头就能看见太阳,可不能一眼看见长安呀!”满朝大臣无不称赞。同一个问题,幼童司马绍根据不同的听众和场合,作出了不同的巧妙回答。司马绍善于推理,能从不同角度论述问题。对于同学们习辩证思维,提高语…  相似文献   

7.
近日,我在《语文博览》一书中,读到一则海明威儿子回忆父亲的轶事:读到这里,我不禁窃笑起来,这情景与我倒是有些相似,每次写完作文初稿后,我也和海明威的儿子一样拿去给父亲看,也同样爱窥视老爸的眼神,解读他脸部的表情,期望从他细微的表情变化中捕捉一些有用的信息,以判断我作文的命运。有的时候,我写好作文,放在老爸面前,他的脸上立刻就能出现“暴风骤雨”:肌肉紧绷,神情严厉,眉毛堆成小山,习惯性地睁圆了双眼盯着我。每当这时,我就知道“完了”。接着,就是老爸把本子扔给我,一声怒喝:“什么狗屁文章,你自己读读,重写。”结果可想而知,我…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发生过两起父亲责打儿子事件。一是贾政拷打宝玉,二是贾赦杖责贾琏。这是两场不同缘起,不同方式,不同目的,不同结果的恶作剧。其间蕴藏着贾府由盛转衰之必然性的深层原因与写作深意。  相似文献   

9.
我以前曾看过晚清学者俞樾写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富翁的儿子问老师:“‘一’字怎么写?”老师说:“一划。”“‘二’字怎么写?”老师说:“二划”。“‘三’字怎么写?”老师说:“三划”。他恍然大悟:“原来天下的字是这样一划一划地连下去的!”这时,他父亲正好要聘请一位能抄抄写写的人,他连忙阻止:“何必要花钱雇人呢?这事儿我完全可以干好。”他父亲听了当然很高兴。一天,他父亲要他写请柬请一位娃万的人来做客,等了好久.他也没写好。他父亲几次派人催他,  相似文献   

10.
父与子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矾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堆满碎砖乱木及歪扭的钢筋骨架的废墟。  相似文献   

11.
[案情]某甲为中学退休教师,现租住房为二室一厅,80平方米。在房改售房中,此房的负担价为每平方米600元。甲因妻子长年多病,没能力单独买下这套房子,但又不愿意放弃这次购房机会,于是甲与儿女们商量,想共同筹资把房子买下来。两个儿子以自己生活较困难为由,不愿出资,女儿乙愿意与父亲一起出资买  相似文献   

12.
《魔王》这个被浪漫主义时期定义为里程碑的艺术作品,经李斯特改编后成为了钢琴独奏曲,它分别描绘了叙述者、父亲、儿子、魔王4个不同的角色,音乐充满了戏剧冲突,鲜明的音乐形象配上自由的曲式结构使之产生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文章针对李斯特改编后的《魔王》,分析了李斯特改编曲的时代背景、曲式结构和自由结构的特点,指出了在日常练习时应该注意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案情]:原告赵某与被告李某系朋友关系。1995年7月8日,被告以做生意急需资金为由向原告借款10万元,并出具了借条,但双方未约定还款期限。不久后原告之父从原告的朋友得知被告李某向赵某借款10万元不知去向,便向被告之父(原、被告的父亲原本就有往来)交涉。被告之父表示愿替他儿子偿还部分借款,于1995年9月30日带了一张3  相似文献   

14.
树丫 《阅读》2005,(11)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诗人出生的第二年,金兵即攻陷汴京,于是他跟随父亲几度漂泊流离,直到九岁才返回故乡。青年时期,诗人陆游曾师从著名诗人曾几学诗。陆游是我国历史上产量较多的一位作家,现存诗歌就有九千三百多首。他的诗风豪壮悲愤,是与唐代诗人杜甫齐名的一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一生中有两篇脍炙人口的写给自己儿子的诗,即“示儿诗”,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陆游那浓浓的父子情、爱国心。从《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读懂陆游的父子情。《冬夜读书示子聿》是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出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的一首诗。诗中…  相似文献   

15.
《奇异的插曲》是尤金·奥尼尔最著名的心理探索剧之一。剧本讲述了女主人公尼娜同多位男性的感情纠葛。剧末,在这些男性陆续离她而去后,她无奈地选择了父亲式的人物---邻居马斯登为伴侣。本文通过剖析马斯登的心理,运用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给马斯登的存在提供了新的解读:他压抑真实自我,戴上为外界认可的面具,最终仍未得到真正的爱情。面具造就了他的悲哀,这一结局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大多数美国华裔作家的笔下,父亲的形象通常是缺席的、失语的、尴尬的、被阉割的对象。但在李立杨的诗歌里,父亲的形象却令人耳目一新。他从不同的角度塑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父亲形象:多才多艺的文人学者、浪漫多情的丈夫、严格又慈祥的父亲,甚至是上帝的化身。他是李立杨既畏惧又钦佩的对象。李立杨笔下的父亲形象是对华裔文学传统写法的大胆挑战,也是对美国主流文化语境中中国男性刻板形象的颠覆。  相似文献   

17.
愧疚的草莓     
佚名 《阅读》2010,(6):11-12
父亲住在城北,女儿住在城南。 退休了好几年的父亲一时兴起,在窗外一块巴掌大的地方种上草莓。从此父亲便时常往女儿家里跑——送草莓。东西并不多,哪回也满不了一大碗,女儿的心里热乎乎的,都给自己的女儿吃。父亲不依,非要女儿也尝尝不可,而且,只有亲眼看见了,才会满意离去。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大学     
高冬梅 《阅读》2014,(Z6):24-25
<正>父亲到了上学的年龄,情愿盘腿坐在炕头帮祖母纺线,也不肯进学堂。父亲不上学,也就不识字,他连自己的名字也认不得。而读过书的大伯三叔四叔,无一例外地成了"公家人",虽然几年才回来一趟,但都是春风满面,神采飞扬。相比之下父亲却显得委琐俗气。每当他们弟兄几个坐在一起,我甚至都不敢看父亲一眼。父亲当年为什么不肯上学,父亲从未说过,我也没问过。倒是母亲每每与父亲闹翻,最后总是毫不留情地质问父亲:那时你咋不上学呀,看看人家再看看你。母亲这话一出口,父亲便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低下头,只顾一口接一口地吸烟,一声不吭。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大学生父亲在位、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之间的关系,采用父亲在位中文简式版量表(FPQ-R-B)、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自尊量表(SES)对陕西省某所省属普通地方高校5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父亲在位、自我效能感在不同性别和户籍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自尊在不同户籍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父亲在位、自我效能感与自尊存在两两相关关系;自尊在大学生父亲在位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37.11%.结果表明:大学生父亲在位会通过其自尊影响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0.
电影《海街日记》是以日本海滨城市镰仓为背景,以一家姐妹四人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故事,该片清新唯美,海洋气息洋溢在每一幅电影画面中。尤特别之处是,电影伊始,由"葬礼"而起逐渐进入故事的"父亲"角色,是个已在彼岸世界的亡人。整部电影因这一未在银幕上现身一次,甚至导演连其照片都不给一帧画面的父亲而始。以他的去世为起点,讲述四姐妹的命运如何被这样一位父亲所牵引和改变。由父亲角色为切入口,以此来分析这样一位不曾在电影银幕上现身一次却改写了电影中姐妹四人及该家庭中每一位成员命运的父亲,究竟在这一家庭中扮演了怎样的父亲形象,究竟何种程度地影响了家人。此外,借助《海街日记》电影中对父亲形象的解构和建构,探究是枝裕和导演所秉持的家庭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