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春节刚过,武汉关码头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报摊前,两个青年停下脚步——“买《武汉晚报》吧,上面又有丁文礼的文章。”一个青年向同伴建议。“是啊,是啊,又有丁文礼的文章。”摊主也附和着。于是两人买了《武汉晚报》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全然不觉身旁一位老人会心地笑了。这位老人便是丁文礼。“丁文礼”何许人也?他的文章缘何有如此魅  相似文献   

2.
薛小凤 《阅读》2009,(5):17-17
学了《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一文,小明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梦。你来读一读,相信你会得到一些启发。 “我要是也能和爱因斯坦交上朋友就好了。”小明一边走,一边想着,无意中撞上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相似文献   

3.
书虫T型台     
《阅读》2013,(6):2
书是我的好朋友,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捧上一本细细品读。《安徒生童话》《绿野仙踪》《碧玉蝈蝈》将我带入一个个神奇的世界,让我明白许多深刻的道理;《十万个为什么》《中华成语故事》让我增长见识、明辨是非。书里面还藏着很多优美的句子,我喜欢用笔把它们划下来,细细地读一读,再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我爱看书,就像老鼠爱大米,鱼儿爱大海,小鸟爱蓝天。  相似文献   

4.
杨承禹 《阅读》2013,(4):28-29
读了南京、泰州、滨海、淮安四位高年级同学的作文:《无私的母爱》、《赏菊》、《文房四宝的争执》和《我爱我的家乡》,边读边想:他们的文章中究竟藏着哪些"成功密码"呢?密码之一:练慧眼,聚慧心,习作素材丰富多样。我们生活中蕴含的习作素材可谓源源不断、丰富多样,关键在于,你会经常用心去倾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知生活吗?《无私的母爱》写的是人,《赏菊》赞的是景,《我  相似文献   

5.
姚晨子 《阅读》2011,(12):27-29
《秋天的怀念》一文的母亲形象,又一次向我们诠释了母爱的真谛。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和姐姐做完了作业,觉得没事做,我就顺手拿起姐姐的一本课外阅读书看起来,其中一篇文章吸引了我的眼球,文章叫《秋天的怀念》,作者是著名作家史铁生。  相似文献   

6.
《大学语文》在医学院校承担着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培养良好医德人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可是在很多医学院校《大学语文》的授课存在着教材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文章就《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更好地提高医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大医精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我从小就是读书迷。今年我82岁,算下来,跟书打交道有一段很长的历史了。我小时侯别说没有电视机,连收音机也没有,我读书就是为了找乐子。还不识字我就读书,读连环图画。那时侯连环图画是出租的,一天租一部,不但看故事,还描图画。当时我的英雄偶像是赵子龙。在连环画里找到乐子,日子好过多了。接下来就识字了。在你们进幼儿园的这个岁数,我被关在私塾里读《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孟子》。等到进小学一年级,我已经会用文言文作文。识了那么多字,为了找乐子,自然就找小说看。看的都是大人们看的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  相似文献   

8.
谢倩霓 《阅读》2008,(3):4-5
在我做小学生的时候,能看到一本课外儿童读物是一件非常令人惊奇的事情。可是,这样令人惊奇的事情就接二连三地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在我除了床和桌椅就没有其他家具的家里,居然陆陆续续发现了这样一些书:《365夜故事》《红红的雨花石》《小英雄雨来》《把一切献给党》……我一下子就被这些书迷住了。  相似文献   

9.
读书真好     
胡晨洋 《阅读》2013,(6):24-25
书,一直是我的"好朋友"。小时候,每天晚上妈妈都会捧着书给我讲睡前故事。《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那些迷人的故事都从书中走来和我作伴,在甜甜的梦乡中,我看到卖火柴的小女孩拥有了无所不能的魔戒;我听到美人鱼重新拥有的动人歌声,她又重新和姐妹们团聚;我喝着下午茶听爱丽丝介绍她在仙境中的传奇经历……书就像一列阅读快车,带着我四处旅行。在旅行中我结识了憨厚的北极熊、动作敏捷的金钱豹、黑白相间的非洲斑马、有着"万兽之王"称号的狮子和温顺奇特的考拉……当列车靠站时,  相似文献   

10.
书虫呱呱呱     
《阅读》2005,(11)
书虫吉利(句容市实验小学)读《老人与海》,总有一股力量不断注入身心,因为桑提阿果老人是一位真正的“硬汉”。他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力量强大的大马林鱼,等到鲨鱼一再来袭时,他用尽一切个人手段反击,什么也无法摧毁他的英勇意志。只有在坚强的滋养中,生命才能不断向上!向上!我心中的海是美丽的,它宁静祥和,又生机勃勃……可是,书中的海是怎样的面目呀——波涛汹涌,杀气腾腾,像一个无边的战场……可那吃鱼肉、钓大鱼的生活又是多么奇异。反反复复、断断续续,老人和他的海在我的心里渐渐清晰起来,我也越来越被老人的精神所震撼。合上书本,我的…  相似文献   

11.
大学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这是一项极其艰巨而神圣的工作,工作的成败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建设大计。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就要求我们每个师专的教师在一切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坚持教书育人。我是中文系教师,我承担着《外国文学》、《文艺美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如  相似文献   

12.
提到美育,许多人会很自然地想到绘画、摄影等直观的艺术作品,殊不知美育内涵,外延广阔,它包罗万象、无所不在。这里我就语文教学内容谈谈我的美育教学。 一、文学作品的形象美 语文教材编选了许多描写人物的典范文章。作者们用那生花之笔所刻画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作家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集中描写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与大部队失去联系的无名战土。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到处是泥泞与烂草,饥饿、寒冷、伤痛一股脑地侵袭着无名战士。他连站起来的气  相似文献   

13.
1、鲜簋的历日,我是从日本《东方学报》第58册中见到的,上面载有浅原达郎的《西周金文与历》。浅原将他的文章送了伊藤道治先生一册,伊藤先生又从日本转邮与我。因为伊藤先生知道我的研究兴趣,乐于将该文转赠。浅原的文章已注明是引于《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汇编》一书,标名是“鲜盘”而不是“鲜簋”。2、1992年10月在西安参加第二次西周史学术讨论会,会上李学勤先生介绍了鲜簋的发现及他本人对鲜簋的一些看法,引起了我对该器的重视。是年底,我特意去信北京朱启新先生,请他从《中国文物报》上复印李先生的文章寄我,便于详细了解李先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我最骄傲的是拥有十多本连环画,《水浒》、《三国演义》、《桐柏英雄》……村子里的小伙伴一有空就围着我转,找个僻静、阴凉的地方,各自挑选一本,看得津津有味。就是这几本书,翻得封皮也没了,照样是百看不厌。那时候的农村,能找得到的书恐怕就是这样的连环画了,因而分外珍惜。而今,可以阅读的书刊随手可得,真让人有点眼花缭乱了,我们反而失去了那种读书的喜悦。选择一本耐读的书刊,或许是让我们消除浮躁、潜心向学的好办法。于是,我拿起了这本《阅读》,静静地阅读着,细细地品味着……不知什么时候,我居然又有了小时候读连环画时的感…  相似文献   

15.
《阅读》2012,(4):F0002-F0002
我爱读书、爱思考,《小飞侠彼得潘》让我梦想着永远不要长大,《夏洛的网》让我认识到了最真诚的友谊,《大林和小林》让我体会到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陈泽峰  费静亚 《阅读》2006,(7):44-45
《永远不说做不到》真是一篇好章,我反反复复读了好多遍。每读一遍,我的内心就波澜起伏,极不平静。每读一遍,我都有新的体会和感触。在我看过的许多作品中,从来没有像这篇章一样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就小说《创造》茅盾曾作过这样的评说:“《创造》是继《幻灭》、《动摇》、《追求》以后我写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在题材和风格上既和《幻灭》等不同,也和我以后所写的短篇小说不同。至于思想上,已经不象《幻灭》等三篇那样消沉悲观了。”  相似文献   

18.
吴丹妮 《阅读》2016,(Z2):51
也许受妈妈的影响,小时候我喜欢听妈妈讲故事,还清楚地记得《三个和尚》《狼外婆》《孙悟空大闹天宫》等故事情节。到了一年级,我学着自己看书,先看一些有文字的图画书;到了二年级,又看一些带拼音的和不带拼音的书,遇到不认识的字,有时问大人,有时自己查字典。书中精彩有趣的故事,吸引着我。今年我看了好多书,有《一百条裙子》《安徒生童话》《爷爷一定有办法》……有时我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同伴听,讲给家人听,大家都夸我。  相似文献   

19.
书虫T型如     
《阅读》2013,(6):F0002-F0002
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我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课余时间,你总能看到我手捧着书,专心阅读。《格林童话》《笑猫日记》《淘气包马小跳》《海底两万里》……这些书陪伴我一路成长。一走进书的世界,我便开始了奇妙的旅行。我在书中体验快乐,汲取营养,陶冶性情。我愿与书一生相伴。  相似文献   

20.
师:同学们,对于《三亚落日》这篇文章,如果我们单纯地去朗读,就感觉不到课文的价值。读文如喝茶,有人用来解渴,有人用来品味。不知你们是从什么角度阅读这篇课文的?生:这篇文章我已经读过,我感觉的确是一杯清心的好茶,所以我是细细“品味”的。我相信绝大多数同学也是茶道中人,而非一个临渴掘井的人。师:对,我同意你的观点。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更要站在一个品味、欣赏的高度,才能领略到她的浓浓诗意,体味到她的芳醇与清心。生:老师,我有一个疑问,文章的题目是《三亚落日》,但为什么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花了近200字大谈其它事物,而只字未提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