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考试是考查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的一种方式,不是衡量你是否是一个"好学生"的唯一标准。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家长都把考试成绩当成评判"好学生"的法宝。在我们的生活中,考试就像超市里的物品一样繁多,让人眼花缭乱:单元考、期中考、期末考、摸底考、升学考……如果有这  相似文献   

2.
厌烦按钮     
<正> 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上课时学生给讲课的老师“打分数”。每张课桌上都有一个“厌烦按钮”。如果某个学生认为课讲得没有趣的话,可以按那个专门的按钮。他一按,教室后面的一盏灯就会亮起来(每个人在后面都有一盏灯)。讲课者能够根据灯光了解自己讲的课有趣还是无趣。但讲课者并不会知道是哪位学生按的按钮,因此学生可以完全“诚实”。  相似文献   

3.
2007年3月2日阴今天又是阴天,令人郁闷的阴天。我在镜子里看着自己的脸,空洞无助的眼神和苍白的皮肤让我看起来像一个幽灵。今天,我的妈妈,这个永远都在忙碌的女人推掉了所有的应酬在家陪我。她说,从今天起,她要一直陪着我直到高考结束。  相似文献   

4.
厌烦与耐烦     
北欧的一家媒体向众多名人发出过这样一份调查问卷:什么样的人最容易取得成功?其中一份回复引起了组织者的兴趣,上面写道:"容易厌烦的人,很难走向成功;不厌其烦的人,最有可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厌烦与耐烦     
北欧的一家媒体向众多名人发出过这样一份调查问卷:什么样的人最容易取得成功?其中一份回复引起了组织者的兴趣。上面写道:“容易厌烦的人。很难走向成功;不厌其烦的人,最有可能取得成功!”翻翻词典,才清晰地明白:“厌烦”是“讨厌、厌倦”.“烦恼、烦心”的事情,“耐烦”是可以“耐心”地“忍耐”“烦恼、烦心”的事情。由此看来,“厌烦”和“耐烦”是一对冤家。  相似文献   

6.
7.
考试人     
非常小学的非同寻常之处,不仅在于提出了"让每个具有特长的孩子都得到超常发展"的口号,而且还做出了"取消一切考试,根据综合能力评定成绩"的决定。然而,为了检验未来实验班和其他类似的超常班是否真的让学生掌握了足够的知识,上级决定进行一次全面考试,并给每所学校一百天的准备时间。  相似文献   

8.
9.
考试人     
<正>非常小学的非同寻常之处,不仅在于提出了“让每个具有特长的孩子都得到超常发展”的口号,而且还作出了“取消一切考试,根据综合能力评定成绩”的决定。  相似文献   

10.
<正>现在学校和社会对考试过分关注,主要是考试具有评价、衡量和选拔的功能。家长喜欢根据考试的得分评判孩子学习的好坏;学校惯于根据统考的成绩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考试成了社会看待学生学业、观察学校办学和教师教学效益的唯一"窗口";考试成了学校评估教师工作、评价学生学习的主要标尺。  相似文献   

11.
现在学校和社会对考试过分关注,主要是考试具有评价、衡量和选拔的功能.家长喜欢根据考试的得分评判孩子学习的好坏;学校惯于根据统考的成绩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考试成了社会看待学生学业、观察学校办学和教师教学效益的唯一“窗口”;考试成了学校评估教师工作、评价学生学习的主要标尺.  相似文献   

12.
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为目标的新课改,已经全面走进学校,深入到课堂、教师和学生中。无疑新课改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行,但是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改进和完善。为此,我们组织了教学一线的部分老师,请他们谈一谈对课改的想法和建议,希望能给校长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老师的教只限于唯考试、求升学的狭隘目的。那么教的含义也就缩小和有所偏向了,学生的学不光是为了考试。大学入学考试择优录取,在现实情况下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如果学生进中学就是为了考一个好的大学,那么部分考进了,另一部分是不是就成了“废品”呢?对中学生而言,显然这种唯考试唯成绩的单一的目的指向性。与其说是对能力的考查。不如说是对答题效率的检测,这种状态造就了整个教育的落后。现有的考试。大都体现着终结性评价作用.却不一定能检测学生发展的内在可能性,更无法提示教学过程的优势和缺陷。那么,在实施课改的进程中。在社会要求学校“减负”的形势下,还要不要考试?考试是否真的成了教育的拦路虎?我认为,在当下没能找到更好的测试方式之前,考试非但不可轻易废除,相反应大力研究考试模式、内容。该如何通过考试给学生一个增长知识、驰骋思想的空间呢?我认为应从小处入手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4.
初一那年,学校给了我们班一个市三好学生名额。当时我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教我们历史的马老师是学校的团委书记,他曾暗示过我,要我努力争取。而我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班长李小丽,她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但我的学习成绩略比她强些,几次考试我都是  相似文献   

15.
在与她只有一米远时,我觉得她有千分之一的厌烦;在离她有半米远时,我觉得她有百分之一的厌烦;在与她只有零米远时,我觉得她百分之百的厌烦!  相似文献   

16.
丁洁 《考试周刊》2013,(4):59-60
<正>练习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进而激发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一节练习课中,不可缺少的就是一定量的练习。在对自己的数学练习课进行长期的记录和反思后,我发现现在的数  相似文献   

17.
也许是因为社会节奏快和生活压力大的关系吧,现代人常常对生活抱有一种空虚和无力感,觉得整日忙忙碌碌,却始终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看不到方向也找不到意义,于是就容易集体"抑郁"了.最近编者看到一篇文章,文章认为厌烦情绪的根源在于自己没有真正认识自己.这也让编者想到前段时间的大热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爱丽丝被不断地提问"你是谁",而当她找到自己以后,也就不再为该不该嫁人一类的烦心事困扰.她变得坚强果断,去做自己认定了的"不可能的事",活力十足.所以,接下来就刊登这篇关于自我认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部分学生厌烦课堂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也是普通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厌烦课堂教学的呢?本文试析其最直接的原因。第一,学习成了负担。课堂上,老师讲的已经够多的了;课后,老师布置做不完的作业,家长希望他们还能多学点特长。除此之外,“知识社会”“信息时代”等字眼儿不绝于耳,等等。所有这些都把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有的学生生怕自己学的不够,不分白天和黑夜地学,有的干脆就睡在教室里,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醒了继续看书。这样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感到繁重的学…  相似文献   

19.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突出评价的激励和调控作用,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理念之一。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就小学语文考试的变革作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一位教育专家最近撰文指出,我们的教师应该从小学开始就拿出专门的时间,向孩子们讲解实用的考试策略,以改善他们的答题技巧,缩小同学间考试成绩的差异,并最终形成整个班级的学习优势。虽然他也承认这些提示非灵丹妙药,并不可能适合每个儿童,但他认为,如果孩子们能够理解,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