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现代传媒理论中,媒体是大众舆论传播的载体,科普通过印刷、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为公众所了解和掌握.但是现实生活中大众传媒对科学普及工作既有促进因素,同时也存在着制约因素,给科普工作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2.
构建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科学传播路径能够有效促进公众了解科学知识、辩证地看待科学对人类发展进程的促进作用.公共服务体系承载科学传播使命增强了科学传播的普惠性."首都科学讲堂"是新形势下探索科学传播路径的典型范例.本文通过分析"首都科学讲堂"的新媒体融合路径,介绍了其以发挥科普工作主体的主导作用为基点,利用信息技术精准提升科学传播水平,以新媒介为补充适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的科学传播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3.
古生物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机的学科,不仅在探索自然与生命奥秘上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正确的自然观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古生物的科学传播,需要有科学家的参与;科学传播的可持续性,需要由科学家参与展品解读和研发来保障,使传播具有科学高度和深度,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通过各类科学传播平台了解原本深奥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4.
李正兴 《科协论坛》2006,21(7):26-28
科普是一门学问,是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实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生科学教育。它包括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技术技能的推广: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使公众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相作用.具备参与有关科技公共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科学传播研究主要依托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学术背景,侧重于考察和反思科学传播过程中的权力关系。在科学传播研究经历了30年发展后,原来忽略这一领域的传播学研究者,正在以社会科学(如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为基础,推动科学传播的科学化。这些学者考察了人类接受科学信息的心理机制、科学政治化对人们掌握科学的影响、价值和信任在公众接受科学知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测度、以及基于实证研究的科学传播解决方案。科学传播的科学对于走向快速发展轨道的中国科学传播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民科学素质事关科技创新生态涵养,科学普及是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和抓手,科学方法的传播是科普理念及目标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发展,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了解已成为公民的基本需求,面对新变化,公民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且能够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以更从容面对新问题。展览是科普服务公众最直接的桥梁,承担着普及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使命。在科普工作从以知识普及为中心向助力人的更全面发展转变的背景下,笔者从普及科学方法的视角出发,分析科学方法与科学普及工作的关系,结合实际展览案例,分析其实践路径,并提出更好传播和表达科学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一直通过形式多样、贴近公众和参与性强的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活动,向社会公众展示中科院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十二五"期间,中科院信息化建设专项设立网络化科学传播服务工程项目,项目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为牵头单位,秉承"发布、传播、分享、交流、服务"的宗旨,构建了满足信息发布、科学普及、学术交流需求的网络化科学传播体系,使中科院网络科学传播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科学家参与科学普及工作提供便捷的平台和渠道,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为中科院树立了科学传播的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科学养蚕体验实践活动"是我校根据<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的"常见的动物"和"动植物一生"等章节内容标准策划设计并广泛开展的.活动全程以国家教育方针和科学传播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精神和综合素质水平提高为目标,力求科学传播教育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在"科学养蚕体验实践活动"这个科普平台上,教师通过精彩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带领儿童去探究科学、感受文化、关爱生命、学会合作、学会奉献,从而达到激发儿童讨论科学的兴趣,让学校科学传播教育行为更贴近儿童的生活,有益于儿童人生发展及素质优化,有益于社会、家庭、学校诸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科学养蚕体验实践活动"的科学、文化、教育多元价值及意义得到普遍认可.在本文中,我们将就该体验活动的设计策略、传播模式、成果及评价等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针对青少年进行科学传播的有效策略与经验.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课程以生活实验为主,通过观察自然,感悟自然,解释自然,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入门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本文从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实验的探究能力、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多观察勤思考的学习能力入手,以此来提升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播媒介是科技传播与普及的重要工具和渠道,其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则是造成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力提高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能力已迫在眉睫.文章以大量数据和实证案例为依据,分析了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基本现状,剖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在当今生活中的应用愈发广泛,话语传播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也愈发密切.目前有关科学传播话语的研究多以新媒体为依托,阐述在互联网时代进行科学话语传播的重要性;而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在人工智能领域出现的词语以及人们接受词语的过程进行研究探讨较少.本文以虚拟公共领域科学话语传播为主题,以央视大型科学挑战类节目《机智过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架构理论模型挖掘隐喻理解的认知心理过程,从而为公众更好地解释节目中所弘扬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技馆在传播科学知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科技馆背景音乐的调查、分析、运用,可以最大化地发挥科技馆的作用.展品的不断更新、服务形式的不断创新都是我们为满足广大群众的不断变化的需求而作出努力的结果.了解科技馆背景音乐的作用可以充分引起游客的参观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他们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3.
华敏 《科协论坛》2007,(5):19-21
科普是一个多目标系统,但基本的目标只有一个,这就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科普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为公众所了解和掌握,从而实现科普目标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4.
《学会》2021,(4)
科学学会是19世纪科学交流传播的重要媒介。莫斯科自然试验者学会诞生于亚历山大一世国民教育改革时期,是由莫斯科大学教授费舍尔建立的非官方性科学团体。学会参照西方科学学会建制和组织模式运行,以推动俄国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目的,通过组织学术会议、创办期刊、安排考察等方式运作。作为由学者自发建立的学术平台,学会不仅是西方与俄国科学互动的窗口,也是俄国国内自然科学爱好者自由交流的阵地。学会为俄国民族科学团体的成立提供范例和启示,并为俄国职业科学家群体的聚集和科学联系网络的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科学教育是以全体青少年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使青少年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全面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科普讲解是科学普及的一种方式,广泛应用于科普场馆的科学教育过程.在推进科普社会化和创新科普形式的背景下,各地科技组织、传播机构积极创新,引入现场比赛、技能比武等形式,旨在提升科普讲解员的基本技能,提高科学传播成效,提升公众兴趣和媒体关注度.本文以科普讲解大赛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主要特点、传播作用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促进其有序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1,(1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融合已经演变为一种新兴发展理念,对传统媒体进行了高效的整合。在媒体融合的全新生态系统构建下,如何有效地进行科学传播,成为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思考的问题。为进一步探索融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有效路径,本研究采用采用网络抓取与文本文析相结合的方法,第一,对融媒体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政策梳理,从政策驱动探求融媒体的建设发展的源动力。第二,对省级融媒体平台和县级融媒本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掌握当前融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体系框架。第三,重新思考,融媒体环境下为科学传播带来的新的机遇。第四,科学传播在新渠道下的着力点,以进一步提供科传播的公信力与传播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调查、概念分析、比较分析与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Science(《科学》)网络平台2020年1-6月新冠肺炎专题报道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了其传播特点,基于此,针对我国科学传播现状,提出升级改造"科普中国"平台、加强科技媒体交流合作和打造以科技期刊为主体的科学传播格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谈农村图书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图书馆,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必颁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殊要求,以在农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村民科学文化水平为己任.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发挥社会教育的职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知识文化传播和再生产的支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科学松鼠会网站为个案,应用传播学“传—受—反馈”模式、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下国内的科学传播现状及其效果,对科学松鼠会的传播话语进行分析,从中寻找其特有的话语方式,探讨其中利弊,为科学传播如何有效的使用话语方式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